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配液用鹽還是用糖?掌握這3個原則就夠了!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打點滴溶媒選擇的基本原則

有一基層醫院大夫問:

值班時經常遇到合并糖尿病的心衰患者,究竟是用鹽水配硝普鈉還是用糖水配好?

這個問題我也一直糾結了很久,鹽水配硝普鈉屬于超說明書用藥,且可能增加心髒負荷,但用糖水配又與患者糖尿病史有沖突。

那麼,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如何選擇打點滴溶媒呢?

在臨床上,常常會用打點滴的方式用藥。一些可供靜脈輸注的注射劑,都需要溶媒(又稱載體)溶解和稀釋後輸注。

如果溶媒選擇不适當,不僅會影響藥物的穩定性或發生理化反應,緻使降低藥物療效,或發生不良反應,嚴重的還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例如,頭孢曲松鈉如果加入含鈣的打點滴(如林格氏液、哈特曼氏溶液)中連續滴注,可導緻血管栓塞性死亡。

打點滴溶媒的選擇直接關系到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容忽視。接下來,就跟界小藥一起唠一唠打點滴溶媒選擇的3個基本原則。

01

嚴格依據藥品說明書選用溶媒

藥品說明書是載明藥品的重要資訊的法定檔案,是藥品使用的法定指南,藥品說明書記載的用藥方法,是根據藥品與溶媒的理化性質、配伍的相容性、配伍後的穩定性,通過科學驗證的。

以注射用青黴素為例,它們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較為穩定,酸性或堿性溶液均使之分解加速。應用時最好用0.9%氯化鈉注射液溶解青黴素類,但說明書也指出:肌内注射時,超過50萬機關則需加滅菌注射用水2ml,不應以氯化鈉注射液為溶劑[1]。

配液用鹽還是用糖?掌握這3個原則就夠了!

如果選用葡萄糖注射液(pH=3.5-5.5)作為溶媒,青黴素類穩定性下降,有一定程度的分解,是以臨床上要求用小容量液體(100ml)快速滴注,但靜脈滴注時給藥速度也不能超過每分鐘50萬機關,以免發生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1]。

此外,青黴素類在堿性溶液中分解極快。是以,嚴禁将堿性藥液(碳酸氫鈉、氨茶堿等)與其配伍。

而大環内酯類抗生素在提高pH環境下抗菌效能可增強,故建議選0.9%氯化鈉注射用做溶媒。也有報道,或在5%葡萄糖注射液溶媒中加入碳酸氫鈉(500ml液體中加入5%碳酸氫鈉注射液0.1ml)提高pH值。

隻要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就會發現有些注射劑的溶媒選擇是有嚴格限定的,要麼用葡萄糖注射液,要麼用0.9%氯化鈉注射液。

譬如,注射用氟羅沙星說明書中指出:本品忌與氯化鈉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合用[2]。

氟羅沙星是利用其分子結構中既有酸性基團又有堿性基團,可與氨基酸生成可溶性鹽的特性而制成的。在0.9%氯化鈉注射液等電解質溶液中因同離子效應使其溶解度減小,緻使形成的微粒在短時間内凝集而生成沉澱。

同理,像依諾沙星、培氟沙星注射液也隻能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稀釋。

又如呋塞米注射液(pH值8.5~9.5)與葡萄糖注射液(pH值3.5~5.0)配伍,混合後pH值改變,呋塞米析出,導緻溶液出現混濁易析出,故呋塞米注射液選用氯化鈉注射液做溶媒[3]。

02

依據患者病理情況選擇溶媒

依照藥品說明書選用打點滴溶媒是臨床用藥的首選原則。但臨床上的需求多變,還需要依據患者病理情況選擇溶媒。

一般有如下幾種情況需要考慮:

如果患者有糖尿病史,且心腎功能尚可,可以選用鹽水;

如果患者有高血壓、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應減少鹽水的攝入,以減輕心髒負擔;

如果患者腎功能不全,須減少鹽水的攝入,減輕鈉水潴留。

另外,如果患者檢查電解質結果為低鈉血症,則應選擇鹽水,反之選擇糖水;

根據患者心肌酶等名額測評心功能,來決定鹽水或是糖水的選擇;

如果患者為肺性腦病(2型呼吸衰竭),最好選用生理鹽水,因為使用葡萄糖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潴留,加重肺性腦病;

如果休克患者,鹽水和糖水都不是首選。因為休克時胰島素分泌減少,使用葡萄糖易出現高血糖症,而鹽水因所含的鈉和氯均比正常細胞間液高,休克期使腎功能受影響會阻礙鈉和氯的排洩而緻高氯血症。此時最好用平衡鹽溶液行擴容治療。

03

選擇沖突時應該如何處置?

在臨床上,常常會遇到藥品說明書需要葡萄糖注射液作為溶媒,但是患者有糖尿病須避免糖的攝入的沖突。

譬如,一患有糖尿病的窦性心動過速患者需要使用胺碘酮注射液,藥品說明書指明溶媒隻能選擇糖水而不能選擇鹽水。

配液用鹽還是用糖?掌握這3個原則就夠了!

圖檔來源:臨床決策助手app

因為胺碘酮為苯環上二碘取代物,一般來說碘取代物不穩定,容易發生自發脫碘降解變質,而偏酸的環境可抑制胺碘酮的降解。

并且,胺碘酮注射液的pH值為2.5-4.0,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為3.2-5.5,而生理鹽水的pH值為4.5-7.0,是以胺碘酮在生理鹽水中容易降解,加上NaCl溶液中的氯離子會取代苯環上的碘,而産生沉澱。

當然,臨床上為了避免葡萄糖攝入過多,也可以選擇果糖、木糖醇等非葡萄糖溶液作為溶媒。但是,這類溶液價格較貴,與很多藥物存在配伍禁忌,且不是藥品說明書推薦的溶媒,是以建議不要作為正常溶媒選用。

實際上,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完全不能使用葡萄糖,隻是不能過量。在不改變糖尿病患者正常治療和進食的前提下,臨床上可用胰島素來兌沖打點滴中的葡萄糖(一般1U胰島素對抗4-5g葡萄糖),且注意應用過程血糖監測即可。文章前面那位大夫關于硝普鈉的溶媒選擇也是如此。

又如,心衰伴胃潰瘍患者需要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由于心衰的潴鈉明顯增強,須控制生理鹽水的攝入。

而從藥品穩定性考慮,注射用泮托拉唑溶媒必須選用鹽水,此時怎麼辦?

這需要分析判斷,一般心衰患者限制鈉攝入每日<2g,以減輕心髒負擔。按輸注生理鹽水計算:

100mL NaCl含有0.9g×[23/(23+35.5)]=0.35g的鈉。則每日2g鈉相當于(2/0.35)×100=570mL的生理鹽水,隻要不超過此用量的前提下,還是可以選用鹽水作為溶媒的。

在必要時,還需要根據血氣分析提示的血鈉水準,動态控制鈉攝入量,以維持電解質平衡。

綜上,用藥如用兵,用之得當,藥到病除;用之不當,損兵折将,贻誤病情。打點滴的溶媒選擇亦是如此。

關于溶媒選擇,你還有哪些用藥疑惑,快來評論區告訴我們~

參考文獻:

[1]注射用青黴素鈉藥品說明書.

[2]氟羅沙星注射液藥品說明書.

[3]呋塞米注射液藥品說明書.

更多臨床用藥好文章

關注臨床藥學頻道檢視

來源: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

作者:王樹平 主任藥師

責編:鄭華菊

校對:臧恒佳

制版:薛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