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歲離婚後,因為媽媽,我得了抑郁症”

有句俗話說:“母女天生是冤家”。

确實,母女關系,有時像謎一樣讓人捉摸不透。

雙方拿着相愛相殺的劇本,沉浸在各自的角色裡。仿佛在玩跷跷闆,一邊是牽挂,一邊是撕扯,搖搖晃晃,驚險又刺激。

一個導火索,足以引爆兩個人的心理戰壕,毀滅還是重生,那就看彼此的造化了。

“我終于活成了

我媽的樣子”

在《相逢時節》中,陳昕兒在與母親的“對戰”中,遭受着毀滅性的打擊。

母親是一個強勢且性格暴躁的人,掌控着女兒的一切。

“30歲離婚後,因為媽媽,我得了抑郁症”

陳昕兒是朋友圈裡有名的“陳規矩”,做事偏執、教條,這都拜母親所賜。

陳昕兒離婚後,母親卻從不幫她,反而處處叱責她丢了娘家人的臉。

面對母親的無情貶低,她眼神中的恐懼與緊張,讓人好心疼。

“30歲離婚後,因為媽媽,我得了抑郁症”
“30歲離婚後,因為媽媽,我得了抑郁症”

因為陳昕兒沒有工作,又被強勢的母親逼着找工作。

陳母:“盡管你10年沒工作了,實在不行你可以幹鐘點工”

陳昕兒:“我去做鐘點工,要是被你的老同僚遇見了,丢臉的也不是我”

陳母:“你這怎麼又倒打一耙,說到我頭上了呀,你是為我活着的嗎?”

陳昕兒:“我就是為你而活着!從小到大,你就一直在我邊上叨叨,我考不上一中,你沒法見人:我當不了團幹部,你沒法見人;我上不了好的學校,你沒法見人;我找不到好的工作,你沒法見人;我找不到一個好男人,你也沒法見人……我又不是沒有錢養活我兒子,你為什麼老是逼着我天天去找工作呀?”

“30歲離婚後,因為媽媽,我得了抑郁症”

母親的嚴格教育,并沒有讓陳昕兒變得優秀可人,反而生活和婚姻一塌糊塗,性格又古怪。後來,因為她精神失常,拿着小刀劃傷大腿,鮮血淋漓,被母親送進了精神病院。

更可悲的是,原生家庭留下的傷,通通留給了孩子。陳昕兒和兒子相處時的狀态,和自己的母親一模一樣,急躁,易怒,情緒極不穩定。

“30歲離婚後,因為媽媽,我得了抑郁症”

她給兒子立各種規矩,控制兒子的一言一行,連吃個飯的坐姿都要強行矯正。在衆人面前,和丈夫大吵大鬧,絲毫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

“30歲離婚後,因為媽媽,我得了抑郁症”

可憐又可恨的陳昕兒,終于活成了她最讨厭的媽媽的樣子。

作家簡·沃爾德倫曾說,成年女性會尋找到其自身價值,讓自己漸漸變得重要。但在搖搖擺擺從女孩過渡到女人的過程中,她需要别人來幫她決定自己的價值——這其中沒有誰的影響比得過她母親。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家庭,各自纏繞着大大小小的問題,親子關系向來剪不斷理還亂,家族觀念代際相傳,情感隔閡很難被徹底消除。

那些母親和女兒之間的羁絆,不知要經曆多少刻骨銘心的痛才可以擺脫。

“30歲離婚後,因為媽媽,我得了抑郁症”

“因為離婚,

媽媽要和我斷絕母女關系”

“我媽的一個眼神能把我殺死”。

朋友小敏經常這樣吐槽她媽媽,當她雲淡風輕地訴說自己的故事時,我分明感覺到她内心的掙紮。

和陳昕兒母女關系類似,小敏的媽媽對她要求極高,期待女兒各方面都出類拔萃,為她争面子。

而強勢妻子的背後通常蜷縮着一個軟弱的丈夫,是以,小敏對父親的認知來自媽媽的貶低和嘲諷——“一個沒出息的窩囊廢”“不顧家,冷漠無情”。父親的“被動缺位”,讓小敏喪失了對男性的基本判斷。

在這樣的家庭裡,小敏的世界隻有一列列冰冷的考試成績,每次考試戰戰兢兢,生怕落後。

雖然國中和高中如願進入北京最好的學校,但她變得不愛說話,獨來獨往,人際關系特别緊張。而媽媽不在乎小敏的變化,享受着“家有學霸,教子有方”的稱贊。

“30歲離婚後,因為媽媽,我得了抑郁症”

圖源:電影《春潮》

小敏聯考的失利,給了媽媽一次“報複”,迅速逃離家上了外地的普通大學。

畢業兩三年,匆匆忙忙嫁人了。

男人比她小5歲,選擇他的理由是“溫柔,體貼,愛笑,這是我過去生活中最缺少的東西”。

但是,命運弄人,婚後她發現這個男人“變了”,大男子主義,從不分擔家務,經常忽視她,還會對她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指指點點,被操控的感覺又侵襲了小敏。母親的影子,時不時地環繞在這個剛組建的小家庭。

小敏受夠了!

30歲那年,她毅然決然選擇離婚。

而媽媽以“斷絕母女關系”要挾她,堅決不讓她離婚。媽媽不接受軟弱聽話的女兒突然有了自己的意見,這在挑戰她的權威,是以,不顧一切地用威脅、哭鬧,甚至生病等方式來奪回她的操控權。

“30歲離婚後,因為媽媽,我得了抑郁症”

但小敏這次徹底反抗了,離婚當天,她說“我像一隻鳥自由了,雖然弱小,但我不怕了”。

遲來的“叛逆”,像一把利刃刺穿了媽媽的自戀。

接下來與媽媽對戰的幾年時間,小敏幾乎消耗了所有力量,得了抑郁症。失控時像瘋子一樣用腦袋狠狠地撞牆,冷靜時如行屍走肉般把自己封閉在狹小的空間。

當一個人與外界徹底隔絕,唯有光照進來才能讓她感受一絲希望。閱讀就是這束光。

她熱愛讀書,接觸心理學後,她對自己與父母的關系都有了更深的認知,自救慢慢開始了。

狀态越來越好後,有天她約我們幾個朋友一起喝茶,她淡然地說:“我接受了媽媽更愛她自己的事實,接受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執念,接受了想要成長必須先打碎自己……媽媽搶了我的自主權,我拼盡全力把它奪回來了,這個過程很難,但我做到了。”

是的,她做到了。當她開始接受過去的種種不堪,内心就開始長出來力量。

她現在可以不帶愧疚感地告訴媽媽:

“我開始有自己的生活了,

媽媽你也要開始關注自己的生活。

我愛你,

但我不會被你掌控了。

如果你也愛我,

那就相信女兒做的每個選擇。”

當雙方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關系就漸漸破冰了。

媽媽接受了女兒離婚,接受了自己虛榮又自私的事實,接受了女兒對她的控訴,接受了女兒抑郁症的瘋狂與自虐。在接納的過程中,媽媽的心變得柔軟了。從此,她和女兒保持安全的心理距離,不再越界了;脾氣也收斂了,不再貶低、埋怨丈夫了。

“30歲離婚後,因為媽媽,我得了抑郁症”

而小敏和父親的關系,在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中,有了質的變化。

在西北那片空曠廣袤的土地上,他們見到了美麗的青海湖,雄奇幽險的丹霞地貌。一路上,眼前的老父親像個孩子一樣歡呼雀躍,他可以細心地給怕冷的女兒披上外套,可以在合影留念時把女兒擁入懷中,可以在山頂看夕陽時将肩膀借給疲憊的女兒……

這些時刻,摧毀了她對父親的偏見,兩顆疏離的心正慢慢靠近。

去年冬天,小敏35歲生日,她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的媽媽原來這麼可愛,給我買了一套粉色睡衣,還帶着恐龍圖案。爸爸遺傳了爺爺的廚藝,一桌好菜五星好評!筆芯。”

通往幸福的捷徑:

接納過去,重構自我

每一代人都帶着原生家庭的痕迹,我們的媽媽、奶奶、外婆,她們童年所在的環境,比當下不知要差多少倍。她們身上也有自己的創傷,還沒有能力去覺知。

是以,我們這代人要堅信改變的力量,可以切斷這種代際創傷。

我們可以去歸因,但不要輕易地去歸罪;可以怨恨,但不要攻擊自己;可以揭開傷疤,但不要放棄為自己負責。

正如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說的:

你不需要為童年的傷痛負責,你的父母才應該為TA們負責;你不需要為 “他們忽視你” 負責。你不需要為 “他們讓你覺得自己沒人愛” 負責。你不需要為 “他們打罵你” 負責。你不需要為 “他們誤解你” 負責。

然而,将童年時對自己的責任免除掉,并不意味着同時免除了成年後對自己的全部責任。将父母的責任還給父母的同時,也承擔起成年人該承擔的。

修煉母女關系是一場自我救贖。真正的和解,不是原諒,不是委曲求全,而是放下和接納。

重建立立自己的内心秩序,找到自己的熱愛,遵從内心、不盲從,才能過上舒服自洽的生活。

心理大師榮格說,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常常從40歲開始。

如果,你在30歲,甚至20歲就開始有了二次生命,那就太幸運了。

希望,每位母親和女兒都能一起探索生命,找到人生目标,活出最真的自己。

“30歲離婚後,因為媽媽,我得了抑郁症”

圖源:爆紅Ins的母女三人(Dominique和兩個女兒)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