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謹慎小心,而且還有點吝啬的人,在短短5天内會被在網上騙走510萬?結合心理學上的理論提煉,剖析最近網上被熱搜的一個案件。浙江衢州一男子,前面花了0.3元買了炒股秘籍,之後被騙子在一周之内全部将一生積蓄卷走。
仔細看這個騙局,浙江衢州一男子在網絡電商平台浏覽時,看到有電商平台出賣炒股教程,隻要0.31元,收到電子書後覺得挺專業,又在另外一個店鋪又買了一本類似教程,也覺得挺好。此時店鋪老闆添加微信,誘騙其下載下傳了一個“workpro”的私密聊天軟體,說裡面有大師在免費炒股指導。
男子進入聊天室,看到大師對股票講的頭頭是道,被騙男子覺得終于在網上找對了跟随賺錢的人了,而且此大師視訊一瞥的照片與網上知名炒股人時一樣的。大師開始私聊,神秘的推薦了一個“ESG綠色環保生活市場”項目,可以指導賺錢。
被騙人下載下傳了投資軟體,平台慷慨的給了體驗金,男子很快賺了小錢而且還試探提現成功了。于是被騙人開始在大師誘導下大膽投資,最終4天内轉入24筆,共被騙了510萬,此時所有人都消失了,男子知道被騙才開始報案。
網友評論說:騙局的本質就是如此的簡單,整個欺騙的套路永遠是如此的老套。但是隻要遇到貪便宜想賺大錢的人,永遠都會有上當的案例。也有網友評論說:被騙人說有錢吧,他卻到網上花了0.31元,花0.48元去買所謂的炒股賺錢教程。說被騙人窮吧,他卻能在4天之内投入510萬被騙。
在一個哈佛教授的暢銷心理學書中,對于投資詐騙類騙局有個精辟的分析,那就是:無論使用何種手段或是僞裝,所有騙子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基本原則,那就是操控他人的信任。在這個騙局中,網絡騙子就是用了買秘籍、出了AI假大師、體驗金和提現,三層方法,最終讓受騙人放下了警惕,開始了對于騙子投資平台的信任。
那麼從心理學方面,這類典型騙局可以分為4個階段,大家細讀了:
1.時代浮躁,對于金錢的态度,導緻群眾産生自我焦慮。現在前所未有的拜金,但同時也是對于金錢的依賴,很多群眾就是希望手中的錢可以多帶來利潤,最終賺錢的想法越來越旺盛,化成貪欲。片子講的未來美好的賺錢場景,讓群眾焦慮暫時緩解,但結局卻是更深刻的失望。
2.利潤的誘惑,讓受騙人的決策簡單化。“快速得到利潤”,讓騙子更容易的得到受騙人的信任。騙子通過提供利益誘惑,使受騙人處于高動機的心理狀态中。本案例中,僅僅是不值錢的炒股秘籍、所謂的視訊大師,不就讓男子一步步走向被騙的陷阱嗎?
3.出現了權威,讓受騙人的決策服從化。有關人際影響的心理學研究表明,服從權威是人們非常穩固的心理機制。在面對權威身份時,受騙者的決策會更加順從權威的要求,導緻決策的服從化。在本案中,不就是騙子弄了網上知名的大師,視訊AI化,之後取得信任後,用文字和語音,就完成了對于受騙人的操控。
4.利用經紀事件導緻受騙人決策避險化。在本案例中沒有出現此類場景,但是在不少經典案例中,騙子在與受騙人溝通時,就是制造一些緊急情境或事件,如“賬戶異常”“行為違規”“發生事故”等,最終讓受騙人心理恐慌,最終聽從騙子的指引。
在本案例中,反複要提示,如果有這麼賺錢的事情,大師為何不叫自己的親朋好友,而去找一個網上的陌生人?自己的貪欲導緻了自己辛苦一生,攢來的财富化為烏有。但是這真的能怪他人嗎?
有時候不能怪騙子太狡猾,隻能怪自己太貪心。不能去怪網絡多詐騙,而是怪自己愛騙門。
#花3毛買炒股教程5天被騙5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