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術中患者血壓直線下降、心率加快,還好麻醉醫生及時找到了原因

上午9點,一台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正在進行麻醉。負責麻醉的,是已經上班十多年的龐醫生。

患者沒什麼特殊的情況:30多歲,平時體檢,各項檢查無明顯異常。

麻醉方式全麻,拟在全麻下完成腹腔鏡子宮肌瘤的剜除術。

按理來說,這是一台風險度極低的手術。盡管有很多人認為這仍然是一台大手術、一台需要全麻的手術,但随着麻醉技術的迅速普及,全麻技術已經成為遍及鄉鎮一級醫院的正常技術。

手術中患者血壓直線下降、心率加快,還好麻醉醫生及時找到了原因

帶着輕松,護士把患者接到手術室、三方核查資訊、打好點滴……;麻醉這邊,連接配接監護儀、給患者吸氧、抽藥……,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由于其他手術間還有幾台更大的手術,麻醉科主任讓護士幫龐醫生推完藥就走開了。

龐醫生這邊,一邊指揮護士推藥、一邊手控呼吸,用面罩給患者加壓吸氧。待麻醉藥完全起效後,擡頭看了一眼血壓和心率:血壓90多,心率80多。非常好,他心裡叨咕着。

由于沒有困難插管的指征,插管也異常順利,“嗖”一下就插進去了。擡頭再一看血壓和心率:沒有太大變化。

聽診确認插管無誤後,龐醫生用膠布牢牢固定了氣管導管。再看監護儀:有一絲不同尋常,但哪裡不同尋常,他一時還搞不清楚。之後,一邊讓外科大夫抓緊時間洗手上台、一邊思考這個問題。

不一會兒,外科大夫哼着小曲進來了: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啊,碰上沒有難度的手術,大家的心理壓力都小。每天都在高壓下工作,任何人都得崩潰。聽到外科大夫哼小曲,大家心裡也一陣放松。

然而,龐醫生這裡卻一言不發、眉頭緊皺。

手術中患者血壓直線下降、心率加快,還好麻醉醫生及時找到了原因

剛要哼下一句的外科醫生似乎發覺了不對,問龐醫生:沒事兒吧?

高度集中精力的龐醫生并沒有理會他,再一次按下測血壓的按鍵。

與此同時,幾乎是快步退着走向急救藥品車。

正站在龐醫生行走路線上的外科醫生,一腳跳開了。

隻聽“啪”一聲,龐醫生打開了一支藥。

沒等下次血壓測量出來,藥物已經注射了進去。

衆人納悶:血壓是低了一點,但不至于這麼緊張吧?

平日裡,大家都知道麻醉科是出了名的大心髒。小情況出現,基本都是在談笑之間應對。像這樣神情嚴肅、動作迅速地處置,隻能說明一個問題——患者有嚴重的情況!

一時之間,手術室内時空靜止。

這時,血壓測量界面的收縮壓蹦出來了一個85。見此情形,龐醫生急聲喊道:快幫我喊人過來。

常年在手術室的,當然知道喊誰:首選麻醉科主任,再不行任何一個麻醉科醫生都行。因為,手術室内,搶救能力最強的就是麻醉醫生。

手術中患者血壓直線下降、心率加快,還好麻醉醫生及時找到了原因

轉眼之間,手術室内擠滿了人。

後面進來的人,尚不知什麼情況,都在忙着問什麼情況。

搶先一步趕到的麻醉科主任,通過簡單的交流,同意龐醫生“患者過敏”的判斷。于是,立即開始抗過敏的各項處理:

一把,就把正在打點滴泵上的靜脈麻醉藥撤了下來。

有人說:乳劑類确實可能是過敏來源,但也不至于撤下來吧?按下暫停不就行了?

幹了多年麻醉工作的麻醉科主任,也想隻按下暫停鍵。但是,以往慘痛的經驗教訓告訴他:隻有完全撤下來才是安全的。

記得有一次,打點滴泵上是肌松藥。本已停掉的肌松藥,卻被同僚不小心撞了一下。這一撞不要緊。不偏不倚,還在泵上的注射器被撞進去了幾毫升。而此時,外科幾乎就要縫合完了。這樣一來,鎮痛、鎮靜、肌松三者的平衡被打亂。根據患者術後說,似乎能聽到大家說話,就是動不了。所幸,當時手術已經做完。如果沒做完,身體疼得要命卻動不了,那是什麼一種感受?

撤下靜脈麻醉藥之後,他讓護士拿幾袋加溫的液體過來。

看到螢幕上的血壓後,護士也大概知道發生什麼事了。于是問:一半晶體、一半膠體?

她這麼問,完全沒有問題。以往,但凡遭遇了低血壓或者休克,打點滴都要晶體、膠體搭配着輸。

但是,這次卻不同。本來可以升血壓、抗休克的膠體,也可能是引起這次異常情況的因素之一。

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一頭霧水。

解釋一下:目前,所有膠體,包括人工合成的或者天然提取的都存在過敏的可能。明膠在血漿代用品中發生變态反應幾率最大,其可直接作用于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釋放組胺,引起類變态樣反應。

為了砍掉所有可能引起過敏物質的進一步進入患者體内,麻醉科主任讓她隻拿晶體過來。

再看麻醉科主任,一邊再次按下血壓測量按鍵、一邊讓龐醫生趕快抽一支腎上腺素。以往也參加過多場硬仗的龐醫生,手裡早已拿着抽好的腎上腺素。麻醉科主任問清楚劑量後,一針推了進去。随口說了一句:激素。

手術室内,無須過多的語言。隻需要兩個字,大家都明白怎麼回事。龐醫醬油地塞米松的時候,護士也幫忙找來了氫化考的松。

再次測量血壓,血壓110多。

看到這個血壓,所有人拉滿弓的精神稍稍松了一些。

此時,大家都在等着麻醉科主任分析原因。因為,在大家看來,這幾乎讓人難以相信:手術還未開始、也沒輸血、麻醉似乎也才剛剛開始……

看到患者的生命體征稍稍平穩了,麻醉科主任說:大機率,患者對什麼東西過敏或者發生了類過敏反應。

盯着螢幕上稍稍回落一些的心率,他指揮道:拿一支去甲腎上腺素來。實在不行,就泵上。

外科大夫問:手術繼續還是推遲再做?

麻醉科主任說:等等看。我們找找原因或者我們看看是否可控?

之後,大家都在靜靜等待。

在此期間,麻醉科主任給大家講了一些相關的知識點:

手術中患者血壓直線下降、心率加快,還好麻醉醫生及時找到了原因

患者在圍術期接觸包括乳膠類在内的許多外來物質,同時麻醉科醫師也要負責給患者輸注多種制劑如麻醉藥(丙泊酚、酯類局麻藥,依托咪酯琥珀膽堿,羅庫溴铵)、血液制品、膠體(聚明膠肽)、抗生素、魚精蛋白等,所有的這些都有可能産生可預測的或不可預測的不良反應,其中出現嚴重反應甚至危及生命幾率最高的就是變态或類變态樣反應。

過敏性休克是嚴重的變态或類變态反應,機體的肥大細胞釋放大量的組胺類,緻使毛細血管滲漏,體循環血管擴張,血壓急劇下降,靜脈回心血量不足而出現心血管系統的泵血不足。過敏性休克很少在麻醉中發生,但是一旦發生後果将十分嚴重。

所幸的是,經過近半小時的觀察,患者沒有再出現嚴重情況。關鍵的是,呼吸道一直很正常。于是,麻醉科主任和外科大夫說:和家屬溝通一下情況。如果家屬态度堅決,手術就繼續做;假如家屬猶猶豫豫,手術就推遲吧。

有人會問:麻醉科主任為什麼重點關注呼吸道?

手術中患者血壓直線下降、心率加快,還好麻醉醫生及時找到了原因

這是因為,過敏反應除了導緻循環出現問題也會導緻呼吸道出現問題,如氣道壓增高。有些患者,甚至手動呼吸都很困難。尤其是在插管過程中出現的氣道反應,可能會讓麻醉醫生誤認為“插錯了”。如果麻醉醫生經驗欠缺而拔出本已經插入氣管的氣管導管,後果不堪設想。

不一會,與家屬溝通的外科大夫回來了。帶着輕松而略帶一絲興奮的表情說:患者家裡人非常好,說非常信任咱們,同意繼續做手術。

有了這顆“定心丸”,大家撸起袖子開動起來。

之後,麻醉科主任一直未離開這個術間,直至把患者安全送出去。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