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零跑也來了,造車新勢力紮堆“赴港”為哪般?

自“蔚小理”在港股相聚,另一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也宣布将赴港上市。随着多家造車新勢力陸續突破月傳遞量過萬台,并定下了今年“10萬輛”的目标後。造車新勢力的生存之戰,又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赴港IPO。雖然屢創佳績的傳遞數字很好看,但顯然造車新勢力仍然缺錢,亟待上市解困。

全域自研的零跑,面臨資金大壓力

3月17日,零跑汽車稱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成為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裡首家拟上市公司,中金公司、花旗銀行、摩根大通、建銀國際為其聯合保薦。而就在一周前的3月10日,蔚來正式挂牌港交所,造車新勢力中的第一梯隊“蔚小理”已經齊聚港股。

檔案顯示,零跑汽車計劃将籌集到的資金用于智能電動汽車研發、提升生産能力、提升品牌知名度等方向。同時在招股書中,零跑描述自己為中國目前唯一一家具有全域自主研發能力的新興電動汽車公司,主要聚焦于價格在15萬元至30萬元之間的中國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車市場。

從時間上看,零跑汽車絕對算得上是國内首批新造車公司。數字顯示,零跑2021年總傳遞量為43748輛,其中電動微型車T03占比近九成。同時,零跑選擇了回歸新能源市場的“主流”打法,推出了中型智能純電動SUV C11,号稱“半價Model Y”。憑借T03和C11的表現,加上業績基數較小,零跑近兩年的收入迅速增長。據其公開财報,2019年-2021年分别實作營業收入1.17億元、6.31億元、31.32億元,2020年、2021年營收增幅分别達到439.74%、396.13%。

零跑也來了,造車新勢力紮堆“赴港”為哪般?

盡管以上數字可喜,但零跑與其他造車新勢力一樣,仍然在虧損當中。數字顯示,2019年-2021年零跑汽車的毛利分别為-1.12億元、-3.2億元、-13.88億元,淨利潤分别為-9.01億元、-11億元、-28.46億元。若按照2021年傳遞量43748輛計算,零跑平均賣出一輛車虧損約6.5萬元。也不隻是零跑這麼虧,按去年全年财務資料來看,“蔚小理”同樣是“賣一輛虧一輛”。甚至來自傳統車企下的歐拉也“自曝”:賣一輛虧一萬元。相比之下,擁有多年汽油車制造經驗和工廠傳統車企,以及實作規模化量産的頭部新勢力,顯然虧得少一點。

衆所周知,汽車的研發、生産、營銷處處都需要錢,而堅持做全域自研的零跑,除了内外飾及電池電芯以外,其餘的部件均為自研,這就讓資金壓力變得更大。通過融資上市等方式,用資金換取了時間和發展空間,這在蔚來身上已經成功上演了一次。同理,對零跑汽車來說,赴港上市隻是“輸血”的關鍵一步。業内認為,相對美股,新勢力的回歸港股,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流通交易管道。

觀察:新勢力們開啟新一輪市場競争和資本争奪

對于造車新勢力強者們的“背景”,業内有一個精辟總結:蔚來是出身“易車網”、背靠騰訊;小鵬則出身UC、背靠阿裡;理想是出身“汽車之家”、背靠美團。每一個背後都有網際網路基因,也讓他們在網際網路造車的際遇下,更“如魚得水”。相對而言,背靠全球第二大安防巨頭、世界500強的“大華股份”的零跑汽車,似乎少了這些網際網路味,在營銷上也是個“老實人”。

零跑也來了,造車新勢力紮堆“赴港”為哪般?

對零跑汽車來說,要在衆多造車新勢力品牌中擷取市場佔有率,不僅要能堅持全領域自研,還應在産品的差異化競争力上再精心打磨。IPO雖然有助于為後續技術研發儲備更多資金,但新産品也是左右品牌發展的核心。業内人士分析,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新勢力旗下都有一款銷量突出的爆款車型,如小鵬P7、零跑T03、理想ONE、蔚來ES6等。随着産品陣容的增加,若跟進的新産品無法超越現有爆款車,成為“新當家”,現有爆款車新鮮感總會過去,屆時銷量或會難達到預期,讓盈利更加困難。如蔚來汽車,雖然推出産品的頻率很高,但資料顯示,蔚來美股在本月跌幅嚴重最低時僅13.01美元,蔚來港股更一度跌到最低108港币。蔚來股市的下行,最關鍵原因就是目前銷量的下滑,同時持續的虧損。而且在今年動力電池原材料大漲、補貼退坡等環境背景下,造車新勢力的盈利之路或變得又長了一些。

回首新勢力們的發展曆史,“蔚小理”憑借最先一批赴美上市,拿到了資金彈藥,也趕上國家政策扶持的東風,率先踏上了國産新能源車瘋長的“快船”。今年,“蔚小理”則紛紛回港股上市,意味着新勢力們新一輪的市場競争和資本争奪也正在展開。據悉,後續已傳出有意赴港上市的還有哪吒、威馬等新勢力們。不過,在強者率先打開市場後,更考驗後續新勢力們的研發能力、産品節奏、品牌維護等綜合實力。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鄧莉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鄧莉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鐘達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