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有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古代帝王富有天下,他們的禦用之物一向是天底下最精美、最貴重、最奢華的。
曾拍出2.8億、世界上最為聲名顯赫的宮廷瓷器——明朝成化鬥彩雞缸杯就是成化帝的禦用宮杯。

成化皇帝
成化鬥彩雞缸杯
明成化,還有一款鬥彩瓷器,比雞缸杯還要珍貴,堪稱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那就是全世界僅有一對的成化鬥彩三秋杯。
成化鬥彩三秋杯
1956年,著名的古陶瓷收藏家、鑒定家孫瀛洲先生将自己家藏的3000餘件文物捐獻給了故宮博物院,其中就包括了一對明成化鬥彩三秋杯!
當時,“每星期隻吃一回豬肉”的孫瀛洲咬着牙,足足花了40根金條才從即将歇業的當鋪裡,将它買下。
據說,當年魯迅先生在北京買一套四合院也就花了2根金條,一隻三秋杯的價值就等于20套四合院!
成化鬥彩三秋杯,全世界僅故宮一對,絕無二雙,當屬瓷中魁首,是故宮的無價之寶,也是國之重器。
近年來,明朝帝王瓷珍在收藏界不斷霸榜,接二連三拍出天價,成化鬥彩雞缸杯更以2.8億的天價曾重新整理了中國瓷器的拍賣紀錄。
明嘉靖最鐘愛的瓷器——五彩魚藻紋蓋罐,2017年拍出了2.13億港币的天價,之前曾霸占全球最貴瓷器榜整整4年。
五彩魚藻紋大罐
宋徽宗親傳弟子王希孟的傳世名作、大陸山水畫美學巅峰之作《千裡江山圖》更是火出圈,在2022虎年春節期間霸屏,接連沖上熱搜,成為傳世名畫的頂流。
這些國寶級文物,都有一個尊貴的身份——“皇家禦用”。
皇家禦用之物動辄身價上億,一直以來都被珍藏于各大博物館或者大收藏家手中,普通人隻有仰望的份,想一睹真容都是妄想!
如今,景德鎮禦器研究院和有個宮匠聯合出品的《千秋帝王杯》系列,真實再現帝王禦用之物的神韻。
《千秋帝王杯》分為千裡江山杯、五彩魚藻紋杯、鬥彩雞缸杯、鬥彩三秋杯四組,每組兩杯,由故宮博物院指定官窯粉彩瓷傳承人、故宮文物修複專家——陽士琦大師監制創作,以帝王禦用之物為原型,故名“帝王杯”。
這是真正來自皇家的禮物,以皇家禦用作為制作标準,不惜工本,隻求效果,其工期之長、标準之高、難度之大,百年一見,十分稀有!
一組兩杯,可以讓你與好友對飲,與知己對飲,甚至跨越時空,與古代的帝王對飲。手握此杯,讓你跨越古今,體會詩意人生。
《千秋帝王杯》特别邀請故宮博物院指定官窯粉彩瓷傳承人、故宮文物修複專家陽士琦大師監制創作。
20多年來,陽士琦大師一直在不斷研究、突破瓷器工藝,協助故宮修複了許多重要陶瓷文物,被業界譽為“當代督陶官”。他數十年苦心造詣,為的就是原比例、原工藝、原神韻複刻官窯器。
為了《千秋帝王杯》能夠做到仿古如古,陽士琦大師多次深入故宮等各大博物館,近距離研究複刻杯器的器型、飾紋、用料與做工,做到心摹神會,最終還原了皇家藝術的神韻。
《千秋帝王杯》系列中,千裡江山杯、五彩魚藻紋杯為陽士琦大師嚴格按照傳世名畫瓷器為原型獨創,鬥彩雞缸杯、鬥彩三秋杯為陽士琦大師嚴格按1:1等比例原型複刻。
以雞缸杯為例,市面上很多複刻的雞缸杯,都是工業化産品,為了達到量産,人為改良了杯型。
實際上,雞缸杯的原型有一個弧形的邊角,陽士琦大師為了還原杯型,隻能手工修坯,經過數十次調試,最終才達到了杯器曲線與比例的高度精确。
為了更好的藝術鑒賞效果,陽士琦大師對胚料的選擇也是精益求精,他收集了大量的明朝官窯的老瓷器物件、瓷片,對胎釉進行研究,并經過百餘次的胎釉燒制實驗,最終确定以景德鎮地區的高瓷土作為胚料。
景德鎮高瓷土,自古以來名揚天下,其不可再生、不可回收利用,如今更是因長期開采而愈加稀缺,寸土寸金。
特級的高瓷土,白色細膩,燒制成瓷後,胎質潔白細膩,白釉柔和,表裡如一。
用特級高瓷土燒出的四組帝王杯,沒有普通杯子那種耀眼的白,而是散發着溫潤如玉的光澤,且杯體輕薄透光,注入茶湯更顯茶色,韻味十足。
不論你是不是懂不懂瓷器之人,都能一眼看出不凡之處。
明朝是大陸彩瓷發展的鼎盛時期,創燒了鬥彩和五彩這兩個新品種。鬥彩清新淡雅,五彩濃重豔麗,都是瓷器界的顔值擔當。
明朝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皆以青花代之,成為獨特的時代特征。
“帝王杯”之是以如此胎薄釉潤,都歸功于一種特殊的青花釉料——珠明料。
珠明料,可能絕大多數人聽都沒有聽過。
這種已被收入非遺名錄的珠明料煅燒技藝,如今隻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裡。
陽士琦大師在複刻中,堅持使用這種珍貴的雲南珠明料,并配合複雜的古法提取工藝,剔撿、煅燒、研磨……曆經上百次的配比實驗後,終于燒制出了純淨湛藍、不滞不澀,釉色自然流淌的古韻之風。
制作鬥彩瓷器,為使其更具古韻,其中釉水的配比、繪彩的手法輕重等,每一個細小的步驟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複刻成化鬥彩雞缸杯和成化鬥彩三秋杯時,陽士琦大師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前期複刻圖案時,他選擇輕勾勒、重色彩,大量采用了傳統繪畫的點、塗、平、拓等技法,畫風簡潔幹淨,既保留了原器的精髓與風采,更使整個畫面富有層次,靈氣十足。
作為故宮特邀文物修複專家,陽士琦大師曾親自手繪、1:1成功複刻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有深厚的手繪藝術功底,是原工藝、原神韻複刻官窯器的瓷器大師。
五彩魚藻紋杯和千裡江山杯上的圖案便是由陽士琦大師親自手繪複刻而成。
選料、煉泥、配比、拉坯、入畫、燒制……《千秋帝王杯》曆經百餘道繁複的細節工序,任意一個環節稍有差池,燒成作品即大相徑庭。
比如,僅修坯工藝就包含了16個工藝細節,每隻素坯的厚度差異需小于0.2毫米、重量差異小于3克,以幾近嚴苛的藝術品标準與工藝難度,力求高度還原大明禦瓷的絕妙神韻。
燒制工藝也比較苛刻,三秋杯、雞缸杯都是陽士琦大師3次煅燒的結晶,杯體層次感強。
細心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杯子上的畫面凹凸分明,手摸上去,有一種獨特的手感。杯面的紋飾與圖案均高度尊重原作,畫面清晰、細膩圓潤。
正是如此苛刻的制作工藝,導緻每窯僅有10%精品。成品出窯後,每件作品都要經過四五人之手,一一精心挑選後才裝盒。
“為了達到每一件作品都是無暇,滿足每一位瓷器愛好者追求完美的心願,我們一直嚴格品控,但是成品率太低,是以産量實在有限。”陽士琦大師如是說。
匠心巨制,百煉而成。關鍵是價格很香。官方定價1280元一套(一套兩隻),如今隻要398元,而且限量5000套,售完即絕版!
《千秋帝王杯》系列中的千裡江山杯、五彩魚藻紋杯、鬥彩雞缸杯、鬥彩三秋杯,究竟是怎樣的存在?讓我們一起來鑒賞一下。
1
國之重器,全世界僅故宮一對

成化帝
在收藏界一直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說。成化指的就是成化帝禦用的鬥彩瓷器。
當年景德鎮的工匠們,在1300度高溫的窯火前,等待了無數個日夜,砸碎了無數隻成杯後,才終于為成化帝燒出了數十隻精緻小巧的宮杯。
這些禦用宮杯中,獨步天下的“成化鬥彩雞缸杯”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其中大隐隐于市的“三秋杯”才是瓷中魁首,國之重器。
明成化鬥彩三秋杯,堪稱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
所謂“三秋”,指的是隻有短暫三個月的秋天。三秋杯上描繪的也是秋天的景緻,有秋花、秋草,還有翩翩起舞的蜂蝶。
三秋杯造型别緻,尤如倒扣之馬蹄,小巧玲珑,甚是可愛。杯上繪兩組鬥彩山石花卉紋,間以飛舞的蝴蝶。
蝶翅上所施紫彩即著名的姹紫彩,其特點是色濃無光,為成化鬥彩所僅有,也是後世仿品望塵莫及的。
此杯造型輕靈娟秀,胎體薄如蟬翼,施彩淡雅,畫意清新。
特别是飛舞于花草間的彩蝶,欲落還飛,須足必具,栩栩如生,展現出畫工高超的畫技和藝術修養。
2
禦用酒器之最,重新整理中國瓷器拍賣紀錄

如今,完整的成化鬥彩瓷全世界博物館連私人收藏加起來也不過十幾隻,而成化鬥彩雞缸杯更是少之又少。
雞缸杯胎體潔白,杯壁薄如蟬翼,迎光可透,是成化帝最愛的禦用酒杯,被稱之為酒器之最。
明萬曆年間《神宗實錄》載“神宗時尚食,禦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
這個“十萬”的數字到底能值多少錢呢?換算一下,相當于現在的52,000,000元!
雞缸杯是按照萬貴妃的審美标準來燒制的,杯面圖案來源于《子母雞圖》。
據說成化帝朱見深,一出世就由宮女萬氏(萬貴妃)伺候,由此産生了一段亦妻亦姐亦母的感情。
為博萬貴妃歡心,成化帝下令在景德鎮禦窯燒造鬥彩雞缸杯。雞缸杯上的圖案,正是成化帝和萬貴妃“子母情感”的寫照。
雞缸杯外壁以牡丹湖石和蘭草湖石将畫面分成兩組,一組繪雄雞昂首傲視,一雌雞與一小雞在啄食一蜈蚣,另有兩隻小雞玩逐;另一組繪一雄雞引頸啼鳴,一雌雞與三小雞啄食一蜈蚣。
畫面形象生動,情趣盎然。
後世曆代帝王,也對雞缸杯無比追捧。明朝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和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有成化鬥彩雞缸杯的仿作。
雍正皇帝仿制雞缸杯
乾隆皇帝對雞缸杯更是情有獨鐘,在得到一隻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後,他愛不釋手,整日把玩不已,甚至不惜耗盡國庫仿制,還親筆賦詩一首:“寒芒秀采總稱珍, 就中雞缸最為冠。”
能寫出這種溢美之詞,可見,乾隆皇帝有多喜歡這隻酒杯。
3
千裡江山杯
國寶級畫卷,帝王級審美
宋徽宗
宋徽宗的摯愛《千裡江山圖》,大家都非常熟悉。
2022虎年春晚,舞蹈詩劇《隻此青綠》驚豔亮相,迅速登上熱搜,再一次點爆了《千裡江山圖》。
《千裡江山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也是大陸山水畫美學巅峰之作,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為故宮的鎮院之寶。
這幅神作是在宋徽宗的親自傳授下,由天才畫家王希孟所繪,它不僅是“近千年來青綠山水畫第一神品”,更是國家一級文物,是地道地道的國寶級畫卷。
《千裡江山圖》采用大型長卷式構圖,以遊走觀看山水的方式表現時間上的連續性,是北宋版的“航拍中國”。
全卷展示了宋朝的遼闊疆土,畫卷中有恢弘的山川遼闊,也有民間的煙火香濃。
畫中的盛世景象,綿延江山,不僅僅是宋徽宗作為一個藝術家對畫作的要求,更是他作為一個皇帝,一代君主,對于江山如此多嬌的期待。
《千裡江山圖》,是宋徽宗心中磅礴的江山,也是他的中國夢。
千裡江山杯将《千裡江山圖》這幅神作複刻于杯面上,畫面富麗華美、精妙靈巧,每一幀都是極美的。
将此杯拿在手中把玩,恍若身臨其境,徜徉于山水之間。又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代的帝王對話,體會一把手握富麗江山的磅礴大氣之感。
4
五彩魚藻紋杯
全球最貴身價霸榜長達4年
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最理想的瓷器,就是五彩魚藻紋瓷器。
這位皇帝從小體弱多病,對道教宣揚的修身健體、長生不老的思想情有獨鐘。明朝的五彩瓷正是立論于“五行說”的道教思想,民間還把“五色線”叫做“五色長命縷”,認為色彩越鮮豔、純度越高,就越能起到震懾和辟邪的作用。
是以,嘉靖五彩一改成化鬥彩的溫潤、恬靜,突出了大紅大綠大藍大黃大紫的視覺沖擊效果,運用飽和度極高的色彩,以色彩豔麗斑斓,著稱于世。
嘉靖對魚紋也鐘愛有加,曾自稱為“天池釣叟”,表明了他對魚的喜愛之情。
鯉魚是道家敬仰的聖物,被稱為“赤晖公”。中國人從上古時代開始就對魚産生了一種神秘的崇拜,于是有了魚紋的圖騰。
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的紋樣就是魚紋,它是官窯中的名品,現存于世的真品不超過兩位數。
2000年,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拍出4404萬港币的高價,打破了當時中國瓷器的拍賣紀錄。之後,全球最貴瓷器的身價,被此器維持了整整四年。
時隔18年後,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再次被拍賣,身價暴漲至2.14億港币的天價,接近5倍,這一下掀起了嘉靖五彩瓷收藏熱潮。
這件魚藻罐采用青花五彩,結合釉下青花還有釉上彩這兩種技法,經過至少三次燒制。此種做法蘊含“黃上紅”的寓意,亦即“皇上洪福齊天”之吉祥祝願,進而有長壽的寓意。
魚藻杯的紋樣取自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畫中八尾紅色鯉魚姿态各異,悠然自得,而水草妖娆浮動,雖無畫水,而水自然而現。
《千秋帝王杯》系列中的千裡江山杯、五彩魚藻紋杯、鬥彩雞缸杯、鬥彩三秋杯,出身顯赫,以帝王禦用之物為原型,由陽士琦大師親創,真實再現了國寶之神韻。
這4隻杯子品質不凡,用特級高瓷土做胚,采用非遺珠明料煅燒技藝,曆經上百次的配比實驗才燒制而成。
《千秋帝王杯》采用精美禮盒包裝,深藍色禮盒,配以花團錦簇的傳統紋樣,有一種矜貴内斂的氣質。
為保護杯子,每隻杯子都配有品質上乘的錦袋,不僅美觀而且很有格調。
《千秋帝王杯》出具的陽士琦大師監制創作證書、出品證書、收藏證書、防僞卡,確定每一套都是正品,是饋贈親朋的絕佳選擇!
一次皇家禦用之物的聚首,既綻放皇家藝術珍品的耀世之光,又飽含吉祥寓意,具有較高藝術和典藏價值。
喜愛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