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龍870這個名字,對于那些近期購機預算在兩千元左右的朋友來說肯定不陌生。2021年初推出的骁龍870,憑借自身出色的能耗比以及比旗艦晶片更低的價格,獲得了衆多手機廠商的青睐。其強勢的市場表現甚至延續到了2022年,小米12X等新機在繼續使用骁龍870處理器的同時,更是将價格下探到1999元左右,大有将中端機之王的名号延續到2022年的勢頭。

不過市場不會總是如此平靜,本月初聯發科推出了天玑8100處理器,作為新一代的次旗艦晶片,其瞄準的就是目前由870把持的中端機市場。而根據此前官方放出的資訊,天玑8100在性能與功耗方面都有着十分出色的表現。當然,官方的宣傳我們不能照單全收,天玑8100究竟有着怎樣的性能表現?今天我們就拉出骁龍870與骁龍888這對兄弟和天玑8100一起比一比。
01三顆晶片究竟差在哪裡?
想了解三款晶片在性能表現上的差距,我們首先需要知道三款晶片在底層架構上的差異。CPU部分,三款晶片均為Arm公版架構,采用8核設計,但在具體型号與參數上則有所不同。骁龍870與骁龍888都采用了大中小的三叢集架構,骁龍870為1個Cortex A77(3.19GHz)+3個Cortex A77(2.42GHz)+4個Cortex A55(1.8GHz)。
而骁龍888在骁龍870的基礎上将超大核與大核分别更換為更新的Cortex X1與CortexA78架構,超大核與大核頻率分别為2.84GHz和2.4GHz,小核的架構和頻率則沒有變化。
天玑8100放棄了三叢集設計,由4個CortexA78(2.85GHz)與4個Cortex A55(1.8GHz)組成,大核的運作頻率更高。
GPU部分,骁龍870采用高通自家的Adreno650,骁龍888更新為Adreno660,在性能與功耗方面都有所提升,天玑8100則采用了Arm公版的Mali-G610 GPU,6核心設計。
最後是不少人關注的制程問題,骁龍870采用台積電7nm工藝,骁龍888為三星5nm工藝,天玑8100則采用了台積電5nm工藝,相對更加出色。
總體來看,憑借更加先進的制程工藝,天玑8100放棄了主流的三叢集架構,用4大核+4小核的搭配獲得更好的CPU性能,但在GPU部分,公版Mali-G610還是要稍弱于高通的Adreno GPU。
02從跑分到發熱,實測性能差距幾何
為了實際測試三款晶片的性能表現,我們選擇了首發骁龍888的小米11、使用骁龍870的成本效益代表Redmi K40和搭載天玑8100的真我GT Neo3。在進行實測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對測試環境進行統一。對于RedmiK40和小米11,我們在電池設定裡選擇性能模式,同時在GameTurbo中選擇性能模式;而在真我GTNeo3上則開啟GT模式。同時将螢幕亮度設定為50%,關閉藍牙、聲音,連接配接同一Wi-Fi,在25攝氏度室溫下進行測試。
跑分軟體
首先是跑分部分,雖然跑分并不能概括全部的使用場景,但作為最直覺量化的測試方式,其結果仍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在這一環節,我們使用安兔兔與GeekBench進行測試,結果如下:
安兔兔中,搭載天玑8100的真我GTNeo3分數為812738分;搭載骁龍888的小米11分數為755747分;搭載骁龍870的RedmiK40分數為689555分。
安兔兔分數(從左至右依次為小米11、Redmi K40、真我GT Neo3)
GeekBench中,搭載天玑8100的真我GTNeo3單核分數為963分,多核分數為3972分;搭載骁龍888的小米11單核分數為1118分,多核分數為3242分;搭載骁龍870的RedmiK40單核分數為961分,多核分數為3250分。
GeekBench分數(從左至右依次為小米11、Redmi K40、真我GT Neo3)
總體來看,在安兔兔測試中,搭載天玑8100的真我GTNeo3在測試分數中取得第一。而在GeekBench測試中,骁龍888在單核成績上更加優秀,天玑8100在多核成績中取得較大幅度的領先。
遊戲幀率
随着處理器性能的不斷提升,現在的手機遊戲也在不斷進化,畫面更加精美,幀率也由起初的30幀提升至如今的120幀,随之而來的就是越來越高的性能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處理器能否提供足夠的性能讓使用者獲得好的遊戲體驗就成了值得關注的問題。為了模拟極限場景,我們直接選擇了真·跑分軟體《原神》,在60幀+極高畫質下進行測試,幀率如下:
可以看到,采用骁龍888的小米11在性能發揮上十分保守,在經曆了一分鐘波動後便将遊戲幀率鎖在了45幀,在運作遊戲4分鐘後更是将幀率降至40幀,此後便穩定在了40幀直到測試結束。
小米11《原神》幀率表現
搭載骁龍870的RedmiK40在遊戲過程中顯得更加“放得開”,不過在後期則出現了較大程度的幀率波動,雖然在遊戲過程中并沒有明顯的卡頓感,但仍然能感覺到不夠流暢。
Redmi K40《原神》幀率表現
配備天玑8100的真我GT Neo3在遊戲中則更加從容,即使在極高畫質+60幀的設定下仍然能保證基本滿幀運作,遊戲過程中僅出現過幾次輕微卡頓。
真我GT Neo3《原神》幀率表現
發熱情況
僅僅有強勁的性能還不夠,如果發熱狀況不夠理想,無論對手機本身的壽命還是使用者的使用體驗來說都有着不小的影響。為了檢測三款手機的發熱情況,在使用同樣的設定進行半小時《原神》測試後,我使用測溫槍對三款手機的機身溫度進行了檢測,結果如下:
小米11測試後機身溫度
Redmi K40測試後機身溫度
真我GT Neo3測試後機身溫度
可以看到,由于性能調校較為保守,小米11的機身平均溫度為39.0攝氏度,機身最高溫度為43.1攝氏度;Redmi K40由于有着更強的性能釋放,機身平均溫度為39.9攝氏度,機身最高溫度為45.9攝氏度;真我GT Neo3的機身平均溫度為39.3攝氏度,機身最高溫度為43.5攝氏度,溫度表現和小米11較為接近。
03總結
總體來看,得益于更新的架構以及更好的制程工藝,天玑8100在性能與發熱方面相比于骁龍870都有着明顯的優勢,而骁龍888雖然在性能方面更加強悍,但對廠商的調校能力有着較高的要求。
(789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