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54)

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54)

鐘振振博士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54)

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54)

關于宋·範仲淹《謝柳太博惠鶴》詩的延伸閱讀

謝柳太博惠鶴

[宋]範仲淹

新詩遺鶴指真經,對此仙标讵敢輕。

萬裡華亭思去伴,千年遼海識歸程。

雞群與處曾非辱,鵬路将翔孰謂榮。

獨愛九臯嘹唳好,聲聲天地為之清。

昨天的“答疑”,我對範仲淹的這首七律作了講解。意猶未盡,再提供一些相關文獻,申說如次。

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54)

(一)鶴鳴之“清”與天地之“清”

古詩詞裡寫鶴鳴之聲,多用“清唳”二字。例如:

南朝梁·吳均《主人池前鶴》詩曰:“本自乘軒者,為君階下禽。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

陳·阮卓《賦得黃鹄一遠别》(黃鹄,即黃鶴)詩曰:“恒思昔日稻粱恩,理翮整翰上君軒。獨舞輕飛向吳市,孤鳴清唳出雷門。”

唐·李白《鳴臯歌送岑征君》詩曰:“寡鶴清唳,饑鼯颦呻。”

張仲素《缑山鶴》詩曰:“清唳因風遠,高姿對水閑。笙歌憶天上,城郭歎人間。”

盧仝《将歸山招冰僧》詩曰:“宿處近鶴巢,清唳孤吟聲相交。”

白居易《在家出家》詩曰:“清唳數聲松下鶴,寒光一點竹間燈。”

李紳《過梅裡》詩七首其七《憶放鶴》曰:“羽毛似雪無瑕點,顧影秋池舞白雲。閑整素儀三島近,回飄清唳九霄聞。”

佚名《鶴鳴九臯》詩曰:“胎化呈仙質,長鳴在九臯。排空散清唳,映日委霜毛。”

宋·黃知命《次韻答清江主簿趙彥成》詩曰:“看君自是青田質,清唳當聞徹九臯。”

魏了翁《水調歌頭·虞簡州剛簡生日》詞曰:“清唳九臯鶴,喚起夢魂惺。”

本來,鶴鳴之“清”與天地之“清”并無必然聯系。為什麼詩人要說“獨愛九臯嘹唳好,聲聲天地為之清”呢?因為他筆下的鶴鳴,是比喻賢臣的忠直之言。賢臣的忠直之言,如果得到君主的采納并實行,是能夠使政治清明,天下清平的。

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54)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