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後42天檢查,到底檢查些什麼?

産後42天檢查,到底檢查些什麼?

從職場女性到新晉寶媽

再從帶娃高手回歸到職場

每位媽媽的孕育之旅

從來都不是一張單程票

成為媽媽這件事

也從來都不是“生病”

準确地說

它隻是涉及到醫療的生活事件

産後42天檢查,到底檢查些什麼?

如果說孕期産檢

是對自己和寶寶負責

那麼産後檢查

就是為了幫助産後媽媽

盡快恢複回歸職場

更重要的是

寶寶需要一個健康的媽媽

陪TA長大

是以現代婦産産後康複

總結了這份

産後42天檢查全攻略

相信絕對适合剛出月子的你

産後42天檢查,到底檢查些什麼?

第一站:産後正常檢查

01

産後42天檢查并不一定要在第42天準時來檢查,具體是指媽媽生下寶寶後的42至56天内進行的健康檢查。因為此時身體的其他器官已經開始逐漸恢複到孕前的水準。

一般來說,産後42天檢查與産檢一樣,由醫生接診後,媽媽需要檢查以下幾個方面:

1. 檢查産道或腹部傷口:了解宮頸的情況,檢視惡露是否排淨,如果是剖宮産或者有側切,還需要檢視傷口愈合情況。

2. 血、尿正常檢查:尤其是對妊娠合并貧血及産後出血的媽媽來說,一定要查血正常,如貧血應及時治療;如果媽媽患有心髒病、肝炎、泌尿系統感染或其他合并症,則應到内科或有關科室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3. 腹部彩超檢查:針對子宮複舊情況進行評估。

4. 數位陰道鏡檢查:協助辨識極微小病變,為醫生診斷提供支援。

5. TCT+HPV檢查:如果産後媽媽在孕前沒有做TCT和HPV檢查,可以在産後完成,檢測有無可能導緻宮頸病變和宮頸癌的病毒感染。

産後42天檢查,到底檢查些什麼?

第二站:盆底狀況測量評估

02

據統計,無論是順産還是剖宮産,99%的新媽媽在産後都會遭遇因盆底肌松弛而導緻的各種尴尬事兒,如咳嗽、打噴嚏或大笑時漏尿、性交疼痛、陰道松弛,甚至是子宮脫垂,隻不過是程度上有些差異而已。

産後42天也恰恰是盆底肌修複的黃金時期,想修複受損的盆底肌就得先清楚盆底肌的損傷程度,進行盆底肌力評估。而且骨盆大小和腹直肌分離情況的評估也十分重要,不僅為産後康複效果提供了資料對比,也可以幫助醫生量身定制産後康複的方案和療程。

第三站:新生兒檢查

03

産後42天檢查是媽媽們開啟産後修複的第一步,新生兒檢查則是對寶寶生長發育監測的開始。那麼寶寶又需要查什麼呢?

1. 體重:是反映寶寶健康狀況、判斷發育和營養狀況的一項最重要的名額,醫生還可根據情況指導喂養和護理,包括溢乳、厭奶、母乳不足、哭鬧、便秘或腹瀉等。

2. 身長:影響寶寶身長的因素很多,如疾病、營養、遺傳、内分泌、性别、骨骼及軟骨發育等,是以保證寶寶的營養、管理睡眠、防止生病是很重要的。

3. 頭圍:能夠反映寶寶的大腦發育狀況,如果頭圍異常,需要進一步檢查是否有腦積水、腦畸形、佝偻病等。

産後42天檢查,到底檢查些什麼?

4. 胸圍:可評價寶寶胸部發育狀況,包括肺的發育、胸廓的發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發育程度。

5. 血正常:在新生兒的指尖或耳垂、足跟部采取極少量的血液進行化驗,家長們不要忽視,更不要覺得這項檢查可做不可不做。

6. 評價發育智能:通過視聽能力、豎頭能力、趴擡頭能力、追視能力等行為神經和運動發育能力測試,了解寶寶的智能發育水準,對智能發育遲緩的寶寶,可以及時采取相應的幹預措施進行早期康複治療。

需要媽媽注意的是:寶寶的情緒很容易發生變化,如果媽媽選擇寶寶心情焦躁或者肚子餓的時候來檢查,寶寶很難配合醫生。一般情況下,在早晨來做檢查比較适合,因為這個時候寶寶的精神狀态會比較好。

另外,為了友善醫生檢查,來體檢前要給寶寶換上幹淨、寬松的衣服,盡量不要穿難脫的連體衣。

當然,來檢查時醫生還會詢問媽媽們母乳喂養情況、夫妻生活情況以及再次懷孕的打算,媽媽們有任何疑問或困惑都可以提前準備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