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車成本大漲,車企哭訴賣一輛虧一萬,賣碳積分還是個好生意嗎?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林前

在油價飙漲背後,新能源汽車正悄然拉開漲價大潮。

3月17日,特斯拉再次漲價,達成汽車行業“7天3漲”的另類成就。據統計,特斯拉旗下産品目前售價較2021年底提高1.8萬元至2萬元。與此同時,比亞迪也在3月15日官宣漲價,其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售價上調3千元至6千元不等。

新能源車成本大漲,車企哭訴賣一輛虧一萬,賣碳積分還是個好生意嗎?

來源 | pexels.com

根據央視報道,進入3月份以來,已經有近20家新能源車企宣布漲價,涉及車型近40款,漲幅不一。初步統計,造車新勢力、合資品牌、進口品牌等都在漲價的範圍之中,漲價的幅度在1%-10%不等,少則千元,多則上萬元。

對于漲價原因,大部分車企都聲稱是上遊原材料漲價過于兇猛,自身難以承受。在此背景下,售價不到十萬元的小型電動車歐拉白貓、黑貓已經停止接受訂單,歐拉汽車CEO董玉東表示,這兩款車型給公司帶來了巨額虧損,以黑貓為例,受2022年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影響,每賣出一台車虧損高達萬元。

有業内人士亦表示,按照如今原材料的行情,新能源汽車價格上調将會是2022年的常态,這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熱情和興趣。

對此,近日,哪吒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方運舟在接受時代财經采訪時表示,“(漲價)是階段性的,原材料上漲、新能源車需求增大,同時關系到國際形勢,也有資本在裡面炒作、做空或做多,都有影響。放在八年、十年的長周期看,現在隻是一個小波動,對企業目前的經營有壓力,但長期來看不是大問題。 現在看來,這一問題可能需要一年多甚至更長時間去緩解”。

對于上遊原材料漲價給公司經營方面造成的壓力,方運舟補充道,“不能把壓力都傳導到使用者端。可以通過技術創新,比如把智能化做得更好,這樣可能價格會高一些,但是使用者願意買單”。

原材料的上漲更多的是影響到新能源汽車的售價,但能否順利交車、提升自身規模則是車企經營的頭等大事。

新能源車成本大漲,車企哭訴賣一輛虧一萬,賣碳積分還是個好生意嗎?

受疫情影響,目前全球汽車行業晶片供應緊張,這導緻諸多大型車企出現停産情況,市面部分車型提車周期甚至拉長到4個月以上。

“供應鍊緊張對于車企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導緻訂單積壓在手上。”方運舟表示,“我們也在找國産替代,給他們做測試、應用、開發,但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的晶片需要半年,有的需要一年或更長時間。國産晶片必須要在車上得到大規模應用,但這将會是一個震蕩、痛苦的過程,前年我們就已經着手在做。另外,我們也和一些晶片廠商合作。對于一些高技術含量的晶片,我們直接和晶片廠商對接,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應該是一個逐漸緩解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能源車企的營收來源不止銷售汽車所得,還包括新能源積分交易收入等。

根據大陸《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若車企無法通過自身填補“雙積分”負分缺口,可通過交易或轉讓的方式,從其它車企獲得正積分抵消負積分。

根據相關規定,新能源正積分可以用于抵消新能源負積分與油耗負積分,而油耗正積分隻能用于抵消油耗負積分。油耗正積分隻能由關聯企業轉讓獲得,而新能源正積分則可以自由交易。這也意味着“新能源積分”具有實際交易價值。

公開資料顯示,特斯拉2018年至2020年通過銷售碳排放積分,分别獲利4.19億美元、5.93億美元和15.8億美元。

申港證券釋出的一份研報顯示,2018年~2019年,雙積分政策正式實施,過渡管理階段部分車企為避免積分浪費故抛售積分,導緻積分價格趨于低位:2018年為300~500元/分,2019年為800~1200元/分。2019年後,交易逐漸步入正軌,積分價格大幅上揚。

據悉,2021年初,國内新能源積分價格一度上漲至3000元/分。不過随着新能源汽車在2021年的爆炸式增長,新能源積分出現供大于求的情況,價格也逐漸回落。

據方運舟介紹,2019年,國内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價格為1000多元/分,2020年為2000多元/分。而2021年積分交易價又将重回到2019年的水準——1000元左右/分。“NEV積分市場交易價格波動大,給企業經營帶來了一定壓力。”方運舟稱。

方運舟此前在《關于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車一攬子支援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穩定健康發展的建議》中提出,穩定新能源汽車積分價格,確定能維持在2000元/分以上,進一步研究雙積分政策,在不降低單車NEV積分值的情況下,使其達到市場供需平衡。

“建議國家要形成一個積分池,保持這種積分的穩定平衡。如果保持新能源汽車積分不變,就需要增加燃油車負積分的抵扣分。假設今年生産一輛燃油車是-1個積分,明年就需要是-1.2個積分,或者-1.5個積分,以保證積分供需的相對平衡。”方運舟表示,希望推動新能源汽車參與全國碳交易市場,展現新能源汽車的優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