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空間站正處于建造階段,今年将發射問天号實驗艙和夢天号實驗艙與在軌的天和号核心艙對接,組建大陸空間站的“T”字基本構型,而天和号核心艙就相當于“T”字下面的一豎,問天艙與夢天艙相當于“T”字上面一橫的兩端。

問天艙已經于今年2月初亮相,預估今年5月或6月份發射入軌與天和号核心艙對接,夢天艙也于近日有新消息了。
據來自《中國航天報》2月下旬的消息,大陸空間站夢天實驗艙正樣艙已經由上海轉運至天津AIT中心,目前已經完成艙段總裝恢複工作,正有序開展空間站組合體聯試和系統間測試準備工作。預估将于問天實驗艙發射并順利對接後的一兩個月後發射,時間大概是今年8月或9月,将由“長征五号B”遙四發射升空,與問天艙分别對接在節點艙的兩側,組成“T”字基本型。
我們看“T”字是上面的組成“一橫”的左右兩個“短橫”短,下面的“一豎”長,但是大陸空間站建成後構成的“T”字卻不是這樣,因為上面的“兩短橫”其實都要比下面的一豎還長,體積也都更大。
我們來看一下資料,天和号核心艙的長度達16.6米,這要樹立起來比5層樓還高了,但“問天”實驗艙的長度則是17.9米,比前者高了1.3米,豎起來就是6層樓房的高度了,夢天艙的高度和問天艙基本一樣。
天和号核心艙最粗部位的大柱段直徑4.2米,比高鐵或地鐵的車廂還寬,而問天實驗艙的的大柱段直徑也是4.2米,但大柱段的長度要比天和号核心艙大柱段更長,不過夢天艙上的大柱段要比問天艙更長,是以從體積上來說,夢天艙是三個艙段中最大的。
大陸空間站雖然整體上不如國際空間站大,但國際空間站的大是因為艙段很多,若論單一艙段的話,其實大陸天和号核心艙就已經被國際空間站所有的艙段都大了,那麼問天艙和夢天艙當然也比它們都大,是以實際上大陸的空間站的三個艙段都是太空中最大的,而且應該是以夢天艙為最,它很可能還是目前太空中最大的單體航天器。
夢天實驗艙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制,是新時代的“大國重器”,其在軌任務主要在微重力基礎實體、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流體實體與燃燒科學等方面開展科學研究和實驗,其由加壓密封艙(工作艙)、貨物氣閘艙、載荷艙、資源艙四部分組成,其中加壓密封艙是主艙室,是進行艙内科研實驗的主場地,配置有大量的科學研究機櫃。
夢天實驗艙段結構圖
貨物氣閘艙則是一個創新性設計,由内艙門(位于貨物氣閘艙與密封艙之間)、外艙門(打開可通向艙外)、載荷轉移機構和洩壓複壓裝置四部分構成,它的體積很大,其内艙門采用大開口方形設計,這友善大尺寸貨物運送,有資料透露顯示進出艙貨物的整體最大尺寸為0.9米×1.15米×1.2米,這比目前國際空間站上希望号貨物氣閘艙進出艙貨物尺寸大多了,其貨物整體允許最大尺寸為0.576米×0.83米×0.8米。
正在水下進行試驗的夢天号實驗艙
氣閘艙的載荷轉移機構是貨物進出該艙段的搬運裝置,具備伸縮、旋轉和微調等多種功能,出艙的貨物可由機械臂抓取并轉移至可展開式暴露實驗平台上,也可轉移到預定艙外載荷挂點上。
夢天号的貨物氣閘艙還自帶多塊大面積可展開式暴露實驗平台,這也使得它在太空中的體積更大,其有的面向天頂方向,友善接收宇宙射線,另一個則面向地球一側,數量比問天号上還多,相比國際空間站上的希望号貨物氣閘艙的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
另外,夢天艙還有大載重、多點裝夾、帶有旋轉功能的載荷轉移機構等,這都是載人航天領域的創新亮點。
參考資料:
《中國航天報》3月3日文章《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AIT工作有序展開》
滄州鬧市突降一隻“水驢子”,奇特發型引圍觀,求偶時愛跳撞胸舞
印度人口全球第一了?消息不可信!但印度人數超大陸可能就在今年
意義重大!山東啟動全球首套二氧化碳制汽油裝置,廢氣真能變寶藏
大陸空間站運作軌道變圓了!比地球繞日軌道還圓,為何要飛這麼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