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蔚來:丢掉新勢力銷量一哥,市值一哥也岌岌可危?

中原標準時間3月10日,蔚來正式登陸港交所,交易代碼是HK9866,開盤價是160港元,收盤價是158.9港元,處于破發狀态。開盤當日破發,這似乎并不是一個好兆頭,對于蔚來來說,更大的挑戰來自銷量的相對下滑。

作為中國造車新勢力第一股、全球純電車企第二股,蔚來一直穩坐中國造車新勢力市值排行榜首位,更高的單車價格、更高的銷量,讓資本市場予以了蔚來更高的估值,蔚來市值一度超過1000億美元,彼時甚至超過了通用、福特等美國老牌車企的市值。

但是,二級市場的投資人發現,蔚來、理想、小鵬股價雖然是同步不斷下滑,但蔚來的股價下跌幅度更大,蔚來市值和理想、小鵬的差距越來越小,從之前的2-3倍的理想、小鵬市值,到一度隻比理想、小鵬市值高10%,大概是330億美元和300億美元之間的差距。

在2021年7月首次失去中國造車新勢力銷量一哥寶座的蔚來,極有可能在2022年上半年失去中國造車新勢力市值一哥的寶座,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表明原因是蔚來的銷量出問題,深層原因是蔚來的産品定位、商業模式的問題。

蔚來:丢掉新勢力銷量一哥,市值一哥也岌岌可危?

01 表因:蔚來銷量增速不及理想、小鵬

時間回到2021年8月初,蔚小理哪吒零跑等公布了7月的銷量資料,在7月份,蔚來銷售了7931輛,比6月份的8083輛要低,但是,理想和小鵬在7月份的銷量雙雙首次破八千,理想銷量是8589輛、小鵬的銷量是8040輛。這是蔚來第一次丢掉中國造車新勢力銷量排行榜第一的寶座。

但在2021年9月,蔚來和小鵬銷量同時首次單月突破1萬輛,蔚來銷量10628輛比小鵬的10412輛要高一點。但,這也是蔚來在月銷量上的最後榮光,從此再也無緣中國新勢力銷量月度冠軍的寶座,甚至屢屢被哪吒擠出前三的位置。

對于一個車企來說,銷量是衡量車企成功與否的唯一資料。有了銷量,才有更好的營收、才能更好的和供應鍊談價格、談貨款周期,有了銷量意味着規模效應的出現,才能更好的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等,這也是為何馬斯克在成本允許的情況下會一再降價,馬斯克追求銷量,銷量更是特斯拉希望打開軟體收費商業模式的基礎。

蔚來:丢掉新勢力銷量一哥,市值一哥也岌岌可危?

對于蔚來來說,頂着中國自主品牌定價天花闆的高帽,是其銷量不能快速增長的核心原因。根據蔚來李斌的說法,蔚來的單車開票價格是要高于BBA的,這是中國自主品牌此前從來沒有達到的高度。這也為自主品牌打開定價天花闆提供了契機,如果沒有蔚來高定價并且取得月銷數千甚至過萬的銷量,也沒有後來智己敢定價30萬、比亞迪甚至要推出50-100萬的高端品牌。

但是,高定價就意味着閱聽人面的下降,銷量的增長不如定價更低的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舉個極端的例子,售價2.88萬元起的五菱宏光MINI EV,月銷量甚至超過4萬輛,這是低定價的極端例子。更有參考意義的是特斯拉,特斯拉在國産後,在生産成本下降的前提下,不斷降低國産Model 3的價格以謀求更大的銷量。

蔚來也看到了這個情況,也在努力做出改變,在2021年12月18日舉辦的NIO Day 2021上,蔚來釋出了自身品牌售價最低的車型ET5,定價區間依舊高達25.8萬起,25.8萬這個價錢還需要每個月花980元或者1480元租電池的Baas方案。蔚來宣稱該車訂單是史前無例的多,但,該車傳遞要到2022年9月。要知道,小鵬計劃今年銷量在25-30萬輛,平均每月銷量過2萬。

蔚來:丢掉新勢力銷量一哥,市值一哥也岌岌可危?

在2021年12月,小鵬貢獻了新勢力月銷量的新紀錄1.6萬輛,而有望首個突破月銷量2萬輛的,極有可能是小鵬,無他,因為小鵬的單車價格更低,不管是G3、P7還是P5。要知道,特斯拉銷量最高的,也是售價更低的M3和MY。

02 内因:蔚來核心競争力在服務而非産品

蔚來品牌的崛起,是依靠的是不計成本投入的服務。

為了解決首款車型ES8續航超短的問題,蔚來提供的是奶爸式的補能服務,一個ES8車主,在确認訂單後,就會單獨建立微信群,群裡數位蔚來的員工為車主提供服務,而員工的績效之一就是考核服務車主的頻次、數量。

蔚來ES8首批車主大多數都是生意人,生意人最擅長的就是算賬,有車主算賬之後就認為蔚來的投入産出比過大,這點從蔚來的财報也可以看到,最嚴重的時候是賣一台車、虧一台車。

服務是蔚來品牌能夠立足的根本,要維系高品質的服務,就要高的售價和毛利,這也是為何在特斯拉頻繁降價的時候,李斌說,為了維護車主利益不降價,因為蔚來跟不起價格戰,高品質的服務成本太高了。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NIO house、換電站、移動充電車等一系列蔚來标榜的車主服務,随着車主群體的增加、服務成本也是線性增長的,無法做到網際網路的邊際成本無限趨于零的下降趨勢,這意味着,蔚來也不能賣更多的車,會把自己拖死。

蔚來:丢掉新勢力銷量一哥,市值一哥也岌岌可危?

從産品力來看,蔚來最喜歡做的産品定位就是車型同室操戈。第一款車ES8、第二款車ES6,ES6續航更高、售價更低,顯得成本效益更高,直接擠壓ES8的銷量,第三款車EC6就是ES6的掀背版,自然會分掉ES6的客戶。前面是SUV,到了轎車,在NIO day 2020釋出的ET7,知道2022年3月28日才傳遞,而在2021年12月18日釋出的ET5則售價更低、性能更好,又會分流ET7的訂單。

至于即将釋出(大機率的2022年4月的北京車展)的ES7,這款SUV定位是大五座純電SUV,介于ES6和ES8之間。實話說,ES6和ES8之間還需要一款産品嗎?單純從價格來看,ES6定價34.648-51.34萬,ES8定價是45.35-61.14萬,中間還有一款EC6定價35.36-51.34萬,價格差別本來就重疊得很,ES7定價怎麼定都隻會搶自己的訂單,而不是去搶别的訂單,因為,并沒有新的價格區間的産品。

蔚來的競争力從來都不是産品,而是服務,産品本身可以通過增加技術改善體驗、也可以通過技術降低成本,但服務的成本很難下降,也不能下降,一旦下降就會影響品牌。這也是為何蔚來要推出中端品牌,但,一切都要快。新能源汽車市場就是以快打快,特斯拉、比亞迪在拼命擴産能搶市場,小鵬和理想也有更好的銷量目标。

更重要的是,理想要推全新的全尺寸車型L9、小鵬推更大SUV的G9,甚至比亞迪也會基于唐推更大SUV,這都會擠占蔚來的市場空間。

在蔚小理中,蔚來的銷量先掉隊了,市值一哥的寶座也岌岌可危了。蔚來到底能不能保住市值一哥的頭銜,就看蔚來的中端品牌推出的速度,已經銷量的速度,否則,不容樂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