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說國産X5上市,是中國車市激烈變革的信号?

3月或許是今年國内車市最為精彩的一個月了,因為兩年一度的北京車展即将在4月舉行,是以各大車企也是卯足了勁在3月提前為自家的新車造勢。

除此之外,國内油價的飙升、新能源車集體漲價等消息,也是将新能源車市場推上了新的高潮。并且從工信部申報的新車資訊來看,已經有車迷開始調侃,今年将會是“北京新能源車展”的元年,因為傳統燃油車已經不能夠同新能源車相提并論了。

但其實,如今3月已經接近尾聲,如果我們回過頭盤點這一個月中哪款車的讨論度最高、流量最大,說到底卻還是一款傳統燃油車——寶馬X5,原因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因為寶馬X5這一豪華中大型SUV市場的标杆車型,已經在華晨寶馬的工廠投産(國産化),并計劃在3月31日正式上市。至于國産寶馬X5為何能牽動衆多汽車愛好者的神經,這其中究竟蘊含着什麼資訊,接下來我們一一說明。

在我們國人的普遍認知中,以BBA為首的德系豪華品牌盡管在國内都有合資企業,但此前并不會把品牌高端車型引入國産,例如奔馳S級、奧迪A8、寶馬7系等,而是以全進口的方式在國内售賣,一是美其名曰純進口車型的品質高;二是維持品牌的B格,畢竟國人就好這一口嘛;三是高端車型的利潤高。是以BBA高端車型隻進口就能賺得盆滿缽滿,它們有什麼動力要推動國産化程序呢?

這也是為什麼寶馬X5引入國産後,國人紛紛側目的原因,因為這很有可能預示着以BBA為首的德系豪華品牌,将加快高端車型的國産化程序。但其實,這背後并不是BBA的高管在推動,而是中國車市近些年的變化,使得他們不得不這樣做。

第一點,便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中國新能源車市的迅猛發展。作為全球汽車行業電動化改革的核心區域,中國車市這兩年可謂是精彩紛呈,不管是合資品牌還是豪華品牌,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品牌号召力幾乎是蕩然無存,銷量成績被國内的自主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壓得擡不起頭。

雖說BBA已經在積極開展自家的電動化戰略,但眼下咄咄逼人的造車新勢力已經用堅實的産品力在30萬以上的價位大肆挖BBA的牆角(傳統油車客戶),如果等到BBA有競争力的新能源車出世,燃油車基本盤也已經大受威脅了。

是以在一定程度上,BBA加快高端車型的國産化程序,我們可以了解為要快點“割韭菜”。要知道歐洲地區的排放标準愈發嚴苛,是以想要在當地賣更多的高端大排量豪車隻會更加艱難,而将生産線轉移到中國,一方面是可以降本增益,另一方面則可以延續自家高端燃油車的生涯周期,使其燃油車基本盤不被造車新勢力所掠奪,畢竟現在高合的銷量節節攀升,已經奔着70萬的成交均價去了,那如果中國再冒出個“高合”“蔚來”呢?

從我的表述中,以及現實中的新車銷量成績,不知大家有沒有在潛移默化中覺得,國内的自主車企、造車新勢力已經能在高端豪車市場威脅到BBA等豪華品牌了呢?雖然這句話有誇大的成分,但也能說明大陸的汽車工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能夠同BBA等豪華品牌掰一掰手腕了。

這就引申出國産寶馬X5釋出的第二個信号:“乘用車合資股比限制及合作夥伴限制,永久性取消”。從今年1月1日起,中國不再有合資股比限制,而寶馬緊接着在2月11日宣布,正式持有華晨寶馬75%的股份。

這意味在華晨寶馬之後的經營中,德國寶馬集團将握有主動權,同時從合資企業中收獲的利潤比例也将會更多。是以将寶馬X5等高端車型引入國産,隻會賺得比以前更多。據相關資料統計,寶馬X5在2021年累計賣出5萬台左右,是豪華中大型SUV市場銷冠。而引用華晨寶馬内部人士的說法是,國産寶馬X5的計劃年産能或突破12萬輛。

當然了,并不是合資股比限制取消就意味外資車企更好割中國消費者“韭菜”,畢竟随着年輕消費者成為購車主流,他們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力,而是考慮到實際的車輛産品力與成本效益,例如這次的國産寶馬X5網傳的價格(55.8萬元起售)就相比進口版本便宜了許多,消費者也确實占到便宜了。

最後,則是BBA等豪車品牌推動國産化程序的一個表象,它們更加關注中國市場了,這個我們在它們的年度财報釋出會上就能看出端倪,從中普遍能看到一些關于“中國市場”“中國戰略”的詞彙。

總而言之,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要想打敗BBA,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