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放療後,癌症轉移竟然加快了!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應該如何做放療?

“脫靶”,經常在射擊運動中聽到,指沒有擊中靶或瞄準的目标。在以惡性良性腫瘤為靶點,用放射線來照射并破壞的方法就是放療。既然有靶點,那勢必會存在“脫靶”的現象。

脫靶,對運動員來說意味着丢失分數;那麼,對放療中的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來說,意味着什麼?

放療後,癌症轉移竟然加快了!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應該如何做放療?

具有穿透性核輻射的放射線,如果照射到非靶點的正常組織,會引起局部損傷,在患者中常常以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副作用形式出現,如胃腸道反應、皮膚過敏等等。

然而,放療出現脫靶可能會引起更嚴重的問題——損傷組織增加轉移風險。

1973年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從小鼠肺組織暴露于輻射表現出容易出現癌症轉移細胞的定植;

上世紀的早期臨床資料:乳腺癌患者手術并放療後,肺部轉移竈增加。

最近,一項發表于權威雜志《自然》子刊的研究對放療脫靶與惡性良性腫瘤轉移進行了現象和機制方面的解釋。

組織修複過程竟然會促進惡性良性腫瘤轉移

放射線持續照射惡性良性腫瘤組織,使其損傷變小;照射到正常組織也會有損傷出現,在結束放療後,受損的正常組織需要進行自我修複,然而這個過程竟然被發現會促進惡性良性腫瘤轉移。

研究人員為了模拟乳腺癌放療導緻肺組織損傷,将小鼠肺組織暴露在高劑量輻射下,使小鼠出現肺部急性輻射損傷。通過對正常乳腺癌小鼠和輻射損傷的乳腺癌小鼠比較發現,輻射損傷的小鼠體内有更多的癌細胞擴散到肺部,且開始形成繼發性惡性良性腫瘤(即轉移瘤)。

放療後,癌症轉移竟然加快了!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應該如何做放療?

免疫系統無意中幫助了癌細胞轉移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以上現象的發生與中性粒細胞有很大關系。

中性

粒細胞

主要功能是防止感染、吞噬細菌。作為發炎反應的一線戰鬥員,中性粒細胞能夠抵禦入侵的病原體,同時參與組織和傷口的修複愈合。

組織修複過程中,激活了局部中性粒細胞,為轉移癌細胞創造了一個較好的環境,無意中促進了惡性良性腫瘤的轉移。

如果阻斷小鼠受損肺部中性粒細胞與組織再生相關的信号轉導,便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肺部繼發性惡性良性腫瘤的産生。進一步證明了轉移與中性粒細胞參與的組織修複有關。

惡性良性腫瘤患者還能放心地做放療嗎

放療作為惡性良性腫瘤治療的三駕馬車之一,幫助許多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将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根治某些惡性良性腫瘤。

60~70%的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會接受放射治療,因為它在實作局部惡性良性腫瘤控制中的作用無可替代。放療也是術前和術後輔助治療、進一步提升手術治療效果必不可少的治療方式。

是以,即使放療會給患者帶來或輕或重的副作用,甚至有增加惡性良性腫瘤轉移的風險,選擇放療也還是多數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不能拒絕的治療方式。

不僅要用放療,而且要更好地利用放療。那麼減少“脫靶”、讓放射線精準照射到到惡性良性腫瘤上就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标。

放療後,癌症轉移竟然加快了!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應該如何做放療?

如何減少“脫靶”

随着技術進步和裝置更新,治療前實體師精确的靶區勾畫、反複調試裝置、呼吸門控等精準治療技術已經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脫靶”的出現。

另外,在接受治療過程中,患者一定要做到保持一動不動,避免治療偏差。

寫在最後

美中嘉和集團的放療質控得到了國家惡性良性腫瘤質控中心的認可,值得患者信賴。

值得一提的是,美中嘉和集團是放療質控指南2021年獲批項目承擔機關中唯一一家社會辦醫療集團。同時入圍的項目還有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山大學惡性良性腫瘤防治中心等機構。

參考文獻

Nolan E, et al. Radiation exposure elicits a neutrophil-driven response in healthy lung tissue that enhances metastatic colonization. Nat Cancer. 2022 Feb;3(2):173-18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