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失眠嗎?“特困生”造就千億睡眠經濟,商家研發腦電波專利助眠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賈璇|北京報道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可見睡眠對人體健康的必要性。3月21日也被設立為世界睡眠日。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失眠、睡眠不足引發脫發、焦慮等多種問題。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釋出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2)》顯示,57.41%的被調查者表示在近一個月有1-7天失眠,2.96%的被調查者大部分時間失眠。

伴随一系列睡眠問題,睡眠經濟開始成為中國市場的新業态,蘊藏新商機,各路商家和資本紛紛入局“哄睡”。

大陸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教培、銷售等行業成“重災區”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可這屆年輕人為什麼睡不着?

《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2)》顯示,過去10年國人的入睡時間晚了兩個多小時,睡眠平均時長從2012年的8.5小時縮減到2021年的7.06小時。僅35%的國人睡夠8小時,新手媽媽、學生、職場人士睡眠問題突出。20-29歲的青年群體每天睡眠時長為7.18小時,已無法滿足該年齡段所需睡眠時間。

從睡眠困擾形式來看,入睡困難成頭号問題。此外,手機成為睡眠殺手,近七成晚睡與之相關。

“我是資深‘特困生’,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工作必靠咖啡續命。”北京90後打工女孩張琪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據她介紹,加班到家晚直接導緻自己“晚飯晚”“洗漱晚”,半夜才能爬上床。

《2021都市打勞工睡眠報告》顯示,隻有3成上班族的深度睡眠時間達标。其中,教培、銷售、服務人員和網際網路從業者上榜“受睡眠問題困擾行業TOP10”的前四位。

74%的服務人員在夜間送外賣、行車送人工作超過兩個小時。企業家、創業者、個體經營者作息不規律占比達52%。另外,69%的醫生在早上七點前起床,其中睡眠不足6小時占49%。防疫人員60%以上睡眠少于7小時。

近日,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釋出的一份報告統計顯示,中國上班族每天的平均睡眠時長為7.5小時。35歲以上的上班族睡眠時間随年齡增長逐漸減少。

除了加班、通勤時間長等客觀因素讓打工族“被迫熬夜”,很多年輕人更在“主動熬夜”。他們犧牲部分睡覺時間,來彌補白天的自我缺失,盡量讓生活擁有更多自我的空間。

在國企上班的90後山東女孩李貝貝,雖然每天下班到家挺早,可依舊睡得很晚。她說:“白天是做不完的PPT、開不完的會,晚上的時間終于是自己的,實在舍不得睡。随便看個直播、逛逛網店、追兩集電視劇,就後半夜了。”

《2021年運動與睡眠白皮書》顯示,當下中國有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其中以90後、95後、00後為代表的年輕人睡眠問題最為突出。69.3%的年輕人在23點之後才會睡覺,而34.8%的年輕人入睡時間很長,半個小時内很難入睡。

記者通過翻看短視訊平台和電商直播間的使用者活躍度報告,發現多個平台均提到21-23點為流量集中的“夜高峰”。

正在讀大三的河南小夥許磊向記者反映,自己平均每天根本睡不夠8小時。他說,從初三開始,隻要睡到5-6個小時必醒,雖然大學時期不需要起那麼早,但是三年的時間仍無法改變作息習慣。“醒來就再也睡不着了,白天上課會感到疲乏,我也很想好好睡覺”。

調查資料顯示,青年群體每天工作或學習平均時長為8.04小時,工作和學習擠占了睡眠時間,成為影響睡眠的因素之一。

黑眼圈、腦電波、睡姿……商家瞄準睡眠經濟千億市場

失眠問題催生龐大的“睡眠經濟”。近兩年,睡眠經濟開始成為中國市場的新業态,蘊藏着無限的新商機。據央視财經報道,2020年大陸睡眠經濟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元,2030年有望突破萬億元。

天眼查資料顯示,近5年,大陸睡眠相關企業注冊數量明顯上漲,62%的相關企業成立于5年内。目前,大陸現有2,500餘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睡眠、助眠、哄睡、褪黑素”,且狀态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相關企業。

從行業分布上看,64%的睡眠相關企業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15%的睡眠相關企業分布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你失眠嗎?“特困生”造就千億睡眠經濟,商家研發腦電波專利助眠

打開社交媒體搜尋“失眠”“助眠”等關鍵詞,商品可謂五花八門。其中不乏保健品、食品飲料,更有睡眠儀、床墊等“硬體”裝置,甚至還催生出哄睡師、助眠APP等“軟體”服務。張琪在采訪中就提到,自己長期關注一個“哄睡部落客”,通過播放舒緩的音樂和冥想等方式,幫助粉絲入睡。

衆多睡眠經濟産品中,智能可穿戴裝置可以最直覺監控睡眠狀态。依據權威調研機構IDC的最新資料,2020年全球可穿戴裝置出貨量達到4.447億台,較上年增長28.4%。

該市場頭部效應明顯,前五大廠商份額為67.1%,分别是蘋果、小米、華為、三星、Fitbit。此外,睡眠經濟催生了一系列企業研發相關專利。2021年4月27日,馬應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開一項名為“用于眼部護理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發明專利。據介紹,該發明對因睡眠狀态不佳、壓力等原因造成眼部皮膚微循環不暢和黑色素沉着造成黑眼圈的效果顯著,對眼部幹燥和衰老引起的細紋和松弛具有較好效果。

2021年8月6日,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獲得“一種輔助睡眠的方法、裝置、存儲媒體及終端”專利授權。可實作終端在檢測到使用者失眠時,自動發射與該使用者的腦電波相似的超音波,以引導使用者進入睡眠狀态,避免使用者與終端進行互動而不易進入睡眠狀态的情況發生。

近日,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珠海聯雲科技有限公司公布了一項“睡姿糾正與控制方法、裝置、存儲媒體以及電子裝置”專利。該方法可根據使用者的身體健康資料,确定與其比對的允許使用的第一睡姿、允許使用但禁止超過第一時長的第二睡姿,以及禁止使用的第三睡姿。在确定使用者處于第二睡姿的目标時長超過第一時長,或者處于第三睡姿的情況下,幹擾使用者目前的睡眠狀态。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均為化名)

責編:郭霁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