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戒煙後再抽煙,有啥害處?可能比沒有戒煙的人更易患癌症

▎藥明康德内容團隊編輯

吸煙,包括接觸二手煙,是全球範圍内導緻癌症發生和死亡最主要的可改變危險因素,約35%的新發癌症與吸煙有關,尤其是肺癌。

盡管人們知道戒煙能降低癌症風險,比如戒煙5年内患肺癌的風險會下降39%。但對很多“煙民”來講,戒煙是很難的;還有些“煙民”即使戒煙成功,一段時間後仍會忍不住再開始吸。有研究發現,戒煙1年後,有51%-67%的人會重新吸煙;即使戒煙30年後,仍有10%的人會重新吸煙。

對于這些戒煙後再吸煙的人,癌症風險會有啥變化呢?據一項發表在美國癌症協會(ACS)旗下權威期刊《癌症》(Cancer)的研究發現,戒煙、少抽煙,都有助于降低癌症風險;而戒煙後再吸煙,可能會比沒有戒煙的人更容易患癌。

戒煙後再抽煙,有啥害處?可能比沒有戒煙的人更易患癌症

圖檔來源:123RF

研究人員對南韓國家健康保險服務(NHIS)的資料進行了分析,共納入了893582名、平均年齡為51歲的參與者。所有參與者都是目前吸煙的人,其中94.5%是男性。

在平均長達6年多的随訪期間,研究人員對所有參與者進行了3次随訪,以統計基本健康資訊、生活方式資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治療史和家族史,以及不同類型癌症的發病資訊,包括與吸煙相關的癌症,如肺癌、口腔癌、咽癌、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胰腺癌、喉癌、腎癌、膀胱癌、宮頸癌和急性髓系白血病。

此外,研究人員還收集了參與者吸煙狀态、吸煙量的變化資訊。根據第1次随訪至第2次随訪期間,參與者吸煙狀态和吸煙量的變化,研究人員将參與者分為4組:

戒煙組,已經停止吸煙;

少量減少組,每日吸煙量減少20%-50%;

大量減少組,每日吸煙量至少減少50%,但沒有戒煙;

持續吸煙組,每日吸煙量沒有變化,或每日吸煙減少量<20%,或每日吸煙量增加<20%;

增加組,每日吸煙量至少增加20%。

研究人員統計發現,45.7%的參與者屬于持續吸煙組;20.6%的參與者實作了戒煙;7.3%的參與者吸煙量少量減少;11.6%的參與者吸煙量大量減少;其餘14.8%的參與者屬于吸煙量增加組。

少量減少組的參與者,往往比其他組的參與者年齡大,更多是女性,更可能是煙齡長的重度吸煙者(≥20支/天)。

戒煙後再抽煙,有啥害處?可能比沒有戒煙的人更易患癌症

在随訪期間,共有50869名參與者發生癌症,其中81.0%為吸煙相關癌症;23.3%是肺癌。

刨除飲酒量、身體活動等因素影響後,研究人員發現,戒煙或減少吸煙量,都與癌症風險降低相關;而增加吸煙量,則與癌症風險升高相關。

相比于持續吸煙組的參與者,少量減少組、大量減少組和戒煙組的參與者,整體患癌風險分别降低了4%、7%和6%;患吸煙相關癌症的風險分别降低了5%、8%和9%;患肺癌風險分别降低了17%、16%和21%。而增加組的參與者,相關風險則分别升高了4%、3%和15%。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戒煙後再吸煙,即使吸煙量有所減少,也會增加患癌風險。

在第2次至第3次随訪期間,戒煙者組的參與者中有36.5%的人重新開始吸煙。相比于持續戒煙的參與者,戒煙的參與者,如果吸煙量恢複至之前的50%以下,分别與整體患癌、患吸煙相關癌症和肺癌風險升高10%、19%和48%相關;如果吸煙量恢複至之前水準,則分别與整體患癌、患吸煙相關癌症和肺癌風險升高15%、23%和38%相關。

戒煙後再抽煙,有啥害處?可能比沒有戒煙的人更易患癌症

由于這項研究是觀察性研究,隻是顯示了吸煙量和吸煙狀态的變化,與癌症風險有關,并沒有表明因果關系。而且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吸煙量依賴于參與者回憶,可能也會對研究結果産生影響。

不過,研究最後強調指出,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戒煙會降低所有癌症、吸煙相關癌症和肺癌的風險”,即使是減少吸煙量,也會對患癌風險産生有益影響,而且越早戒煙效果越好。但對于戒煙的人來講,重新抽煙的危害會更大。是以,除了要鼓勵人們戒煙外,還要對戒煙的人進行持續的監測,以確定他們不會再重新開始抽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