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婚后,让我对婚姻有了一个更清醒和透彻的认识

前几天,收到头条君发来私信,邀请参加理想的婚姻,#婚后经济各自独立,靠谱吗#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正好,我对理想的婚姻也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下面我就自己和父母的婚姻,跟大家探讨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婚姻才是理想的婚姻?

婚后,让我对婚姻有了一个更清醒和透彻的认识

一、我的幸福婚姻

首先,先从我对理想婚姻的一些思想变化说说吧。

婚前(准确的说是30岁以前),我对理想婚姻的设想是这样的:嫁一个爱自己、自己也爱的人,有一个温馨的小家,可以不用多么富裕,但衣食住行不用愁;他知我懂我,我也对他嘘寒问暖,两个人相亲相爱,彼此相依相伴,相互扶持走过一生。

嗯,到这里,你该说我了,我这是在讲童话故事呢。

不是的。我相信,最初每个人对婚姻的向往都一样的,就像《最浪漫的事》里的歌词:“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老的哪也去不了,你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这样的婚姻,我们确实应该叫它“童话故事”。因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婚姻凤毛麟角,遇到了是惊喜,没遇到那叫正常。正常的婚姻,几乎都是一地鸡毛,日子过着过着就过成了凑合。

婚前,我其实是一个比较传统且很理想化的人,觉得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就是和一个一眼万年的人结婚,生一个洋娃娃一样的宝宝,再把日子过成诗一样的美好。

结果,可想而知,我那是天真无知、异想天开了。所以,导致我到了34岁才嫁人。

婚后,让我对婚姻有了一个更清醒和透彻的认识

婚后,一起生活久了才发现,原来每个人在婚前(男女都一样)都是带着滤镜在看对方的,滤镜下的TA是优雅的、可爱的、绅士的、温暖的、有礼貌的、浪漫的。

一旦步入婚姻,不知道是不是觉得安全感达到100%了,就开始原形毕露了:原来端坐在沙发上的优雅姿势,变成了葛优躺、外加抠脚趾;你喜欢整洁干净,他却喜欢随意邋遢;

你想周末偶尔浪漫一下,想两人手牵手看场午夜电影,他却觉得浪费钱还累,不如躺在家里看;上班累了,偶尔想偷个懒不想做饭,人家马上拿起手机点外卖,结果点的没一个你爱吃的,全是他自己的最爱;

怀孩子的时候,最高兴的是男人(也许男人们觉得这是证明男人实力的证据吧,反正特开心、特嘚瑟),总之高兴过后,生孩子、养孩子就都成了女人一个人的事……

总之,你会发现,所有的山盟海誓、惊喜浪漫都没有了,感情一度还曾经降到负值,生活只剩下一地鸡毛。

此时,你才会幡然醒悟:原来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然而,很多时候,你还不能从坟墓里爬出来,婚姻反倒成了进退两难的事。

还好,在婚姻里,总算还是有那么些事是如我意的,比如,孩子(孩子在婚姻里绝对是让人幸福值爆棚的因素),还有就是老公他很勤奋上进,也很顾家,挣的钱基本都用在了家里(虽然他的钱没有给我花,但是家里的房贷、车贷、孩子奶粉钱他都承担了),我自己挣得就都归自己支配,我很知足。

婚后,让我对婚姻有了一个更清醒和透彻的认识

二、父母的幸福婚姻

我父母的婚姻很像《当家主母》里的任雪堂和沈翠喜的婚姻,他们算是父母之命结合的婚姻。

在我父母的婚姻里,父亲家(爷爷奶奶家)算高攀了母亲家(外公外婆家),因为父亲家很穷,连犁地的牛都没有,每年春耕犁地,牛不是靠借的,就是靠租的,这在用牛耕地的年代是真的很困难的了。

而当时的母亲家是村里生活相对富足的人家,有耕牛,衣食充足。所以,当时的奶奶是看上了母亲家的条件,而外公是看上了父亲的勤劳上进,所以才成了这门亲事。

婚后,父母各自分工明确,男主外、女主内,父亲负责家里的重活:耕作、拉车挣钱(90年代时候,父亲有了自己的拖拉机,靠帮人东西挣钱);母亲,就负责打理家里,家里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家里的猪鸡狗跟成精了似的,见了母亲就特别的高兴,她一回来就都集体到大门口迎接。

婚后,让我对婚姻有了一个更清醒和透彻的认识

挣来的钱,父亲全部上交,由母亲保管、分配。就是靠父母点点滴滴的累积,使我们家一点点好起来、富起来,也是靠父母的高瞻远瞩,才让我们得以上大学,走出山窝窝,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实,父亲在成亲之前是有心上人的,小时候他喝醉酒也时常会提起那个人。长大后,曾经听小姑姑说过,父亲和母亲结婚当天,父亲还跑到心上人的楼下呆了好久。我想母亲应该也知道这事,心里应该也会难过吧,所以在我的记忆力,她似乎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父亲,就连身为儿女的我们都难分一点爱。

所庆的是父亲终是顺应了父母之命,也终是守住了自己的心。这是我父母的婚姻,我想这也是能够代表50-60年代时的大多数人的婚姻吧。平淡,真实。没有过多的爱情,平淡是主色调,但我认为他们的婚姻是幸福的。

婚后,让我对婚姻有了一个更清醒和透彻的认识

三、幸福婚姻的要点

经过自己的婚姻和感受到的父母的婚姻,我对婚姻有了一个更清醒和透彻的认识:

1.

婚姻要务实一点。在一段婚姻中双方都应该要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管是金钱、地位、人,总要有你所追求的东西,各取所需其实没什么不好。当然,婚姻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不能做出有违法理的事。

2.婚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光有爱没有经济基础的婚姻,终将败给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所以说,当父母竭力劝阻你嫁一个穷小子的时候,你先不要急着埋怨父母,你先试想一下,你能跟他过几年的苦日子?1年?2年?3年?可能,你会说你们会努力奋斗,会让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这样的精神是很好的,但是不是有句话说的:“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到来”,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充满了压力、艰难险阻和考验。疾病、孩子、房子、车子都有可能成为你们婚姻中无法通过的考验。

婚后,让我对婚姻有了一个更清醒和透彻的认识

3.婚姻里要学会正视并接受感情变淡的现实。因为,很少有人能一直保持对一个人100%的关注和热情。能做到始终如一的爱着你的是你的父母,在爱情里没有这回事。

4.婚姻里要学会不计较。婚姻里的很多事,计较太多、事事较真,那你不被气死,也会累死。在婚姻里要学会做个宰相,宰相肚里好撑船嘛,学会适当的对对方的所作所为做到无感。当然,不能是出轨等伤风败俗之类的事。

5.婚姻里要学会独立。一是就算结婚了,也要适当保持婚前的爱好,留给自己独立的空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哪怕有了孩子,哪怕要带上孩子)。二是必须经济独立,哪怕你是个全职主妇,也要学会创收,现在在家可以做的事太多,例如学会理财、学习自媒体、学习手工等等可以创收的事,一旦你把自己跟社会脱节,就意味着你在葬送自己、也在葬送你的婚姻。当然,这也是告诉TA我并不是靠你养着的。

婚后,让我对婚姻有了一个更清醒和透彻的认识

四、我理解的经济独立和AA制生活

最后,说说婚后经济各自独立,靠谱吗?如果说,婚后经济独立是你挣的钱你花,我挣的钱我花,家庭开销平摊,搞AA制生活,那就不靠谱了。

#婚后经济各自独立,靠谱吗#

#你对婚后夫妻AA制有什么看法#

婚姻里的两个人毕竟不是公司合伙人,不能凡事讲究多劳多得、公平正义。婚姻里的理是爱、是付出,如果你对婚姻里的人一毛不拔,那这段婚姻注定就不会长久。

现在的年轻人,似乎经济都是各自独立的,自己挣钱自己花,家庭花销商量解决,我身边的很多亲友都是这样的情况。毕竟,现在的人,不像50-60年代的人们,生活的心思全在温饱上,没有多余的精神追求。

可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除了物质追求,还注重精神追求,即便结了婚,生了娃,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半点不想放弃的。

所以,我所理解的婚后经济独立不是AA制生活。夫妻双方婚后可以保持经济适当独立,但不能完全独立。就是,每月可以保留适当的收入各自自由支配,但是其余部分必须划归家庭,用作家庭开销和家庭经济发展。

这样,婚姻里的两个人都可以适当保持自我,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这也是婚姻里的幸福值和自己辛苦工作的动力。

婚后,让我对婚姻有了一个更清醒和透彻的认识

好的婚姻应该是细水长流,温和沉静的,不需要那么轰轰烈烈的爱,平平淡淡就好。也许婚姻的本色本就是平淡的。即便开始是轰轰烈烈的,但是经过时间的磨砺,它终归要回归平淡,变成日常的柴米油盐和平日里的磕磕碰碰。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只想拥有平凡的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才是我们向往的幸福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