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肺鱗癌三期活過5年并不罕見,關鍵是要治療得當,新方法效果喜人

曾幾何時,肺鱗癌屬于肺癌中的“老大”,發病率和發病人數最多。然而,随着現代工業的發展,外界環境的改變,肺腺癌坐上了“老大”的位置,肺鱗癌屈居第二。目前,肺腺癌占所有肺癌50%左右,肺鱗癌占30%左右,小細胞肺癌占15%,其他各種少見類型占5%。由于大陸人口基數大,肺癌病人數量衆多,肺鱗癌病人仍是臨床上需要重點關注的類型。

肺鱗癌三期活過5年并不罕見,關鍵是要治療得當,新方法效果喜人

按照肺癌最新版AJCC的TNM分期,非小細胞肺癌分為I期、II期、III期、IV期。其中III期是非常與衆不同的一期。三期病人有能直接手術的,有不能手術切除的,還有經過新輔助治療後能夠手術的。部分IIIA期肺癌病人具有手術機會,而大部分IIIA-N2及IIIB、IIIC期患者為不可手術的肺癌,這個這是我們常說的局部晚期肺癌。

有網友問了這樣一個問題,肺鱗癌三期有活5年的嗎?

實際上肺鱗癌三期活過5年的并不罕見,III期病人總體5年生存率在20%左右。其中經過根治性手術的IIIA期病人,如果術後規範治療,5年生存率可以超過30%,但IIIC期就比較低了,5年生存率隻有10%左右。

肺鱗癌三期活過5年并不罕見,關鍵是要治療得當,新方法效果喜人

随着現代生物技術發展,免疫治療在臨床廣泛應用,5年生存率的資料将會不斷重新整理提高。比如著名的PACIFIC(太平洋)III期臨床試驗,III期不可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同步放化療後使用度伐利尤單抗鞏固治療一年,中位總生存期明顯高于安慰劑組,達到了29.1個月。3年總生存率率達到57%,這意味着近6成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用度伐利尤單抗成功活過了3年。要知道,這些都是沒有手術機會的III期病人,傳統治療模式下3年、5年生存率都是比較低的。

肺鱗癌三期活過5年并不罕見,關鍵是要治療得當,新方法效果喜人

肺鱗癌三期,怎麼治療比較好?

實際上新版指南并沒有太多的更新,肺鱗癌三期,由于異質性比較強,個體差異很大,分期前需要做PET-CT、甚至需要縱隔鏡活檢進行淋巴結分期,充分評估後,進行多學科會診讨論,能手術首選手術治療,不能手術的患者嘗試新輔助治療(新輔助化療或聯合免疫治療),如果能達到降期,可以考慮手術,術後需要輔助化療,不建議放療。

無法手術的三期肺癌病人,首選根治性同步放化療,如果體質不佳,可以考慮先化後放療的政策,放化療結束後建議免疫治療度伐利尤單抗維持1年。

相比較肺腺癌,肺鱗癌PD-L1和TMB表達更高,更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指南早已推薦化療聯合免疫作為晚期或轉移性肺癌一線治療,無論PD-L1表達水準如何。是以,未來,肺鱗癌三期病人,活過5年的會越來越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