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拾荒老人撿7斤“鐵棍”,熔4斤黃金賣12000元,專家:是匈奴金器

引言

劉禹錫《武陵觀火》講到:“晉庫走龍劍,吳室蕩燕雛。”中華文明上下長達5000年,是屹立在東方的璀璨明珠。冷兵器時代的戰法需要布陣,不然那隻能叫群架,而對于出土的古代兵器或者器皿具有相當的曆史研究價值,更是考古學家們趨之若鹜的。

縱觀曆史,随着朝代不斷更疊,戰争頻繁發生,使得曆史上許多器物都無法被大量完整地儲存下來。一般來說,距今時間越久的文物越難儲存,例如今天現存的清朝文物比先秦時期要多很多。

除了去博物館,平常人平時一般很少能見到珍貴的文物。不過凡事都有例外,這樣的事就曾發生在内蒙的,一位拾荒老人身上,一次意外讓其發現了價值連城的寶貴文物。

拾荒老人撿7斤“鐵棍”,熔4斤黃金賣12000元,專家:是匈奴金器

▲拾荒老人近照

01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拾荒者,他們竭盡全力尋找可回收的物品來幫助他們的家人和自己改善生活條件。

在遼闊的内蒙古地區,就有這樣一個垃圾場裡的拾荒老人,由于生活艱苦,他經常到郊外去撿廢瓶子、廢紙殼等物品。

有一次,春節眼看就要到了,為了能過個舒适的年,老人更加努力地收集外面的垃圾,他不理會外面的寒風,常常天還未亮就出去了。

拾荒老人撿7斤“鐵棍”,熔4斤黃金賣12000元,專家:是匈奴金器

▲鐵棍近照

這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工作,已經出去了一個上午,卻沒有發現任何可以利用的物品。正當其準備放棄回家的時候,突然看見不遠處的垃圾堆旁有一個十分耀眼的東西,在冬日的陽光下閃閃發亮。

于是老人快步走過去仔細翻找,幾支閃光的箭和生鏽的鐵棒吸引了他的目光。待老人仔細看過後,他驚奇地發現鐵棍上面似乎附着一些金疙瘩,能在垃圾堆裡撿到如此好物,老人自是高興極了。

拾荒老人撿7斤“鐵棍”,熔4斤黃金賣12000元,專家:是匈奴金器

▲拾荒老人近照

随後,老人将它們拿了回家,老人對鐵棍上面的金疙瘩很好奇,因為這個不像焊接,而更像是無縫。

于是老人把鐵棍放在火上燒,希望把鐵棍上的鏽燒掉,看看鐵棍原本是什麼樣子。經過一段時間的燃燒,這些黑色的鐵棍,都閃爍着金色的光芒,老人仔細地認出了它們,大吃一驚,它們都是真金。

于是老人一聲不吭,放下手中的寶貝,立即到先前的垃圾場,希望能再次撿到寶貝。

正如老人所料,經過他一整夜的仔細搜尋,總共有7斤多的鐵棍,他高興極了。

拾荒老人撿7斤“鐵棍”,熔4斤黃金賣12000元,專家:是匈奴金器

▲生活得到改善的拾荒老人近照

02

經過再三考慮,老人決定把那袋沉甸甸的金子賣給鎮上的金銀店,以換取可觀的收入。當他把這些東西拿給店老闆看時,店老闆說,這些金子的品質不純,不能賣個好價錢。經過一番商量,

老人采納了老闆的建議,決定将這些金屬加工,提煉成純度較高的黃金。經過加工,這袋鐵棍被提煉成了4斤黃金,老人也賣出了12000元的好價錢。這在當時是相當可觀的一筆錢,普通人家況且沒有幾萬元的積蓄,更不用說老人整天都在拾荒了。

拾荒老人撿7斤“鐵棍”,熔4斤黃金賣12000元,專家:是匈奴金器

▲鐵棍熔出來的黃金

老人發現了金子,也改變了他的生活,每天悠閑的生活,鎮上的人聽到老人的事情都很羨慕,後來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件事。當地文物部門的從業人員聽說了這一事件後

拾荒老人撿7斤“鐵棍”,熔4斤黃金賣12000元,專家:是匈奴金器

▲文物專家鑒定文物近照

在從業人員反複解釋了此行的目的之後,老人把他們帶到了他發現鐵棍的地方。經過一系列科學鑒定和對發現地點鐵棒碎片的反複檢測,專家認為,老人發現的鐵棍是匈奴時期珍貴的金器,它的經濟價值遠遠超過12000元,應該高達3億元。要知道,迄今為止與匈奴有關的文物一直十分罕見,存世極少,内蒙古内某博物館的鎮館藏品就是一頂匈奴的金冠。

結語

考古學在國粹的系統裡是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中國曆史截至今日的載體,保護文物是每一位中國人的共識,我們應該責無旁貸。近代中國積貧積弱,由此被西方列強和日本搶走了大量的文物,但随着中國的影響力的擴大,部分文物陸續回到中國,比如法國搶走的兔首和鼠首。是以當我們發現疑似文物的物品時一定要第一時間上報政府等待查驗。

參考資料:

《國家寶藏》《文物有話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