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的漲價潮和動辄數月的新能源車提車周期,成了一些人的新“商機”。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發現,在各類交易平台及社交平台上出現了大量特斯拉、小鵬、極氪等車輛訂單的加價轉讓資訊。根據提車周期和下單價格的不同,這些轉讓訂單的加價幅度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賣家中既有個人車主,也有“黃牛”。
正在轉讓特斯拉訂單的郝智(化名)對澎湃新聞表示,他所轉讓的Model Y後輪驅動版于2021年末下訂單,訂單價格為28.1萬元,該車型現價31.69萬元,差價高達3.6萬元。
他對自己這一訂單的标價是1.5萬元,也就是說,扣除已支付的1000元的定金,他還可以賺取1.4萬元差價。
郝智表示,該車其實是打算自用的,正是因為看到了如此巨大的差價才萌生了“轉單”的想法,“還一周多就能提車,如果能轉出去,就當賺外快了,轉不出去就自己提車。”
除了像郝智一樣試圖賺外快的個人車主,不少“黃牛”也看到了其中的生意。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某交易平台上,有不少手握大量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訂單的賣家。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各大論壇和平台上釋出求購資訊,收購相關訂單。收購價也根據提車周期、下單價格、選裝情況等而不同。
各類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特斯拉轉單資訊

特斯拉“轉單”實為“過戶”
二手車商李毅(化名)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由于近期特斯拉漲價頻繁,他也“兼職”做一些轉單生意,“隻做上海這一帶的、黑内黑外、沒有加裝的那種,出手快。”
李毅透露,所謂的“轉單”,并非字面意思的“轉讓訂單”,而是“二手車過戶”。因為特斯拉并不允許客戶轉讓手中訂單。
特斯拉官方的“汽車訂購協定”中規定,“在您提供材料證明您非意圖轉讓訂單或車輛的前提下,我司可視情況同意将車輛發票開具給您提供的第三人(應為近親屬或其他會合理共有車輛的人)用于登記。”
也就是說,除非轉讓訂單的雙方為近親屬或有合理共有車輛理由,才有可能被同意轉單。
特斯拉汽車訂購協定,來自官網
一位接近特斯拉的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特斯拉确實并不支援客戶轉讓訂單,門店的從業人員也知道有不少來提車的客戶是在提車的同時辦理過戶手續,但這确實不是特斯拉能管得了的,畢竟買賣自由,買賣雙方就是正常的二手車交易行為,并沒有什麼違規之處。”
李毅介紹說,一般都是賣家提車的當天,就為買家當場辦理過戶手續,雙方一起去現場提車,買家相當于買一輛全新的二手車。同時,由于特斯拉并不像理想、蔚來等設有“首任車主權益”,買家也并不會有相關損失。
據悉,僅從3月10日到3月17日,特斯拉就對旗下車型進行了三次漲價,“三連漲”中,漲幅最高的Model Y高性能版提價最多,累計高達3萬元。
小鵬:合同前均需核實身份資訊
除特斯拉之外,小鵬P7、小鵬P5等車型也被挂出了不少“轉單”資訊。
通過某交易平台,澎湃新聞記者以買家的身份聯系上了一位正在轉讓小鵬P7的賣家,對方稱,其手中訂單為3月21日漲價前訂單,前後差價3.2萬元,轉讓費為5000元,買家購買“轉單”可節省2.7萬元。
同時對方表示轉單手續就在門店辦理,訂單直接寫在買家名下,買家也可正常享受首任車主權益。就在記者咨詢後數小時,該商品已顯示“售出”狀态。
對于轉單一事,小鵬汽車方面對澎湃新聞表示,關于訂單的轉賣,由于小鵬汽車的産品訂單均進行身份證明名關聯,合同前均需核實身份資訊後方可進入傳遞環節。如有客戶因個人原因取消預訂,車輛訂單将重新納入統一管理,不存在私人二手訂單轉賣的可能性。
同時,小鵬汽車聲明稱,“小鵬汽車購車管道全國統一,無法通過私人線上交易轉賣進行操作。我們将保留追究相關方法律責任的權利。如消費者因私人交易産生任何争議或權益受損,小鵬汽車将不承擔任何責任。請廣大消費者知悉。”
據小鵬汽車官網資訊,小鵬汽車于3月21日對三款在售車型調價,漲價幅度在1.01萬-3.26萬元之間。
極氪:不建議“轉單”
此外,還有一個被“轉單”較多的車型是極氪001。
李丹(化名)對澎湃新聞表示,自己剛剛以50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個極氪001的訂單,正在辦理轉單手續。
他說道,“主要是為了快點提車,自己買一等就是小半年,剛需不能等。而且極氪看起來是沒漲價,但是你看權益,我買的這個單子是5000元抵1.5萬元,現在買就是5000抵1萬元,差了5000塊。裡外裡也不虧,還能趕緊拿到車。”
李丹介紹,自己買的訂單是沒有“鎖單”的,這種情況下,賣家可以聯系銷售人員開設轉單通道,之後即可通過車主APP操作,直接将訂單轉隻買家名下。
同時他還提到,有不少人購買了已“鎖單”的訂單,“這種情況要找極氪夥伴拉傳遞群,現場一起去提車、登記,很麻煩,操作時間也長,風險也挺大。極氪沒有那種黃牛,都是車主之間互相轉的,有人看了新聞太多就不願意要,正好有人喜歡極氪的底盤什麼的,都是自發個人交易。”
之是以願意冒風險收購訂單,李丹表示,主要原因是極氪的傳遞周期過長且不确定,“總的來說,都是為了能盡早提車。”
就訂單轉讓問題,澎湃新聞聯系極氪官方客服,對方表示“極氪不建議也不支援顧客轉讓訂單”,并提示這一行為可能會帶來風險。
在車輛“轉單”的背後,其實也正是目前新能源車所面臨的困境:原材料持續上漲導緻的漲價潮,以及原材料供應不足所帶來的動辄數月、甚至半年的提車周期。
以特斯拉為例,去年特斯拉盡管也多次調價,但相對來講,漲幅并不誇張,很多使用者考慮尋求“二手”訂單的原因正是提車時間周期過長。
一位業内人士就此對澎湃新聞表示,“消費者之間的轉單,也是一種市場行為。轉單和黃牛的出現,其實是供需失衡的表現。在目前供應鍊較為嚴峻的情況下,部分車企出現供不應求、産能不足等問題,或許可以為消費者打開官方轉單的通道,收取一定手續費用為他們降低風險。另外,通過背景系統,其實也可以篩查掉倒買倒賣的黃牛,也有利于企業的品牌形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