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汽車需要控制産能、突出技術 和效益。

新能源汽車需要控制産能、突出技術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今天在第八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加快發展壯大的同時,更加注重品質和品牌的全面提升。要鼓勵引導重點地區制定産業發展規劃,依托現有産能發展新能源汽車,確定項目建設規範有序。整車企業要突出重點布局,依托現有生産基地繼續發展,在現有基地達到合理規模之前,不再新增産能布點。

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和方向,加快發展壯大,并逐漸替代傳統燃油汽車,是必然的,也是無可更改的。而從世界汽車産業發展的趨勢來看,傳統燃油汽車生産企業也在積極轉型、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投入力度。而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生産企業,更成為了行業的風向标,進入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風口,市場迅速擴大,效益不斷提升,特别在股市的表現,更是超出了很多效益非常好的科技型企業,包括蘋果等,成為“妖股”。

新能源汽車需要控制産能、突出技術 和效益。

在大陸,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是發展迅速,誕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能源汽車,雖然規模都還不是很大,競争力也難以與特斯拉抗衡,但是,目标都很宏偉,都有成為世界一流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雄心。于是,布局也都是大手筆。同時,傳統燃油汽車企業,包括合資企業,也都在布局新能源汽車,進而使新能源汽車産能快速擴大,已經出現了階段性産能過剩現象。

為什麼說是階段性産能過剩,是因為按照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現有産能還是不夠的。但是,按照目前市場的需求,産能已經相對過剩,如果再上新的産能,勢必會出現惡性競争現象,使新能源汽車從起步就陷入到惡性競争怪圈之中,顯然,這是不利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更不利于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競争力的提升。新能源汽車,除了數量、規模等之外,技術、品質、品牌、服務等,是更為重要的方面。而這,恰恰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最大弱點。

新能源汽車需要控制産能、突出技術 和效益。

事實也是,按照中國企業的投資能力,以及企業建設的速度與效率,産能是最簡單的事。中國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問題就是技術和品牌。亦即不具有核心競争力的技術、尤其是國際市場競争力的技術。更多的企業,都是跟在别人的後面吃剩下的飯。結果,投資的成本沒少,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沒少,但是,能夠獲得的回報卻非常有限。就像傳統燃油汽車一樣,市場銷量無話可說,中國企業能夠拿到手的利潤卻寥寥無幾。一旦美國等西方國家采取打壓手段,還會面臨關鍵零部件缺失的現象。導緻企業難以正常運作。在這樣的情況下,産能就會成為企業的沉重負擔。就算擁有技術,由于在品牌培育上缺少耐心,也很難像特斯拉等一樣,獲得更多的效益,缺乏應有的市場競争力。

也正因為如此,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就必須深刻認識缺乏核心技術和品牌影響力的問題,必須在技術攻關、品牌培育方面下功夫,在産品技術标準、品質标準、服務标準等方面具有更多國際市場的話語權。特别是技術标準,要從執行外國企業的标準到自己牽頭制定标準。

新能源汽車需要控制産能、突出技術 和效益。

國家發改委提出“在現有基地達到合理規模之前,不再新增産能布點”的要求。是需要的,也是必須的。關鍵就看,如何執行,如何去鼓勵企業提高技術技術水準、激勵企業加強品牌培育。因為,控制産能很簡單,隻要不審批,就無法擴大産能。如果先上車、後買票,先生娃、再領證,就可以依法查處、依法問責,相信地方不敢再冒險建設新産能。

問題是,如果僅僅是控制新的産能,不批新的布局,企業和投資者并沒有意識到技術創新的重要,沒有意識到産品品質和品牌的重要,不提高技術标準和産品品質标準,也是沒用的。是以,在控制新能源汽車産能的同時,要把提高技術水準和産品品質、品牌效應放在突出位置。

首先,控制産能必須不折不扣落實到位,隻要不是技術上有明顯優勢的技術和項目,都不能準許投資設點。除非經過專家認定,确實在技術上有明顯優勢,否則,一律停止布點。否則,嚴厲追責。其二,要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鼓勵和激勵企業加強技術創新、研究開發新的技術、加大品牌培育力度,能夠與特斯拉等世界知名新能源汽車一決高下。第三,取消所有圍繞新能源汽車産量的補貼政策,全部改為技術補貼、創新補貼、核心技術研發補貼,并建立嚴格的評價和評估機制。第四,逐漸淘汰技術落後、品質低劣、沒有品牌影響力的汽車,節約資源,不斷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運作效率和效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