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馮恩昌:奔跑于報刊雜志社

馮恩昌:奔跑于報刊雜志社

創作路上話艱辛

作者 | 馮恩昌

四、奔跑于報刊雜志社

從事創作,實作奮鬥目标,拜師求伯樂,就要開闊胸膛,就要不怕受累多跑腿。我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自己正是年輕力壯時期,為了搞好縣裡的新聞報道工作和自己的業餘創作,奔跑通路過大量報刊雜志社,目的有二:一是為縣裡多發表新聞稿件,二是在創作上拜師學藝。跑濟南次數最多,因我是縣委報道組組長,擔着宣傳報道任務。大衆日報是省委機關報,發稿後影響最大,是以每次去濟南,就住在報社招待所,吃報社食堂,住下有專門房間,生活極其友善。我采取靈活機動的辦法,把稿子交給報社編輯後,在他們審閱期間,就跑其他報刊和文學方面的編輯部。

那時因自己寫詩和散文,跑山東文學雜志最多,去詩歌組特别多。80年代詩歌組四名編輯,在交往中都成了我的老師,稿子選用的多,還請我去他們家吃飯。一來二往感情深了,得到過他們許多幫助,省裡搞文學評獎,都幫我說好話。由于經常到濟南送稿,創作打開了局面,大衆日封包藝部、濟南日報副刊、《泉城雜志》等,都建立了友誼關系。他們主動給發表稿件和作品。山東文藝出版社,為我列入出版計劃,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多彩的風》,自己一分錢未投,還給出版了散文詩集《彩色的鄉情》。出版社創辦的大型文藝刊物《柳泉》,登了我多首反映農村改革開放的詩,如《花萼山》《黃昏在小院裡喧鬧》等。那幾年整個濟南市讓我跑遍了,一些小型報刊我都去過,《山東經濟報》《山東環境報》《山東僑報》《山東開發報》《山東人口報》《山東勞工報》等,都聯系了一兩個編輯,給全縣和我本人發表了大量稿件,對宣傳臨朐起過很大作用。

馮恩昌:奔跑于報刊雜志社

我的創作,60歲退休之後,繼續幹還是起了很大作用。我在職時工作繁忙,寫作時間很少,做了很大努力,出版了5本小書,不過50餘萬字;退休後創作時間多,自己集中精力創作了二十七八年,出版了20部書,近600萬字。看來人老了不能閑,要繼續吃苦受累,天天寫作,自能取得更大成績。離崗後的20年,因兒子在北京工作,我和老伴去住了一段時間。在住閑的歲月裡,我沒有一天閑,前去拜訪了多家報刊社,拜師求教,人民日報、中國老年報、中國花卉報、中國綠色時報、《老人天地》雜志,我都去過了。

一個退休老人在對城市交通不熟的情況下,自己尋路訪友,确實不容易。那時我沒有手機,身上帶着兒子、媳婦的電話号碼,一旦迷了路、調了向及時聯系。有時候找大半天,尋不到要去的報刊社,有時找不到要見面的編輯,心裡非常着急緊張,深深感到尋人不容易。功夫不負有心人,跑了幾個月的北京城,收獲還是不小的。《人民日報》采用過兩三篇散文,《中國老年報》登了十幾篇體會文章,《中國花卉報》采用二三十篇奇石花卉文章,凡去過的報刊,編輯都相當重視,一般都給采用稿件,他們覺得一個農村作者來北京寫作很不容易,真有點另眼相看。

創作要取得一點成績,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自己覺得做些努力,多在精神體力方面投點資,是應該的。坐享其成隻是幻想,是以我們一生創作的朋友,總得努力奮鬥,多做貢獻。

馮恩昌:奔跑于報刊雜志社

馮恩昌,1937年生于山東臨朐。曾任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文聯主席,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山東散文學會理事、中國鄉土詩人協會常務理事,全國田園派著名詩人、作家,“農家小院派”代表,被譽為東方詩神。作品多次在國内外獲獎,曾獲亞太地區民間文藝最高獎“金飛鷹獎”終身成就榮譽稱号,被評為世界文化名人、國家一級藝術家稱号,馮惟敏傳說傳承人,已出版文學專著23部,《糖葫蘆》《故鄉蟬歌》,選入全國全日制中學閱讀課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