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下的生鮮電商

疫情下的生鮮電商

圖:圖蟲

來源:21tech

作者:陶力 實習生王雨琪

編輯:林坤

近期,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3月14日,上海市衛健委通報,2022年3月13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診病例41例(含2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确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128例。

為配合防疫和減少出行,不少市民把自家的“菜籃子”,從線下的商超、菜市場挪到了線上,選擇在各大生鮮電商平台下單。無論是叮咚買菜、盒馬鮮生還是美團買菜,其訂單量都在大幅上漲。另一方面,由于分揀、配送人員不足,也讓平台面臨不小的壓力。

不少市民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盒馬線上訂單配送時間有所延長,在陸家嘴、長甯路等核心區域基本要提前一天預約,當天的配送很難約到。同時,叮咚買菜以及其他外賣平台的訂單也均出現延遲。

對此,盒馬總裁侯毅透露,盒馬的商品供給是充足的,但是門店的很多店員、配送員也在封控中,同時需求量激增,運力确實非常吃緊。目前,他們已經大幅增加蔬菜的訂貨量,并增加門店補貨頻次,保障上海市民對生鮮食品的消費需求。不過由于線上訂單激增,可能會出現配送延遲的現象。

上海市商務委表示,根據本市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要求,他們已建立重點批發市場、商場超市、電商平台等保供企業名單,會同相關部門加快建立省際和市内物流運輸綠色通道,優先保障相關從業人員核酸檢測,確定主副食品市場供應平穩有序。

“到家”訂單翻番

3月14日下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來到松江區永豐街道的辰塔路蔬果倉,在2萬4千平米的冷鍊倉庫中,井然有序地分成了數百條加工産線,勞工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将從全國各地運來的蔬菜、水果分揀打包。

倉庫外,幾十輛冷鍊貨車川流不息,将一車車蔬菜水果,運往上海市内密集分布的電商前置倉。據了解,這裡每天要接收200餘輛運貨車次的收發,吞吐蔬果100萬件。

據叮咚買菜城市分選中心營運總監張苑海介紹,像這樣的城市分選中心在上海有7個,分為蔬果倉、百貨倉、冷凍倉、水産倉等,總面積超13萬平。目前所有産線已經全面開動,全員上崗,24小時運轉,保障上海市民的菜籃子、米袋子。

相比疫情前,叮咚買菜大倉的供貨産能大幅提升超50%。其中,重點民生保障商品比如蔬菜、肉蛋奶等供應量增長超過100%,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同一日,記者還走訪了幾家上海主要的“菜籃子”商超,總體來說價格波動并不大。在山姆會員店、家樂福、大潤發等線下門店内,購物的人流量較疫情前有所減少,但需要送貨到家的訂單量均有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京東到家、小時購的合作對象主要是線下各大商超,其提供的資料也表示“到家”成為剛需。3月7日到3月13日期間,平台訂單量環比上周增長超34%。同時,民生類商品消費額環比前一周大幅增長,其中蔬菜類銷售額環比增長超10倍,冷凍冷藏商品銷售額環比增長超7倍,熟食銷售額環比增長超6.3倍,肉類銷售額環比增長超5倍。

上海市商務委表示,目前,主要電商平台在上海市各前置倉剛需品類的平均備貨量,達到了日常的1.5到2倍,大部分區域貨源供應較為充足。針對這兩天一些社群因為防疫封閉,生活物資需求較大,一些市民反映電商平台送貨慢等問題,市商務委将持續加強市場運作動态監測,指導電商平台與本市批發市場對接,加大主副食品貨源組織供應。

增加人手擴規模

目前,上海蔬菜集團的日均蔬菜供應量在6000噸以上,保持平穩。其中,上海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江橋市場交易量呈現上升趨勢,最高日均交易量達5760噸,環比增幅16.3%。

無論是線下門店還是線上平台,一線的配送、分揀人員都承擔了最大的壓力。訂單激增,必然也會導緻站點的人力緊張,也有部分平台受到影響。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天貓相關負責人獲悉,天貓超市已經啟動了對于上海的特殊保障,倉庫、配送站和車輛均根據上海疫情防控要求進行消殺,人員定期做好核酸檢測。在物資供應方面,天貓超市上海倉庫糧油米面供應充足,同時上海周邊的嘉興倉、杭州倉也進入待命狀态。

不過該負責人也坦言,受疫情相關管制以及人員核酸檢測等影響,配送效率降低。同時,為了保障配送安全,天貓超市在上海部分區域也臨時啟動無接觸配送,疫情後将恢複送貨上門。

目前,美團買菜相關站點也在加大采購商品以保證庫存,并增加了配送車輛與配送頻次,一批外賣騎手也參與到了配送工作中。

一直負責上海市寶山區大華站配送服務的美團騎手王笑笑,因他所在的小區被封,為保證小區居民的食品與物資供應,他帶着4名騎手報名參與志願者行動,在小區内為隔離居民開始提供配送服務。

“最近從上午九點半到晚上九點半,每天将近要送60單。”王笑笑直言,最近疫情原因,很多居民無法出門,再加上天氣比較熱,市民的訂單量也随之增加。在采訪之前,王笑笑依然在為志願服務忙碌着。

對于整個生鮮産業鍊來說,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可掉以輕心。一般而言,蔬菜、水産、肉禽等商品在售賣前,都有嚴格的農殘檢測、來場車輛消殺、核酸報告驗證等一系列疫情防控程式,確定市民買到安全、健康的食品。

更多生鮮電商平台的做法,騎手提供48小時核心酸陰性報告,并可以提供無接觸配送的服務。據了解,上海65家盒馬門店與近500家盒馬鄰裡店也都在正常營運中,在城市郊區及盒馬門店暫未覆寫的地區,為消費者提供前一天下單,次日自提的服務。部分盒馬鄰裡店,也已開始提供配送上門服務,友善老年人等有需要的顧客購買生活物資。

張苑海告訴記者,近兩天已認證招聘,新增了300多員工,全力保障生産線的産能。就在截稿前,盒馬鮮生也在上海緊急釋出了急招分揀員、理貨員的公告,以應對運力不足的需求。

對于生鮮電商來說,即時配送仍然是競争的核心,也是平台的門檻所在。衆所周知,糧油、綠葉蔬菜等低價高頻的品類,并不能帶來盈利,卻常常能帶來流量并借此培養使用者習慣。在疫情期間,生鮮電商一方面可以借此練兵,另一方面也能建立自己的口碑。畢竟,隻有滿足了使用者需求,平台才能實作自我價值。

編輯:盧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