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曦汐浠
圖: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
老話說,養兒防老,是以很多人都重男輕女,覺得生了女兒遲早是要嫁進别人家的,到時自己的小家顧不過來,怎麼還能顧得上娘家?養老的事自然指望不上。
而養兒子就不一樣了,娶進來的媳婦将來也是要孝敬公婆的,再加上有些老人覺得自己身為婆家,出錢給彩禮和買房,理應得到子女的孝順。
然而,并不是每一個做父母的都能如願得到子女的孝順,因為若是養出不知道感恩的子女,即便自己付出的再多,到了最後也是白白付出。
鄰居孫大媽就深感其苦,原本以為到了老年能夠安享晚年,沒想到自己的命差點丢了。
年輕的時候,孫大媽是個特别要強的女人,丈夫因為意外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當時兒子才剛剛上國小。
很多人都勸孫大媽再找一個,要不一個女人家帶個兒子實在是太難了,可孫大媽沒有聽,倒不是沒人追她,而是她覺得,如果再嫁就會再生孩子,到時自己的兒子可能就會受委屈,那是她萬萬不能接受的。
就這樣,孫大媽做過很多工作,什麼給錢多就做什麼,哪怕再辛苦也都忍了下來,最後把兒子帶大了,考上了大學,她自己卻落下了一身的毛病。
兒子大學畢業後,孫大媽也沒閑着,一直在做散工,她想的是,将來兒子結婚生孩子,都是需要用錢的地方,趁着自己能動,身子骨硬朗,能賺點是點。
就這樣,一直到兒子三十歲,孫大媽快六十歲了,才當上婆婆,眼看着兒子終于成家立業了,雖然彩禮和婚房掏空了她這輩子所有的積蓄,還欠了外債,也覺得心裡高興,覺得對早逝的丈夫有了交代。
原本孫大媽想着,兒子結婚了,她就不打工了,在老家的小房子自己生活,不去打擾兒子兒媳的二人世界,雖然退休工資不算多,但她日子節省慣了,倒也夠花。
可是結婚後不久,兒媳懷孕了,兒子給她打來電話,稱兩個人都不會做飯,平時他工作也忙,家裡沒個人照應妻子,心裡不放心,是以想讓她過去一起生活。
其實說實話,孫大媽并不願意過去住兒子家,身邊的老夥計有不少都是跟兒子或者女兒一起生活的,可最後累個夠嗆卻一點不落好,她不是守舊的老人,但也知道兩代人的生活觀念和習慣都不一樣,生活在一起難免有分歧。
不過做母親的自然看不得兒子為難,兒媳的父母還要替他們的兒子帶孫子,顧不上女兒,是以孫大媽隻能收拾了行李,第二天就坐上了去兒子家的火車。
剛去的時候,小兩口對孫大媽特别好,誇她做的飯菜好吃,還說家裡自從她來了幹淨了不少。
眼見着沒有什麼令人頭疼的婆媳沖突,孫大媽也就放心下來,用心照顧兒媳,直到小孫子出生。
孩子出生後,孫大媽和兒媳在照顧孩子的事情上逐漸有了分歧,兒媳講究的是科學喂養,孫大媽也知道要與時俱進,可畢竟年紀大了,有時兒媳做的規定她沒記住,做錯了就要看兒媳的臉色。
但是如果她走了,兒子根本忙不過來,再說自己的小孫子她也舍不得,是以都忍了下來。
孫子上幼稚園後,不需要人天天陪着了,孫大媽就想要回老家,說實話,她是真舍不得離開孫子,可這幾年住在兒子家,她像個保姆一樣,包了家裡所有的家務活,因為兒子兒媳花錢大手大腳,從來沒給過她生活費,就連平時家裡買菜之類的開銷都是她花自己的終身俸。
養老的老底都被掏空了,孫大媽沒有怨言,可兒子兒媳越來越不知道感恩,平時菜做的不合口了,衣服沒有洗幹淨了,總要落埋怨,實在讓她心寒。
還沒等跟兒子提出要回來家,孫大媽就病了,暈倒在小區裡被鄰居發現及時送到了醫院,當時雖然意識不是很清楚,可也能聽到周遭的聲音。
兒子兒媳趕過來後,醫生說需要盡快做手術,血栓若是不處理,極有可能有生命危險。
聽到這話,孫大媽心裡并不害怕死,她想的是自己也累了大半輩子,就這麼走了倒也挺好。
可是兒媳的話卻出乎她的意料,實在沒讓她想到,也讓她徹底心寒了。
當時兒媳看她閉着眼睛,以為她還處于昏迷中,就跟兒子說:“我看這手術做不做得慎重,咱們現在沒什麼存款,還要給孩子買學區房,要是媽這手術做了,錢花了,最後卻沒救過來,那不是打了水漂嗎?”
孫大媽原本以為兒子是自己親生的,就算兒媳心狠,兒子總不能見死不救,可兒子也猶豫了,一直拿不定主意,孫大媽心想,這就是她付出了大半輩子養大的兒子!
最後,在醫生的催促下,兒子還是交了手術費,所幸,孫大媽最後恢複得很好,沒留下什麼後遺症。
出院後,孫大媽執意回了老家,不是她小氣,記恨子女,而是兒子與兒媳在她命懸一線時的反應實在太讓她失望了。
做父母的對子女的付出往往是不求回報的,也許嘴上總是數落子女,可實際上他們其實是最無私的。
烏鴉尚且知道反哺,更何況生而為人?很多工薪階層的父母辛苦了大半輩子,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為的就是讓子女過得更好,能夠在社會上少碰壁,哪怕自己賠笑臉,受委屈都不在乎,可最後子女卻毫不感恩,甚至埋怨父母沒能耐。
做子女的要知道,你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也許都被你的子女看在眼裡,孝敬是一種向下傳承的美德,你若是感恩父母,孝順父母,那麼你的子女将來也會好好贍養你,否則受到負面影響,你自己的晚年其實就是被自己坑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