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賴床、哭鬧、發脾氣,寶寶入園的常見困難,媽媽4個方法巧應對

對于很多寶寶而言,入園是他們第一次離開家庭與父母分開。獨立面對陌生的環境難免會手足無措,恐懼感油然而生。

賴床、哭鬧、發脾氣,寶寶入園的常見困難,媽媽4個方法巧應對

即使一些去年已經入園的寶寶,在經過幾十天的寒假後,入園不适的問題還會再次出現,甚至變本加厲。每天父母必須哄着才能上學,幼稚園門口孩子哭鬧、地上打滾的橋段又再次上演了。

雖然幼稚園的老師會告訴父母,剛開學孩子有這些不适應的問題都是正常的,讓我們不要擔心。可是看到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父母都是又生氣又心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孩子度過這段适應期呢?

剛開學,寶寶入/返園會有哪些不适應的問題

1、每天哭鬧,不想上幼稚園

賴床、哭鬧、發脾氣,寶寶入園的常見困難,媽媽4個方法巧應對

一些孩子一聽到要上幼稚園就開始哭鬧,吵着嚷着說不上幼稚園,這都是孩子信心不足、适應能力差的表現。對于這些孩子而言,讓他們呆在陌生的環境長一點都很難,更别說在那裡生活和學習了。除此之外,加上所有入園小朋友都有的分離焦慮,出現不想上學的想法也是正常的。

2、一上學就肚子疼

還有一些小朋友為了不去幼稚園,一起床就會頭疼、肚子疼。媽媽不要以為孩子都是在騙你,有時候“不舒服”确實是真的。

3歲左右的寶寶由于語言發育尚未完成,肢體語言還是他們表達情緒的主要手段。孩子上學前出現頭疼、肚子疼,其潛台詞是“我害怕”“我緊張”,負面情緒引起的生理反應,并不是孩子在騙你。

3、愛發脾氣

幼稚園裡有老師管着,想睡不能睡,想玩不能玩,在家裡受溺愛慣了的孩子自然會有種種不适應。除此之外,一些孩子語言能力差、适應能力不足,因為無法和老師、小朋友們正常溝通,隻能一味地妥協和忍讓,是以負面情緒較多。

賴床、哭鬧、發脾氣,寶寶入園的常見困難,媽媽4個方法巧應對

4、無法融入幼稚園

很多孩子入園後,由于不适應幼稚園的作息時間,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該睡覺的時候又不睡覺,常常會收到幼稚園老師的“舉報”電話。

寶寶無法适應幼稚園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調節情緒能力差

一般而言,孩子上幼稚園1到3個月左右就該适應幼稚園的生活了。如果超過三個月,孩子還有不适應的情況,可能是孩子情緒處理上出了問題。這類孩子往往表現為情緒容易激動,且很難平靜下來。如果你的寶寶也是這種類型,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

賴床、哭鬧、發脾氣,寶寶入園的常見困難,媽媽4個方法巧應對

讓孩子調整呼吸

媽媽可以告訴孩子,在幼稚園害怕、生氣的時候,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氣球,然後進行幾次深呼吸,這樣就不會害怕和生氣了。如果孩子不知道什麼是深呼吸,媽媽可以示範給寶寶看。

學會轉移注意力

上幼稚園的時候,媽媽可以在孩子的書包裡放一個她喜歡的玩具。然後告訴孩子,想媽媽或是害怕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玩兒。當然,媽媽還可以用其他适合孩子的方法,隻要可以轉移孩子注意力的即可。

自我安慰

當孩子害怕的時候,媽媽可以教會孩子把雙手放到胸口,告訴自己我可以的,這是心理學上自我安慰的一種有效方法。

賴床、哭鬧、發脾氣,寶寶入園的常見困難,媽媽4個方法巧應對

2、不懂集體生活的規則

如果是孩子因為不了解幼稚園集體生活的規則才抵觸幼稚園的,媽媽可以提前和孩子提前進行演練,比如上課時要坐好、不能亂拿别人的東西等。

3、學習速度慢,跟不上節奏

有些孩子不願意去上幼稚園,是孩子自理能力不足引起的。上幼稚園以後,孩子要學會自己疊被子、在規定的時間吃完飯、排隊上廁所等,一些孩子學習能力差,跟不上幼稚園的生活節奏,才會開始抵觸幼稚園的。

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寶寶快速适應幼稚園的生活

如果孩子因為不适應幼稚園,就不想去幼稚園,甚至要求更換班級和幼稚園,父母要做的是讓孩子知道上幼稚園是他的責任,本來就要做的事。要讓孩子明白無論自己到了哪個幼稚園、哪個班級,都要自己會疊被子、吃飯和上廁所,是以有些事情要學會自己面對。

賴床、哭鬧、發脾氣,寶寶入園的常見困難,媽媽4個方法巧應對

媽媽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幫助孩子度過幼稚園不适期

1、演練

為了孩子能順利入園,父母也可以在開學前幾周就開始訓練,可以按照幼稚園的作息時間和規定來要求孩子。

2、再見模式

很多孩子不适應幼稚園,主要原因還是分離焦慮帶來的恐懼感。父母可以和孩子約定一個“再見儀式”幫助孩子提升安全感。媽媽和寶寶分别的時候,先揮揮手說再見,然後再來一個大大的擁抱,最後同時轉身離開等。.

賴床、哭鬧、發脾氣,寶寶入園的常見困難,媽媽4個方法巧應對

3、一張照片

除了和寶寶約定好一個“再見儀式”外,在寶寶書包裡放一張全家福的照片,緊張和害怕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看看,也有助于提升寶寶的安全感。

4、準備好安撫物品

最後,媽媽可以在孩子的書包裡放上孩子喜歡的安撫物品,比如喜歡玩具和小熊,都可以讓孩子從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