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說新語丨漲價潮或加速新能源汽車市場分化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夏金彪

新能源汽車掀起漲價潮。日前,威馬汽車宣布,旗下産品價格将進行7000元-26000元不等的上調,價格生效日期為3月28日零時。一周之内至少7家車企官宣漲價。僅3月18日一天,就有小鵬汽車、吉利旗下幾何汽車、零跑汽車等釋出了漲價通知。年初至今,已經有超過20家車企對旗下近50款車型價格進行了上調,主要的幾家新能源車企中,僅蔚來汽車、理想汽車等少數幾家尚未宣布漲價。

業内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紛紛漲價主要源于補貼退坡和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大陸補貼逐漸退坡早已為新能源車企的共識,給市場帶來的影響在意料之中,對新能源車企的影響有限,而動力電池等原材料漲價卻給新能源車企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多家車企在漲價公告中稱,調價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市說新語丨漲價潮或加速新能源汽車市場分化

圖檔來源/新華社

據了解,作為動力電池的主要原材料,锂、钴、鎳都出現較大幅度漲價。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所需的锂為例,锂價從2021年初的5萬元/噸漲到目前的50萬元/噸,在一年多的時間内實作了十倍增長。

近日,工信部主持召開锂行業運作和動力電池上遊材料漲價問題座談會,分析了目前資源開發和擴大生産供給方面所面臨的瓶頸問題。座談會要求,産業鍊上下遊企業要加強供需對接,協力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協作關系,共同引導锂鹽價格理性回歸,加大力度保障市場供應,更好地支撐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健康發展。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由于下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需求旺盛,碳酸锂短期新增供給有限,疊加部分廠商囤貨影響,碳酸锂價格加速上漲。但近期電池級碳酸锂價格漲幅已逐漸趨緩。同時,長期來看,全球的鎳産能正在逐漸釋放,供給緊張将得到緩解,且新産能多為一體化配套,可有效降低锂電産業鍊成本。

業内人士認為,為了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新能源車企在選擇不得不漲價的同時,也希望保住市場占有率,提價幅度普遍小于成本漲幅,一些低端産品面臨不小的市場壓力。

目前,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啞鈴型”的發展格局,一是特斯拉、比亞迪漢、蔚來、小鵬等品牌的高端化路徑;二是以五菱宏光MINIEV、歐拉黑貓和白貓為代表的品牌推出的A00級車型,在低端市場鋪開銷量。漲價潮正加速新能源汽車市場分化,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啞鈴型”的發展格局開始悄然生變。

在低端市場上,歐拉宣布旗下兩款主力車型白貓和黑貓停止接單。歐拉方面表示,2022年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之後,歐拉黑貓單輛虧損超過萬元。此前,小型電動車占據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相關資料顯示,近兩年來,小型純電動乘用車平均市場佔有率超過40%。在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啟動後,其市場佔有率還在進一步擴大。不過,在新冠肺炎疫情反複、晶片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小型電動車開始面臨不小的生存壓力。

業内人士指出,與其他級别的車型相比,A00級的小型電動車利潤空間有限,主要依賴的是規模生産帶來的效益。當成本大幅上漲後,其利潤必然會受到擠壓,生存危機也會率先暴露出來。

市場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産業正在從政策驅動轉向以市場為主驅動。此次漲價潮正加速市場分化,一些掌握定價權的新能源車企,其價格調整并不會影響到終端市場對其産品的需求;而缺乏技術和品牌的低端車企,隻會陷入到價格戰裡,淪為最終被淘汰的命運。

本公衆号版權歸中國經濟時報所有。如轉載或引用本文内容須經許可,并注明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監 制丨王輝 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馬 原

市說新語丨漲價潮或加速新能源汽車市場分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