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恒馳5下線,新能源車企為何鐘愛SUV?

恒馳5下線,新能源車企為何鐘愛SUV?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車智駕

去年一度成為恒大債務危機犧牲品,險些被“打折甩賣”,卻又在房地産陷入寒冬後,搖身一變成為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恒大汽車,終于正式下線了首款車型——恒馳5。

且不提,2017年開啟造車後,經曆5年左右時間,終于擺脫了“PPT造車”的恒大汽車能否挺直腰杆,拯救恒大于危難之中。恒馳5的面世,至少證明了恒大全面轉型新能源汽車的宣言落到了實處。

與此同時,恒馳系列的量産也會正式進入倒計時階段,樂觀估計,今年8月份就能夠看到相關的消息。

根據2021年恒大向工信部申報的恒馳5LX相關資訊資料,作為幾乎決定恒大汽車生死的首款産品,恒馳5的定價很可能會在20萬元左右區間内,直接對标奧迪Q3、寶馬X1等車型。而且,和許多國産車企一樣,恒馳5的首發車型采用了A級緊湊型SUV的規格。

如此一來,恒大汽車算是完美延續了,以蔚來、小鵬、理想為首的國産新能源汽車新勢力,無意間引領的“首款車型必定是SUV”風潮。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是SUV?為什麼又是SUV?

行業慣性驅動,SUV是時代的選擇?

事實上,不僅僅隻是國内車企,全世界各大新能源汽車廠商,以及近幾年轉型新能源的傳統車企,都表現出了對SUV的偏愛。

比如特斯拉近些年來最直接的競争對手——大衆。在轉型新能源後所推出的ID.家族,除了ID.VIZZION明顯采用了轎車車型外,包括近期剛剛上市的ID.6在内,幾乎全部都是SUV。

以及同樣可能對特斯拉造成威脅,長期以來始終堅持混動力的豐田。也在去年12月艱難敲定電動化轉型戰略後,于前不久的上海車展中,亮出了首款純電SUV概念車BZ4X。

甚至于,豐田計劃投資700億美元,在未來10年推出的30多款電動汽車中,超過一半都選擇了SUV。

就更别提奔馳、寶馬、法拉利等素來以豪華車聞名的車企,已經推出和尚未推出的首發純電汽車,毫無例外都選擇了SUV車型。如此驚人的巧合,其背後,仿佛有一隻名為“時代”的手,在無聲又堅定地推動着。

在目前的乘用車領域中,汽車大緻可以分為三大類型,也即是轎車、MPV、SUV。

作為最經典的設計,轎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市場佔有率比例最大,也是概念和印象最為清晰的車型。相比之下,由大型旅行轎車演化而來、某種意義上更像廂式貨車的MPV,以及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都隻是對轎車适用場景之外的功能補充。

其中,在燃油車時代中誕生的SUV,代表了人們在轎車和越野車之間、在城市環境和郊外環境之間,進行取舍和兼顧的産物。在多年的發展變化中,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甚至一度展現出取代其餘車型的勢頭。

根據乘聯會的相關資料,截至2021年12月,綜合乘用車市場佔有率零售資料,轎車占比49.8%,SUV占比45.6%。而由于設計理念和應用場景的局限,已經成為“小衆”的MPV僅占比4.6%。

翻看天眼查資料庫中與SUV有關聯的企業,捷豹路虎、大衆等知名品牌更是明顯可見。

恒馳5下線,新能源車企為何鐘愛SUV?

在2008年左右同樣被視作“小衆”,銷售份額僅僅隻有10%的SUV,能夠在十幾年後幾乎和轎車平分市場,依靠的還是對新社會形态和經濟體系的比對度。甚至可以說,選擇SUV的不是消費者和汽車廠商,而是一整個時代的必然。

就好比目前全世界車企中市值最高的特斯拉。明明擁有着全球最暢銷的純電動轎車Model 3,首發車Model S也同樣選擇了對标豪車的中大型轎車車型,但在後續更新中,還是相繼推出了SUV車型的Model X和Y。

從汽車車型的發展軌迹來看,SUV隐約已經成為了整個行業的慣性。包括恒大汽車在内的新能源車企,之是以選擇SUV作為新車的首發車型,除了企業根據市場走向自發做出選擇外,根本上還是受到了這個慣性的驅動。

誕生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市場的SUV,随着州際高速公路網絡的完善,開始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早期較為注重的越野性能,逐漸被空間更大、舒适性更高的長途公路性能所取代,從這一階段開始,SUV開始正式沖擊中大型轎車市場。

在2003年前後進入歐洲和中國市場後,由于人口基數、國土面積、基礎建設等因素的影響,尺寸更小、價格更低的中小型和緊湊型SUV成為主流,也開始和小型轎車市場有了更多的重疊。SUV車型在近代發展變革的每一步,幾乎都是以轎車為注腳——搶奪其市場佔有率,甚至試圖取而代之。

除了來自時代大環境和行業慣性的推動,在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後,SUV逐漸常駐于各大車企的首發陣容,其實也有着更深層次的原因。

技術圍城,消費決定設計

在車智駕看來,SUV在純電動汽車領域之是以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

技術限制

1.電池科技影響純電汽車的實體設計。

受到現階段的電池技術限制,無論是主流的磷酸鐵锂電池還是三元锂電池,都無法有效控制體積和重量。這不僅限制了純電汽車的續航裡程,體積龐大又沉重的電池,也為車身增加了額外的重量。

為了維持車身的平衡,以及行駛過程中的實體安全,對整車設計而言太過于笨重的大型電池,隻能安置在汽車底盤上。這也就導緻了,相較于燃油車而言,純電動汽車的底盤不管是高度還是硬度,都必須更高一些才行。

在無法對電池進行有效“減肥”的前提下,結構相對龐大的SUV車型,可以顯著提升車輛的整體美感。而且基于車型的功能設計,也能适配更高續航、也更重的電力儲能,帶來更好的駕駛體驗。

2.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所需要的傳感系統。

在2022年,将會有一大波搭載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新車上市。在這個被譽為“L3級智能汽車量産元年”的年份,各大廠商都在提前搶占自動駕駛的市場高地。

而想要承載更高等級的自動駕駛技術,離不開更優質、更詳細的資訊處理管道和處理能力。這直接導緻了,搭載更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需要更多的攝像頭、雷射雷達等遍布車身的傳感裝置。

是以,本質上更傾向于“大号兩廂車”,有更充足的實體空間和設計備援來承載更多傳感系統的SUV,也就成為了車企展示技術優勢,以及秀配置、“亮肌肉”的首選平台。

消費限制

1.實用主義傾向更高的消費群體。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産銷地,中國市場中,得益于國民收入水準的不斷提升,汽車正在逐漸褪去“身份象征”之類的認知标簽,實用主義的消費傾向也在成為主流。

SUV進入純電動時代後,原本在城市環境中油耗過高、發動機噪音較大等缺陷,随着更輕便的電機驅動系統取代燃油動力,都得到了有效解決。與此同時,也凸顯了車内空間更大、載貨能力更強等優勢,讓SUV顯得更加實用。

車身較高、車架結構更大,也讓SUV有着更大氣、更彰顯形象的外形特征。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于一部分實作了生理、安全、社交需求的群體,這樣的特征也很契合他們更進一步,通過完善個人形象的方式來擷取尊重的需要。

此外,随着更多的年輕群體成為主流消費者,為了尋求“與衆不同”的個性追求,也會有一部分年輕消費者在購買純電汽車時,傾向于選擇與傳統轎車造型有明顯差別的SUV。

2.車輛使用場景正在發生變化。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區分中,轎車,尤其是中大型轎車,更多承載了類似于商務接待、長途出差、接送父母的功能。但是,在鐵路、飛機等公衆交通網絡的不斷完善中,這一部分功能這一部分功能不可避免遭到了影響和取代。

而SUV則是更多承擔了城市環境内代步、采購家庭用品、接送兒童的功能。對比其他車型,至少在不同場景的适用性方面,SUV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最優解。

再加上國内鼓勵生育的大環境,單個家庭的成員數量也會保持增長趨勢,購置一輛能容下“更多孩子折騰”的汽車,也成為許多父母的消費痛點。

當然,功能全面的SUV并不是萬能的,即便是近些年來出鏡率越來越高,但終究還是有其局限所在。

“傳承”缺陷,順應時代的無奈

進入新能源時代後,SUV的車型雖然也在不斷調整和改進,但相對于轎車而言,車智駕認為,終究還是有着較為明顯的不足之處。

而且這份不足,更多都是傳承自燃油車時代。

價格

就像是特斯拉最新推出的車型,被消費者稱為“SUV版Model 3”的Model Y。零件共享率高達70%的兩輛車,在配置上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但同樣是高性能版,Model 3的售價為339900元,Model Y的價格則是387900元。

将近5萬元的價格差,不僅隻存在于特斯拉一家。翻看各種報價網站,輕易就能發現,同樣配置的同品牌車型,SUV的價格往往要比轎車更高。

除了車身偏大,材料成本會随之升高外,用來保證車輛穩定和安全性的設計費用也會包含其中。而近些年SUV市場的火熱,給了營銷環節更多的發揮空間,進而帶來了更高的溢價。

續航

盡管純電SUV的整車架構足以承載更多更重的電池模組,但續航問題,始終是SUV的弱勢所在。

燃油車時代中,SUV由于内部結構和零部件比轎車更多,同時車身更大導緻風阻更高,油耗也會随之增多。

到了新能源時代,整車的車身設計并沒有出現變革性改變。盡管在部分緊湊型SUV的設計中,已經盡可能減小了風阻的不利影響,但整體而言,純電SUV的風阻系數依然不低,實際上仍舊達不到轎車的水準。

再加上要面對電池在不同溫度下的裡程縮短,以及自然的放電損耗,電池體積越大,這方面的損耗也難免會随之增長。至少在電池技術得到有效革新之前,純電SUV仍然很難緩解續航焦慮。

駕駛體驗

SUV的車身要高于轎車,盡管帶來了更優秀的視覺感,沒有後備“第三廂”的設計也減少了車後方的盲區,但在最重要的前方,盲區依舊存在,而且比轎車更大。

車身比轎車高的SUV,前車窗的窗線和引擎蓋也會增加高度,進而拉大車頭,以及車窗兩側與地面之間的視線盲區。相比于轎車,SUV駕駛員的視線很難察覺近距離的低矮物,哪怕采用了隐藏AB柱和車蓋傾斜的設計,區域盲區依舊不會有大的改觀。

雖然在L3級自動駕駛逐漸普及的當下,更加完善的傳感器系統,以及自動泊車之類的功能,可以有效緩解盲區效應,但這也意味着價格上要更加昂貴。

同時,在風阻高、體積大的客觀因素下,電動SUV在高速行駛場景中,由于重心較高,穩定性也會有所下降。在雨雪天氣中,安全性也弱于轎車。

不過,SUV和轎車之間的設計差異正在不斷縮小。尤其是在不遠的未來,無人駕駛技術真正成熟起來之後,擋在車型之間的限制也會被打破,融合轎車和SUV的新設計理念,或許也會應運而生。

而幾乎所有的車企都選擇SUV作為首發車型,某種意義上,或許也是在順應目前時代的無奈之舉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