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直擊3.15】特斯拉軟體能力受肯定,客服專業性凸顯不足

對于車主王蒙反映的“沒有主動聯系事故車輛”一事,特斯拉400官方客服隻是重複地表示:“每輛車都裝置了傳感器,遇到‘特殊情況’會自動向特斯拉官方報警,在收到報警信号後,‘必要情況’下會緻電消費者并提供指導。”對于什麼是“特殊或必要情況”,客服并未給出明确答複,僅表示“我們會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來判斷”。

盡管特斯拉沒能滿足消費者對于恢複“能量回收強度可調節模式”的需求,但其通過OTA操作的方式,讓不少消費者看到了特斯拉利用軟體系統解決問題的潛力和能力。

2021年,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達到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市場滲透率達到13.4%。由于終端需求旺盛,消費者認可程度不斷提高,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正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今年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态勢。随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斷提升,售後服務也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在今年“3·15”來臨之際,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推出相關報道,聚焦“新、老”造車勢力旗下新能源産品的維修保養案例,以期反映新能源汽車當下的售後服務現狀。

“當初買車的時候試駕了很多新勢力産品,包括蔚來、理想、小鵬,對比後還是覺得特斯拉的穩定性好,轉向和入彎的操控也十厘清晰。”車主王蒙略帶自豪的表示,“我的車是首批國産Model 3長續航後驅版,目前已經是‘絕版’了。”對于特斯拉“降價割韭菜”等争議問題,王先生坦言,“早買早享受吧”。

【直擊3.15】特斯拉軟體能力受肯定,客服專業性凸顯不足

特斯拉Model 3

2021年,特斯拉全球傳遞量高達93.61萬輛,超出第二名34.23萬輛,在電動車領域一騎絕塵。産品受到消費者青睐之餘,特斯拉的服務又能否令消費者滿意呢?

客服專業性凸顯不足

“有一點我不太了解,我的車輛曾發生多次被(輕微)追尾的情況,但每次事故發生後,我都沒有收到官方的詢問電話。”王先生不滿意地說。據他了解,蔚來汽車在獲悉車輛發生故障後,會第一時間聯系車主。

【直擊3.15】特斯拉軟體能力受肯定,客服專業性凸顯不足

特斯拉Model Y

對此,中國經濟網記者撥打了特斯拉400官方客服電話。記者發現,客服電話的響應時長為2秒左右,電話撥通後,智能語音系統會指導使用者選擇售後服務項目。在結束對話前,客服還會特意提醒此電話為“24小時不間斷服務,歡迎再次緻電”。

對于王蒙反映的“沒有主動聯系事故車輛”一事,特斯拉400官方客服隻是重複地表示:“每輛車都裝置了傳感器,遇到‘特殊情況’會自動向特斯拉官方報警,在收到報警信号後,‘必要情況’下會緻電消費者并提供指導。”對于什麼是“特殊/必要情況”,客服并未給出明确答複,僅表示“我們會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來判斷”。

相比之下,蔚來汽車的官方客服會提供具體案例以供參考,“如果車輛發生碰撞導緻氣囊彈開的情況,我們一定會主動緻電詢問情況的;如果僅僅零部件受損或者輕微剮蹭,一般不會主動詢問。”從這一點看,“特斯拉客服的專業性明顯有欠缺。”王蒙說。

“高強度能量回收模式”難适應

在車輛使用過程中,王先生對特斯拉汽車的續航真實性頗為滿意,“顯示的剩餘裡程一般與實際相符,開了兩年,電池隻衰減了幾十公裡,這種衰減程度還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特斯拉的單踏闆模式雖然更便捷了,但也容易令那些尚未适應該駕駛習慣的消費者産生慌亂;在緊急情況下,就更容易出現誤操作的情況。”王蒙坦言,“在單踏闆模式下,我還感覺刹車會變硬。”

【直擊3.15】特斯拉軟體能力受肯定,客服專業性凸顯不足

對此,北京僑福芳草地特斯拉體驗店的銷售人員表示,“特斯拉的理念是‘讓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單踏闆模式既環保也更适應新手。”至于刹車踏闆變硬的情況,他直言:“其實這與單踏闆模式并無關系,主要原因是當車輛距離障礙物過近時,緊急制動系統會接管并減速車輛,此時刹車踏闆雖會變硬,但用力踩也能踩下。”

【直擊3.15】特斯拉軟體能力受肯定,客服專業性凸顯不足

在親自試駕特斯拉車輛後,記者發現,在單踏闆模式下急收油門,車輛的能量回收系統會瞬間将車速降低,類似“急刹車”的感覺,确實需要時間适應。

軟體服務能力受肯定

事實上,單踏闆模式并非特斯拉獨有,許多新能源産品都會利用單踏闆模式進行能量回收,以此來擷取更長的續航裡程。但引發争議的是,特斯拉在2021年初對旗下産品進行OTA更新時,取消了能量回收模式的可調節功能,強制車主使用“标準”模式,進而實作較高強度的能量回收。

【直擊3.15】特斯拉軟體能力受肯定,客服專業性凸顯不足

特斯拉的這一做法引發部分消費者的不滿,有不少消費者在名為“特斯拉客戶支援”的微網誌賬号留言,要求其恢複可調節模式,但特斯拉依舊故我。

【直擊3.15】特斯拉軟體能力受肯定,客服專業性凸顯不足

消費者在名為“特斯拉客戶支援”的微網誌賬号留言

盡管特斯拉沒能滿足消費者對于恢複“能量回收強度可調節模式”的需求,但其通過OTA操作的方式,讓不少消費者看到了特斯拉利用軟體系統解決問題的潛力和能力。(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夢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