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突發!圖森未來拟作價10億美金出售中國業務,未來将專注美國市場

突發!圖森未來拟作價10億美金出售中國業務,未來将專注美國市場

理由為保護美國資料安全,目前正尋潛在買家。

作者 | 丁一

編輯 | 文靓

圖森未來正在面臨公司成立以來的最重要的抉擇之一。

據路透社消息,美國政府正要求圖森未來出售其在中國的業務并專注于美國市場。

一位确認圖森未來即将出售中國業務的消息人士稱,在中美兩國的嚴格監管之下,圖森未來拟以10億美元出售其中國業務。目前圖森未來已與包括私募股權公司博裕資本在内的幾家中國投資者接洽,以尋找潛在買家。

其進一步表示,在圖森未來解決“安全問題”之後,圖森未來的業務有望獨立發展。

盡管消息傳出後,低迷許久的圖森未來股價應聲大漲,漲幅一度超過 25%,但這一事件的塵埃落定,或許會進一步擊碎中國自動駕駛公司登陸美股的憧憬。

突發!圖森未來拟作價10億美金出售中國業務,未來将專注美國市場

圖森未來近1年在股市的表現

暴風雨前的烏雲

2021年4月15日,是圖森未來發展史上最重要的裡程碑之一。那一天,圖森未來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盡管圖森未來上市即遭遇破發,但作為第一大機構股東的新浪仍然套現18億元,投資回報可能達到12倍。

不過,作為一家在中美兩國同時開展業務的科技公司,圖森未來在上市後不久就引起美國政府的高度注意,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 (CFIUS) 此後對圖森未來展開近一年的持續調查。

圖森未來2021年8月15日曾向CFIUS送出一份報告,解釋新浪旗下投資機構Sun Dream Inc曾在2017年購買森未來可贖回可轉換優先股一事的經過。

為了打消美國政府的疑慮,圖森未來在2021年8月15日送出的報告中明确表示,公司高層沒有中國籍成員。

其在報告中寫道:“侯曉迪博士和陳默先生是我們董事會的成員。其中侯曉迪博士是美國公民,陳默先生是加拿大公民,Sun Dream, Inc目前擁有公司約5.8%的投票權,由一名美國公民控制。現任成員公司董事會及整個進階管理團隊都是美國或加拿大公民。”

然而,這一報告并沒有徹底消除美國政府的疑慮。

2022年2月18日,CFIUS正式結束對圖森未來的長期調查,圖森未來付出的代價是其與美國政府達成一項國家安全協定(NSA)。

該協定主要内容為:

1.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新浪首席财務官張怿均同意在現任董事會任期滿後不再參選,且不再向董事會提出任何意見。同時Sun Dream Inc已同意不提名替代候選人或增加其在圖森未來的現有股權。;

2.公司同意限制對某些資料的通路并采用技術控制計劃;

3.任命一名安全官員和安全總監。在圖森未來董事會下設立政府安全委員會,由安全總監擔任主席,并定期與某些CFIUS監管機構會面并向某些CFIUS監督機構報告。

突發!圖森未來拟作價10億美金出售中國業務,未來将專注美國市場

上圖截自圖森未來向美國SEC遞交的8-K表格

該協定達成後,圖森未來迅速推進進階管理層人事調整。

3月初,圖森未來正式宣布,自2018年以來便擔任圖森未來公司總裁、CEO和董事會成員的呂程卸任,原首席技術官的侯曉迪成為新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此外,原董事會主席陳默的職位也由侯曉迪接任。這一變動的主要原因或許為,侯曉迪為一名美國公民。

自動駕駛技術“孤島”

美國政府除了監管圖森未來的控股權之外,還密切監管美國技術流向。

圖森未來首席行政和法律官Jim Mullen曾透露,早在2020年,美國政府就已關注圖森未來。彼時,圖森未來擁有一支超過50台卡車的無人駕駛車隊,并服務于包括UPS、McLane在内的18位客戶。

不過圖森未來在中美兩國的業務重心并不相同:在美國,圖森未來專注于幹線無人駕駛,而在中國,圖森未來的業務重心為港口無人駕駛。然而在國家資料安全的大棒下,圖森未來依然難以擺脫美國政府監管及調查的命運。

Jim Mullen曾表示,CFIUS希望美國團隊研發的技術保留在本土,不願見到圖森未來将其應用至中國業務。但事實上,圖森未來美國總部并沒有向中國團隊分享自動駕駛技術的源代碼或算法。

但圖森未來與CFIUS達成協定,甚至出售中國業務,都宣告着美國政府對在美國開展業務的公司技術研發,甚至外資入股方面有着絕對控制權。

随着資料安全的越發重要,全球多個國家及組織曾針對資料安全頒布法律。

2021年,大陸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料安全法 》,内容主要包括主要包括涉及國家安全資料的審查、境外資料對國家安全的侵犯和相關資料的境外傳輸問題。并明确出于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而制定本法;

2021年6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關于保護美國人的敏感資料不受外國敵對勢力侵害的行政指令》,要求美國采取防範措施以防止外國擷取美國人的資料;

2016年,歐盟釋出《通用資料保護條例》,以加強和标準化歐盟國家及地區的使用者資料隐私。

多個國家及地區嚴格的資料保護,或許意味着自動駕駛曾在多個國家進行道路測試,以提升自動駕駛技術的方法正在走向終點。未來,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如試圖進入單一市場,必須在當地的法律許可下開發僅适用于當地的自動駕駛系統,這将極大提高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以及車企的研發成本。

此前,曾有消息傳出大衆汽車拟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部門。大衆旗下軟體部門 Cariad 的一位員工曾對德國媒體《德國經理人》解釋原因:“我們需要不同于美國和歐洲的系統,否則,集團陷入中國與美國政府之間貿易争端的風險太大——中國可能會不讓車輛進入其市場。”

這說明着在地緣政治越發緊張、資料安全越發重要的當下,同時在中美兩國開展業務的中國自動駕駛公司需要盡快決定,如何将其在不同國别研發的技術、擷取的資料提上處理日程。同時,未來自動駕駛公司在不同國家擷取的資料,研發的技術或許不再通用于同一個系統。

或許在跨國網際網路公司,以及地緣政治的持續影響下,未來全球各國将出台相關法律以保護本國資料、技術的流動。

為了公司全球化發展,自動駕駛公司或将根據不同國家地區的法律進行自動駕駛系統本土化研發,而這或将導緻本應通用于任何環境及地區的自動駕駛系統分裂為一座座孤島,僅有一種自動駕駛系統的汽車無法在不同國家之間正常行駛。

在日後可能出現的技術孤立與分化中,心懷星辰大海的自動駕駛公司,或許現在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夢想。

END

突發!圖森未來拟作價10億美金出售中國業務,未來将專注美國市場

這一年,中外智能駕駛圈的高管人事大地震

突發!圖森未來拟作價10億美金出售中國業務,未來将專注美國市場

智能駕駛新戰事:火拼「雷視融合」,五股勢力分頭圍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