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曉彤動了誰的“奶酪”?

朱曉彤動了誰的“奶酪”?

作者 | 管學軍

來源 | 選車網

3·15後,網上一紙《不轉賣承諾函》将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北京)有限公司送上熱搜。《不轉賣承諾函》被熱議的點在于,是否侵犯消費者的基本權益。目前,作為法定代表人的朱曉彤尚未就此回應公衆的關切。

朱曉彤動了誰的“奶酪”?

《不轉賣承諾函》的主要内容是,要求車主承諾自提車後365天内不将任何車輛向任何第三方過戶轉讓或實際轉讓,并同意在上述一年内按特斯拉要求提供車輛注冊登記情況及是否按約定使用的證明,包括配合到車管所核實車輛登記情況。如違反承諾則在7日内按每台違約車輛的開票價格20%的金額支付違約金,否則特斯拉有權限制違約車輛的綁定賬戶變更以及超級充電等服務。問題的争議點在于,該《不轉賣承諾函》是否侵犯了中國消費者的權益,如果特斯拉确實釋出了《不轉賣承諾函》,那麼作為擁有美國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MBA學位的朱曉彤先生,應該知道這則《不轉賣承諾函》對消費者意味着什麼吧?

朱曉彤動了誰的“奶酪”?

首先,消費者買到特斯拉,意味着對該車擁有了國家規定的物權,從擁有物權開始,消費者就獲得了對新車包括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如果要求消費者在購車前簽署《不轉賣承諾函》,等于要求消費者放棄部分對車輛的處分權——在365天内不得将車轉賣第三方,這對消費者是否構成了侵權?而且特斯拉還附帶了對消費者的處罰權——如違反承諾則在7日内按每台違約車輛的開票價格20%的金額支付違約金。朱先生這是感覺特斯拉在中國的公共關系太好了嗎?我們希望《不轉賣承諾函》不是特斯拉釋出的。

朱曉彤動了誰的“奶酪”?

其次,或許朱曉彤先生的初衷是打擊倒賣特斯拉訂單的黃牛,但在數以萬計的消費者中“黃牛”才有幾人?因為有幾個“黃牛”就讓所有消費者“陪綁”?以侵犯廣大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為代價防“黃牛”,這是什麼決策?在全世界哪所大學的MBA案例中有這種做法?從法律角度講,“黃牛”倒賣訂單屬于非法經營行為,該行為應由司法機關懲處,而不能遷怒于善良淳樸的消費者。

第三,在轉移物權之前,特斯拉的确有權設定成交的先決條件。但從情理上講,消費者何時賣出自己的車輛憑什麼要受到廠家的限制?在二手車交易市場裡,一年内的車很多,消費者用不到一年就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年内的車保值率最高。如果特斯拉确實釋出了《不轉賣承諾函》,是不是意味着特斯拉在迫使消費者放棄最儲存期限?在消費者面前,朱先生是不是太強勢了?

朱曉彤動了誰的“奶酪”?

《不轉賣承諾函》到底動了誰的“奶酪”?我們記着,特斯拉車主張女士一直在索要自己的行車資料,目前尚未獲得。我們記着,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經啟動對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的正式調查,目前尚未公布結果。我們記着……一年365天,天天3·15。

特斯拉在中國到底能夠走多遠我們不得而知,但如此對待中國消費者的行為在全行業也算開創了先例。為此,我們選擇朱曉彤先生為本期一周新聞人物,并期待着朱曉彤給中國消費者一個解釋。

(圖檔來源:網際網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