天天看點

婚後,讓我對婚姻有了一個更清醒和透徹的認識

前幾天,收到頭條君發來私信,邀請參加理想的婚姻,#婚後經濟各自獨立,靠譜嗎#的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正好,我對理想的婚姻也一直在思考一些問題。下面我就自己和父母的婚姻,跟大家探讨一下,到底什麼樣的婚姻才是理想的婚姻?

婚後,讓我對婚姻有了一個更清醒和透徹的認識

一、我的幸福婚姻

首先,先從我對理想婚姻的一些思想變化說說吧。

婚前(準确的說是30歲以前),我對理想婚姻的設想是這樣的:嫁一個愛自己、自己也愛的人,有一個溫馨的小家,可以不用多麼富裕,但衣食住行不用愁;他知我懂我,我也對他噓寒問暖,兩個人相親相愛,彼此相依相伴,互相扶持走過一生。

嗯,到這裡,你該說我了,我這是在講童話故事呢。

不是的。我相信,最初每個人對婚姻的向往都一樣的,就像《最浪漫的事》裡的歌詞:“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直到我老的哪也去不了,你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裡的寶。”

這樣的婚姻,我們确實應該叫它“童話故事”。因為,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婚姻鳳毛麟角,遇到了是驚喜,沒遇到那叫正常。正常的婚姻,幾乎都是一地雞毛,日子過着過着就過成了湊合。

婚前,我其實是一個比較傳統且很理想化的人,覺得婚姻是一輩子的事,就是和一個一眼萬年的人結婚,生一個洋娃娃一樣的寶寶,再把日子過成詩一樣的美好。

結果,可想而知,我那是天真無知、異想天開了。是以,導緻我到了34歲才嫁人。

婚後,讓我對婚姻有了一個更清醒和透徹的認識

婚後,一起生活久了才發現,原來每個人在婚前(男女都一樣)都是帶着濾鏡在看對方的,濾鏡下的TA是優雅的、可愛的、紳士的、溫暖的、有禮貌的、浪漫的。

一旦步入婚姻,不知道是不是覺得安全感達到100%了,就開始原形畢露了:原來端坐在沙發上的優雅姿勢,變成了葛優躺、外加摳腳趾;你喜歡整潔幹淨,他卻喜歡随意邋遢;

你想周末偶爾浪漫一下,想兩人手牽手看場午夜電影,他卻覺得浪費錢還累,不如躺在家裡看;上班累了,偶爾想偷個懶不想做飯,人家馬上拿起手機點外賣,結果點的沒一個你愛吃的,全是他自己的最愛;

懷孩子的時候,最高興的是男人(也許男人們覺得這是證明男人實力的證據吧,反正特開心、特嘚瑟),總之高興過後,生孩子、養孩子就都成了女人一個人的事……

總之,你會發現,所有的山盟海誓、驚喜浪漫都沒有了,感情一度還曾經降到負值,生活隻剩下一地雞毛。

此時,你才會幡然醒悟:原來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然而,很多時候,你還不能從墳墓裡爬出來,婚姻反倒成了進退兩難的事。

還好,在婚姻裡,總算還是有那麼些事是如我意的,比如,孩子(孩子在婚姻裡絕對是讓人幸福值爆棚的因素),還有就是老公他很勤奮上進,也很顧家,掙的錢基本都用在了家裡(雖然他的錢沒有給我花,但是家裡的房貸、車貸、孩子奶粉錢他都承擔了),我自己掙得就都歸自己支配,我很知足。

婚後,讓我對婚姻有了一個更清醒和透徹的認識

二、父母的幸福婚姻

我父母的婚姻很像《當家主母》裡的任雪堂和沈翠喜的婚姻,他們算是父母之命結合的婚姻。

在我父母的婚姻裡,父親家(爺爺奶奶家)算高攀了母親家(外公外婆家),因為父親家很窮,連犁地的牛都沒有,每年春耕犁地,牛不是靠借的,就是靠租的,這在用牛耕地的年代是真的很困難的了。

而當時的母親家是村裡生活相對富足的人家,有耕牛,衣食充足。是以,當時的奶奶是看上了母親家的條件,而外公是看上了父親的勤勞上進,是以才成了這門親事。

婚後,父母各自分工明确,男主外、女主内,父親負責家裡的重活:耕作、拉車掙錢(90年代時候,父親有了自己的拖拉機,靠幫人東西掙錢);母親,就負責打理家裡,家裡被她收拾得一塵不染,家裡的豬雞狗跟成精了似的,見了母親就特别的高興,她一回來就都集體到大門口迎接。

婚後,讓我對婚姻有了一個更清醒和透徹的認識

掙來的錢,父親全部上交,由母親保管、配置設定。就是靠父母點點滴滴的累積,使我們家一點點好起來、富起來,也是靠父母的高瞻遠矚,才讓我們得以上大學,走出山窩窩,去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實,父親在成親之前是有心上人的,小時候他喝醉酒也時常會提起那個人。長大後,曾經聽小姑姑說過,父親和母親結婚當天,父親還跑到心上人的樓下呆了好久。我想母親應該也知道這事,心裡應該也會難過吧,是以在我的記憶力,她似乎把所有的愛都給了父親,就連身為兒女的我們都難分一點愛。

所慶的是父親終是順應了父母之命,也終是守住了自己的心。這是我父母的婚姻,我想這也是能夠代表50-60年代時的大多數人的婚姻吧。平淡,真實。沒有過多的愛情,平淡是主色調,但我認為他們的婚姻是幸福的。

婚後,讓我對婚姻有了一個更清醒和透徹的認識

三、幸福婚姻的要點

經過自己的婚姻和感受到的父母的婚姻,我對婚姻有了一個更清醒和透徹的認識:

1.

婚姻要務實一點。在一段婚姻中雙方都應該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不管是金錢、地位、人,總要有你所追求的東西,各取所需其實沒什麼不好。當然,婚姻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不能做出有違法理的事。

2.婚姻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光有愛沒有經濟基礎的婚姻,終将敗給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是以說,當父母竭力勸阻你嫁一個窮小子的時候,你先不要急着埋怨父母,你先試想一下,你能跟他過幾年的苦日子?1年?2年?3年?可能,你會說你們會努力奮鬥,會讓日子一天天好起來,這樣的精神是很好的,但是不是有句話說的:“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到來”,生活充滿了不确定性,也充滿了壓力、艱難險阻和考驗。疾病、孩子、房子、車子都有可能成為你們婚姻中無法通過的考驗。

婚後,讓我對婚姻有了一個更清醒和透徹的認識

3.婚姻裡要學會正視并接受感情變淡的現實。因為,很少有人能一直保持對一個人100%的關注和熱情。能做到始終如一的愛着你的是你的父母,在愛情裡沒有這回事。

4.婚姻裡要學會不計較。婚姻裡的很多事,計較太多、事事較真,那你不被氣死,也會累死。在婚姻裡要學會做個宰相,宰相肚裡好撐船嘛,學會适當的對對方的所作所為做到無感。當然,不能是出軌等傷風敗俗之類的事。

5.婚姻裡要學會獨立。一是就算結婚了,也要适當保持婚前的愛好,留給自己獨立的空間,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哪怕有了孩子,哪怕要帶上孩子)。二是必須經濟獨立,哪怕你是個全職主婦,也要學會創收,現在在家可以做的事太多,例如學會理财、學習自媒體、學習手工等等可以創收的事,一旦你把自己跟社會脫節,就意味着你在葬送自己、也在葬送你的婚姻。當然,這也是告訴TA我并不是靠你養着的。

婚後,讓我對婚姻有了一個更清醒和透徹的認識

四、我了解的經濟獨立和AA制生活

最後,說說婚後經濟各自獨立,靠譜嗎?如果說,婚後經濟獨立是你掙的錢你花,我掙的錢我花,家庭開銷平攤,搞AA制生活,那就不靠譜了。

#婚後經濟各自獨立,靠譜嗎#

#你對婚後夫妻AA制有什麼看法#

婚姻裡的兩個人畢竟不是公司合夥人,不能凡事講究多勞多得、公平正義。婚姻裡的理是愛、是付出,如果你對婚姻裡的人一毛不拔,那這段婚姻注定就不會長久。

現在的年輕人,似乎經濟都是各自獨立的,自己掙錢自己花,家庭花銷商量解決,我身邊的很多親友都是這樣的情況。畢竟,現在的人,不像50-60年代的人們,生活的心思全在溫飽上,沒有多餘的精神追求。

可現在的年輕人不一樣,除了物質追求,還注重精神追求,即便結了婚,生了娃,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是半點不想放棄的。

是以,我所了解的婚後經濟獨立不是AA制生活。夫妻雙方婚後可以保持經濟适當獨立,但不能完全獨立。就是,每月可以保留适當的收入各自自由支配,但是其餘部分必須劃歸家庭,用作家庭開銷和家庭經濟發展。

這樣,婚姻裡的兩個人都可以适當保持自我,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這也是婚姻裡的幸福值和自己辛苦工作的動力。

婚後,讓我對婚姻有了一個更清醒和透徹的認識

好的婚姻應該是細水長流,溫和沉靜的,不需要那麼轟轟烈烈的愛,平平淡淡就好。也許婚姻的本色本就是平淡的。即便開始是轟轟烈烈的,但是經過時間的磨砺,它終歸要回歸平淡,變成日常的柴米油鹽和平日裡的磕磕碰碰。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是平凡的人,隻想擁有平凡的愛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才是我們向往的幸福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