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樓小英

2018年,一篇名為《有什麼時候你突然想起一件事,覺得特别心酸》的文章在網上走紅,引起了人們的衆多回憶。

文章下面,一位網友講述了樓小英的故事。

一名拾荒老人,尚且無法保證自己生活的前提下,依靠撿垃圾養活了35名棄嬰,樓小英用一生诠釋了什麼是大愛無疆。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家有幾子,生活拮據

20世紀50年代,樓小英原本與丈夫在金華鄉下開了一間小店鋪,過着平靜且安逸的生活。

1958年,饑荒随之而來,樓小英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金華陷入無糧可吃的困境,樓小英的丈夫也因病去世。萬般無奈之下,她隻能一路流浪到安地。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一個下午,樓小英依舊如同從前一樣在街上徘徊,向過路人尋求食物。衆人連連搖頭,樓小英已經習以為常。

此時已經在對面面館觀察良久的張洪斌朝樓小英走去,将自己碗中的面給了樓小英。樓小英萬分驚訝,一擡頭,看到的便是張洪斌飽經滄桑的臉。

事實上,在經濟困難時期,張洪斌的生活也并不順利。他一直在安地的采石場打工,拿着微薄的收入。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張洪斌

張洪斌也下了極大的決心,才将這碗面施舍給路邊乞讨的樓小英。

後來,張洪斌失去了采石場的工作,生活一貧如洗。正在他絕望之際,樓小英卻出現了。原來,那碗面的恩情樓小英一直謹記在心,她也曾多方尋找張洪斌。

那時的張洪斌已經一無所有,樓小英卻仍然義無反顧地嫁給他,兩個人組建了一個風雨飄搖的家。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婚後樓小英與張洪斌無處可去,隻能前往五裡亭居住。清代時期,五裡亭曾經是供路人歇息的涼亭,因年久失修,已經被廢棄。

樓小英與丈夫住了進去,用竹子編織了門,以破布、塑膠堵住漏風的地方。

冬季寒冷,樓小英和丈夫隻能将撿來的垃圾點燃,圍坐着取暖。

昏暗的房間,窒息的氣味……放眼望去,五裡亭已是斷壁殘垣,樓小英和丈夫卻已經十分滿足。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就這樣,樓小英和張洪斌依靠撿垃圾為生,勉強維持生活。

不久後,樓小英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張洪斌欣喜不已,給他取名為張福田,寄托一家人對未來生活的希望。

張福田的到來,給樓小英和丈夫的生活帶來了更大的壓力,他們隻能早出晚歸,從垃圾堆中翻找吃食。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1972年冬天,張洪斌冒着寒風出門撿破爛,在火車站附近,他突然聽到了嬰兒啼哭的聲音。

順着聲音找過去,張洪斌在圍觀人群中發現了一個襁褓中的女嬰。女嬰大聲哭着,在場的人都心疼不已,卻無一人願意伸出援手。

張洪斌說道:“總不能眼看着孩子凍死吧!”說罷,他将小女孩兒抱起來,揣進自己的懷裡,向家中走去。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見到丈夫抱了一個孩子回來,樓小英急忙接過來,并沒有責怪丈夫,反而耐心地哄着。

令她意外的是,小女孩兒竟然展露了笑顔。一時之間,樓小英的内心頗為觸動:“可憐的孩子,看來咱們娘倆有緣啊!”

同張洪斌商量後,樓小英決定收養這個孩子,為她取名為張美仙。樓小英和張洪斌将張美仙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看待,悉心照顧。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不久後,樓小英和張洪斌再次外出撿垃圾,遇到了第二個女嬰:晶晶。冰天雪地裡,晶晶又餓又冷,哭聲震天。

路過的乞丐将包裹在她外面的被子打開,卻隻将親生父母留的鈔票拿走,再未回頭。

張洪斌就安靜地站在不遠處,内心十分糾結。此時家中已經有了幾個孩子,自己也饑腸辘辘,實在無力收養這個孩子。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外面的雪越來越大,氣溫越來越低,孩子的哭聲也越來越弱了。張洪斌騰地一下站起來,似乎下定了決心,他走向孩子,最終還是将她抱回了家。

為了紀念那天的漫天飛雪,張洪斌為她取名為“晶晶”。

晶晶來到家中不久,便發起了高燒,不久後,她的臉上就生出了惡瘡。然而家中生活困難,解決溫飽尚且困難,實在沒有錢為晶晶看病。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樓小英歎了一口氣後對丈夫說:“洪斌,把那買油的10元錢給我吧,晶晶治病要緊。”

張洪斌将已經捏得皺皺巴巴的的十元錢拿出來,樓小英火速帶領孩子去醫院。

8針青黴素後,晶晶終于恢複如初,樓小英和張洪斌也舒了一口氣。張美仙和晶晶在五裡亭的生活穩定後,第三個被收養的孩子菊菊也到來了。

在解決經濟困難的同時,樓小英和丈夫也照顧着孩子們的日常起居。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生活雖然辛苦,孩子們卻十分懂事,他們的陪伴,也讓夫妻二人心中暖洋洋的。

張洪斌時常思考,為什麼晶晶原本十分健康,僅僅跟他們生活了一周的時間,就患上急病呢?

後來,他終于找到了原因,五裡亭生活環境惡劣,他們喝的水全部是從臭水塘打上來的。

與此同時,他們經常吃已經腐敗的食物,小孩子抵抗力弱,自然無法承受。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深思熟慮後,張洪斌決定打一口井確定水源安全。

一家人說幹就幹,張洪斌賣力地刨着土,張美仙便在一旁遞工具,晶晶和菊菊也躍躍欲試地喊道:“我要搬石頭,我要搬泥土。”

一家人工作了8天的時間,終于看到了泉水。晶晶高興地拍手,大聲喊着:“我家的井出水啦!”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陽光照射在孩子們的身上,樓小英和張洪斌都覺得,不論自己多麼辛苦終究是值得的。

後來,樓小英和張洪斌又從外面撿到了兩個孩子,為他們取名為方方、圓圓。如此,原本貧窮的家庭生活便更加緊張。

樓小英和張洪斌的親生兒子張福田正在長身體,實在忍受不了饑餓,便從張美仙的碗中将食物搶走。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張洪斌見狀,大聲呵斥了兒子,擡手就是一個耳光。

從那之後,張福田便知道,不論再難再苦,也要盡心盡力地照顧妹妹,因為他們是一家人。

張洪斌和樓小英的事迹傳到了鄰居的耳朵裡,衆人都嘲笑他們太過癡傻。

親生孩子尚且無法兼顧,他們卻替别人收養孩子,這樣的行為,并不為人所了解。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面對外界流言,樓小英和張洪斌始終堅持做自己。晶晶後來回憶,那時孩子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趴在山上等着爸爸媽媽回家。

孩子們知道,樓小英身上的筐子,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美食”。

樓小英笑着将撿來的食物分給孩子們,自己則坐在一旁整理着垃圾,笑容燦爛。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為了替孩子們買奶粉,樓小英和張洪斌省吃儉用,他們經常從垃圾堆裡随便找一些果腹的東西,即便食物腐爛、發黑,他們也從不在乎。

在孩子們的面前,樓小英始終是無比堅強的,正如菊菊所說:“她從來沒跟我們說過一句撿破爛的苦。”

然而等菊菊稍稍長大,跟随媽媽一起外出時才知道,她幾乎每天都受到其他人的指責與謾罵。

“人家以為我們是偷東西的,看大門的拿着掃把攆我們走”,樓小英說道。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樓小英和張洪斌早出晚歸,兩個人每天靠着撿破爛收入三四元錢。日子最艱難的時候,夫妻二人支撐不住,曾經也想将孩子送走。

他們專門替孩子洗了澡、換了幹淨的衣服,放在街道上,等待着有錢人将他們接走。

然而等待多時,依舊沒有人願意前來,孩子啼哭不止,樓小英心疼不已,還是将孩子抱回了家。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人間菩薩,義無反顧

1987年,樓小英和張洪斌的收養孩子的故事傳播開來。為了找到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記者洪家祥來到了五裡亭。

适逢樓小英和張洪斌外出,已經十多歲的張美仙從外面的井端來幹淨的水招待記者,像極了家中的主人。

記者環顧四周,心下一片凄涼。五裡亭四處漏風,一家人擠在一起,孩子們黑乎乎的臉上都挂着鼻涕。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他們家徒四壁,隻有一些破破爛爛的籃子,年齡還小的方方、圓圓,就待在裡面,身上蓋着撿來的棉衣。

一直到晚上九點半,樓小英才從外面匆匆趕回來。她剛剛撿完破爛,而張洪斌仍然在垃圾場,同老闆讨價還價。

見到如此破敗的場景,記者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問道:“你們連養活自己都困難,為什麼要養這麼多的孩子?”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樓小英有些不明是以,大聲說道:“我們連垃圾都撿,何況是人呢!”

日後菊菊回憶,因為喉嚨生病,樓小英很少與其他人大聲說話,這是媽媽第一次态度如此強硬。

後來人們才知道,樓小英誤以為記者想要将五裡亭收回。縱使樓小英十分貧窮,在保護孩子們的問題上她從不膽怯,也決不含糊。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後來,樓小英和張洪斌的故事流傳越來越廣,他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名人。

與此同時,五裡亭出現的棄嬰也越來越多。一天清晨,樓小英甚至在門口發現了三個嬰兒。

五裡亭孩子最多的時候達到十幾個,樓小英和張洪斌需要照顧每個孩子,早已經精疲力盡。

後來,鄰居們也不再嘲笑樓小英夫妻,反而盡自己所能為他們提供一些衣服、食物。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樓小英撿到的棄嬰,大多都是女嬰,有的還生着病。

鄰居感恩地誇贊樓小英:“孩子病恹恹,你家又這個狀況,要能養得活,你就是菩薩。”樓小英對此則微微一笑:“能救活一個就算一個。”

五裡亭如同一個大家庭,孩子們依靠着互相取暖,在這裡成長起來的孩子,都變得十分懂事。

1987年,張福田跟随木匠做學徒,承諾一定要給妹妹更好的生活。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為了減輕樓小英的負擔,身體瘦弱的張美仙前往磚瓦廠工作。她每天頂着烈日,拉着幾百斤重的車子,肩膀上已經鮮血淋漓。

樓小英得知此事心疼不已,寬慰美仙不用委屈自己,可美仙卻說:“沒事的,我幹得動,工友說拉上一段時間,等肩膀磨出老繭,就不疼了。”

當年樓小英和張洪斌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含辛茹苦地将自己養大,美仙一直牢牢記得:“現在我長大了,不想讓你們太勞累。”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哥哥姐姐外出打工,晶晶和菊菊就負責照看家裡的弟弟妹妹。她們喂豬、放羊,從未有怨言。

孩子們都到了讀書的年紀,樓小英無力支付高昂的學費,隻能四處求人,教他們讀書識字。

盡管處境艱難,樓小英卻時刻教育孩子們:“我們不偷不搶,可以去撿。”

五裡亭的孩子們互相扶持着,共同走過了最好的童年。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1988年,《錢江晚報》報道了拾荒老人與棄嬰的故事,越來越多的人聞訊趕來,為他們帶來了生活必需品。

大量的奶粉、衣服、營養品被送到五裡亭,樓小英夫妻和孩子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1994年,五裡亭因城市規劃被拆除。在好心人以及政府的幫助下,已經在這裡居住了30年的樓小英夫婦和孩子們,搬進了寬敞的紅瓦房。

樓小英和張洪斌也決定自主創業,他們買下了一套爆米花的機器,在門口擺起了小攤。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正在所有人期待着未來時,意外卻不期而至。因為積勞成疾,張洪斌不幸離世。

樓小英悲痛欲絕,那是孩子們第一次見到樓小英如此失魂落魄的模樣。

失去了攜手之人,樓小英的生活也更加艱難,然而她義無反顧地以一人之力扛起責任,繼續收養、照顧孩子。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體面告别,精神永存

幾十年的時間,樓小英先後撿回35個孩子,其中大多數都是被抛棄的女孩兒。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在被樓小英照顧一段時間後,就被好心人收養。

後來,樓小英的7個孩子長大成人,她也漸漸老去,行動遲緩……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2000年,美仙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不久後菊菊、晶晶也相繼出嫁。而樓小英的親生兒子張福田,因為窮困卻始終沒有結婚。

2006年,已經80多歲的樓小英,再次從垃圾堆裡撿到了奄奄一息的孩子。樓小英十分喜歡,為他取名為小麒麟。

那時孩子發起了高燒,半張臉都是黑的。張福田十分擔心,第二天就帶着孩子去了醫院。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将自己的手機低價賣出。樓小英四處找親戚借錢,卻無一人願意理會。

最終,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小麒麟才順利脫險。2009年,在得知張富田無法支付小麒麟學費後,幼稚園園長主動幫他免除。

然而張富田始終記在心裡,他悄悄地将自己打工賺來的1700元打進銀行的賬戶,一如樓小英教育他的那樣:不偷不搶。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如今的小麒麟

2012年,樓小英被查出尿毒症中晚期。同時由于長期操勞,她還患上了嚴重的冠心病、高血壓。

孩子們得知此事後都匆匆趕到醫院,陪伴在樓小英的身邊。

曾經被樓小英撫養,如今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們,也紛紛在網絡上為自己的“媽媽”祈福。

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樓小英的病情基本穩定。然而年事已高的她,隻能靠透析勉強維持生命。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在人生的最後一刻,小麒麟幾乎每天都陪伴在樓小英的身邊。

樓小英多次試圖拔掉自己身上的管子,含糊不清地對小麒麟念着:“出院,不花錢……”

2014年,樓小英還是被死神奪去了生命。

拾荒老人樓小英:撿回35名棄嬰,一個沒抛棄,親兒子卻一直未婚

追悼會上,小麒麟雙手捧着樓小英的遺像。樓小英曾經收養的孩子前來送别,哭得泣不成聲。

樓小英走了,遙遠的天堂,善良、堅強的她,必定開始了新的幸福生活……

參考資料

[1]《廉政瞭望》,2012年第12期,《“拾荒親娘”樓小英》

[2]《浙江新聞》,2012年7月20日,《好人一生平安樓小英“五裡亭”的愛心賬本》

[3]《金華日報》,2012年7月11日,《“五裡亭”愛心老人樓小英病重住院》

[4]新華網,2012年11月20日,《浙江:“五裡亭”媽媽樓小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