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萬般不确定性,寶馬做了一件100%确定的事

撰文 | 艾爾登法環

編輯 | 路由社

下調收益預期的同時,決定向電氣化領域加大投入——寶馬集團在2022年财報年會上,向全球展示了這家巴伐利亞公司的決心與實力。

考慮到俄烏沖突為全球汽車市場帶來的不确定性,該集團周三(3月16日)下調了2022年汽車業務的利潤率預期。

這家德國豪華汽車制造商認為,俄烏局勢将對供應鍊産生影響,并對全球經濟造成壓力。

鑒于上述原因,寶馬集團預測其汽車部門2022年的息稅前利潤率将處在7%-9%的範圍内。

可供參考的是,2021年,該集團的利潤率超過了10%。此外,如果沒有俄烏沖突的影響,寶馬原定的利潤率目标範圍是8%-10%。

俄烏沖突目前已導緻包括大衆汽車、雷諾、三菱在内的多家跨國汽車制造商關閉了在俄工廠或中斷在俄業務。在此過程中,汽車産品的終端價格也被不斷推高。

多名行業分析師警告稱,如果情況無法穩定下來,将給全球汽車制造行業帶來更多麻煩。

供應鍊問題依然顯著

對寶馬集團而言,俄烏沖突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将展現在供應鍊方面。

該企業表示,現在依然可以從烏克蘭西部采購一些零部件。另一方面,他們也正設法與全球其他地區供應商取得合作,以尋求替代方案維持新車的正常生産。

但寶馬方面也警告稱,未來幾周有可能會進一步出現生産中斷的現象。

這家汽車制造商原本預計2022年将傳遞更多新車,但現在他們将銷量預期下調至“與2021年持平”。

去年,雖然與其他競争對手一樣遭遇了晶片供應短缺,但寶馬集團的全球銷量依然達到了創紀錄的252萬輛。在财務表現方面,其同期息稅前利潤率為10.3%,達到2017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寶馬表示,俄烏沖突令該集團難以針對2022年業績給出準确的指引,且無法将任何潛在的長期影響納入其預測。

“對于緩解線束短缺,我們很樂觀,”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Oliver Zipse)向媒體表示。他說,寶馬在歐洲擁有不止一家供應商,足以應對這種情況。

面對萬般不确定性,寶馬做了一件100%确定的事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

寶馬集團首席技術官弗蘭克·韋伯(Frank Weber)則預計,俄烏局勢不會對寶馬産生長期影響。

面對萬般不确定性,寶馬做了一件100%确定的事

寶馬集團首席技術官弗蘭克·韋伯

不過,他也指出,該公司和大部分競争對手一樣,其線束供應主要來自烏克蘭。此類線束主要被用于發動機和變速箱。

韋伯表示,烏克蘭汽車行業從業人員的數量約為2萬名,主要集中在該國西部。

“我們并不想簡單地砍掉那裡的就業崗位。我們已經設法恢複了線束供應。”他說。

韋伯稱,隻有少數寶馬發動機完全依賴由烏克蘭制造的線束,是以到下周,該公司應該能夠再次恢複正常生産。

該公司同時表示,半導體晶片短缺問題仍将持續一段時間。截至目前,上述問題已導緻全球汽車行業内諸多生産線被限制。

随着車域技術的複雜程度與日俱增,包括寶馬在内的汽車制造商對晶片供應危機的感受也不斷加深。

這意味着,該公司不得不在一段時間内,暫停在其部分車型中安裝觸控屏。

但韋伯指出,晶片供應問題并未改變該公司整體的電動汽車擴張計劃。

“應對晶片危機的挑戰,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他在周三舉行的會議上說,“我為團隊應對晶片危機的做法感到自豪,我們的生産系統和供應鍊系統非常靈活,可以非常迅速地做出反應。去年,這一點為我們帶來了競争優勢。我們相信,今年依然如此。”

韋伯預計,晶片供應短缺情況将貫穿2022年全年。

寶馬集團最初認為晶片供應将在2022年下半年恢複正常,但現在他們認為,這種情況将持續一整年。

“就像去年的做法一樣,今年我們仍将設法應對。我們沒有因為晶片短缺而改變任何産品投放計劃或産量預期。”韋伯說。

電氣化戰略未曾動搖

在韋伯口中“不曾改變的計劃”裡,面向電氣化的轉型戰略,便是其中之一。

寶馬表示,預計今年将有15款純電動汽車投入生産,覆寫約90%的細分市場,其中已有部分車型處于試生産階段。

另外,基于全新構架的“新世代”(NEUE KLASSE)車型,将于2024年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廠開始試生産,并于2025年亮相。此類産品将搭載第六代eDrive電力驅動系統,具備完全重新設計的IT和軟體架構。

該公司還表示,正在開發新的電池技術,并設法盡早實作其電氣化目标——即到2025年底,累計傳遞200萬輛純電動車,到2030年,純電動汽車在其全球銷量中占比50%。

屆時,寶馬集團旗下純電動車的年銷售量将超150萬輛,并向客戶累計傳遞1000萬輛純電動車。同時,該集團旗下勞斯萊斯、MINI、BMW Motorrad等其他三大品牌也将全面電動化。

寶馬此前曾表示,随着該公司純電轎跑BMW i4和純電SUV iX在主要市場上開啟銷售,預計其2022年純電動産品的銷量将實作翻番。

面對萬般不确定性,寶馬做了一件100%确定的事

BMW i4

面對萬般不确定性,寶馬做了一件100%确定的事

BMW iX

目前,該公司正在為BMW 5系車型以及BMW X1入門級SUV開發純電動版本。

此前,該公司已推出了iX3量産車型,後者是暢銷SUV BMW X3的純電動版本,目前僅在中國和歐洲上市。

這意味着,這家德國豪華汽車制造商旗下幾乎所有最受歡迎的車型都将迎來純電版本。人氣最高的BMW 3系純電版本,據信也已在測試過程中。

得益于對在華合資企業——華晨寶馬的深度整合,寶馬方面認為,其整體收益将在2022年迎來顯著增長,其中包括金融和機車業務。

今年2月,寶馬集團獲得中國監管者準許,将其在華晨寶馬的持股比例從50%,提高至75%。至此,該集團也成為首批從中國放開外資對乘用車制造企業持股比例政策中獲益的西方汽車制造商之一。

該集團證明,對華晨寶馬的股權增持,将為該集團的稅前利潤帶來70億-80億歐元(約合人民币490.35億元-560.40億元)的積極影響。

目前,華晨寶馬負責對部分在中國銷售的BMW品牌車型以及iX3純電動SUV進行本土化制造,并出口至全球市場。

BMW i7,寶馬的“能力集合”

在年會上,這家巴伐利亞汽車公司還重點展示了旗下新款純電動豪華轎車——BMW i7。

從目前已經公布的影響資料來看,BMW i7将擁有碩大無朋的雙腎格栅。

面對萬般不确定性,寶馬做了一件100%确定的事

BMW i7的雙腎格栅十分醒目

雙腎格栅是BMW品牌最具标志性的設計元素之一,也是公衆在街頭辨認其産品的最佳方式。是以,盡管BMW i7作為一款電動汽車,在引擎蓋下缺少需要冷卻的發動機,但寶馬方面依然為其添加此類設計的做法,多少顯得有些道理。

寶馬方面表示,i7的格栅得到了“颠覆性演繹,呈現出現代且獨特的大氣外觀”。例如,在格栅中,該制造商獨家采用水晶材質的LED日間行車燈,以勾勒其輪廓。此類設計有助于在視覺上突出雙腎格栅,吸引更多注意力。

借i7的亮相,BMW品牌産品經理Don Smith還回應了社交媒體上針對“雙腎格栅造型過于誇張”的批評。他表示,雖然對一款純電動汽車來說,開放式格栅顯得毫無意義,但該品牌的客戶“希望它一眼看去就是一輛寶馬”。言之有理!

寶馬稱,當BMW i7在今年4月正式釋出時,将成為“全世界第一款純電動豪華轎車”。

雖然,這樣的提法可能會遭到奔馳EQS和特斯拉Model S的反對,但寶馬必定會全力以赴,令其邏輯能夠自洽。

根據歐洲WLTP标準,BMW i7的續航裡程将達到580-610公裡,而根據EPA标準,其續航裡程将達到491公裡。另據WLTP标準,該車型的綜合功耗為每百公裡19.7-18.9千瓦時,低于此前寶馬對外宣傳的水準。

BMW i7的車艙内部則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寶馬集團對智能電動時代的認識。新車将搭載31英寸超寬影院螢幕,具有32:9全景顯示格式和8K串流分辨率。

上述螢幕位于車頂襯裡中,可以由後排乘客移出使用。這一設計基本上把這款豪華轎車轉變成了一座豪華的移動影院。同時,BMW i7還将配備帶LED燈線的Sky Lounge全景玻璃車頂。這也為兩者之間如何産生互動,增添了不少想象空間。

在主駕位置,一體式懸浮曲面屏将從方向盤後方開始,延展至儀表盤的一半位置。這套顯示系統中包含了一個12.3英寸數字儀表盤以及一個14.9英寸中央資訊娛樂屏。兩者結合,并向駕駛員位置略有傾斜。

在這套人機互動系統中,最新版本的BMW iDrive軟體也将發揮其效用。

“7系不僅僅是我們的産品,也是我們能力的集合。i7不僅是我們将要做的、最強大的電動汽車,它還有很多值得玩味的東西。比方說,能向第二排乘客提供影院級體驗,車門可實作自動啟合。”寶馬集團首席技術官弗蘭克·韋伯(Frank Weber)說,“它擁有藝術模式,是以車裡藏着真正的數字藝術。”

不過,韋伯并未披露所謂“藝術模式”的更多細節。

寶馬的大局觀和務實性

在周三的采訪中,韋伯還強調,寶馬集團目前與高通(Qualcomm)、安緻爾(Arriver)等科技企業取得了合作,後者将成為寶馬集團在智能出行領域的軟體技術後盾。

雖然,此類合作無助于寶馬集團緩解類似晶片短缺這樣的問題,但卻讓該企業在自動駕駛和資訊娛樂技術領域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寶馬方面認為,這種跨界合作關系,為該企業近來“以更全球化的方式思考供應鍊問題”的做法提供了執行個體。

“無論我們喜不喜歡,我們目前所面對的都是一種全球化的經濟。在不思考如何在全局範圍内合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優勢,隻針對區域問題制定片面的解決方案,将我們在生産卓越産品的過程中,成為一大阻礙。”韋伯解釋道,“我幾乎無法想象回到那種時代的情況。我們都是相連的。”

這或許正是寶馬集團的大局觀。

至于面向電動汽車的整體轉型,韋伯很清楚,寶馬集團并沒有為燃油車設定“最終審判日”。

他認為,在實作全面電氣化之前,充電基礎設施必須到位。其中不僅包括為汽車充電的綠色電力設施,還包括用于制造電池的可持續産業鍊。

在此之前,寶馬集團希望降低内燃技術的使用率,并增加其純電動汽車的銷量。

而這,正展現了寶馬的務實。

“最後我想說的一點可能顯得有些政治正确,但也符合事實。要實作一個目标,簡單地切斷它的對立面是行不通的。你必須確定有利因素斜線上升,不利因素斜線下降,兩股力量齊頭并進才能讓事情變得順利。”寶馬集團的這位首席技術官總結道,“這種變革關乎更大的工業流程,而不隻是一款單一的車型。”

韋伯似乎也頗為看好氫能源。

今年,BMW iX5 Hydrogen氫燃料電池車将進行小規模量産。寶馬集團預計,2025年前後,氫燃料電池技術在驅動系統組合中的比例将會越來越大。

BMW iX5 Hydrogen

但韋伯也表示,相較私人用車,氫動力或許對重型卡車更友好,主要是因為卡車可以承載足以支撐其續航的電池重量。

寫在最後:

除上述核心資訊外,寶馬集團還在昨天的年會上,釋放出一些作用于未來的進取信号。

譬如,BMW iFACTORY生産網絡全新标準的推出。該标準将基于精益、綠色、數字化等三大原則,為寶馬集團在電動時代的生産網絡轉型提供一種全球化的解決方式。

寶馬方面稱,BMW iFACTORY标準将應用在該馬集團全球所有工廠中,包括位于沈陽生産基地的三個整車工廠和一個動力總成工廠。

再譬如,寶馬集團還宣布,與BOVENSIEPEN公司締結合作關系,獲得ALPINA品牌的使用權。此舉将進一步豐富該集團旗下豪華車型陣營。

BOVENSIEPEN是一家成立于1965年的公司,長期活躍于BMW發動機調校與賽車領域,1978年開始在BMW産品的基礎上生産乘用車。

未來,雙方将展開新的合作形式。截至2025年底,BOVENSIEPEN将繼續開發、制造和銷售BMW ALPINA汽車。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