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EM/MBA 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03) 論證有效性分析 寫作模闆

成文整體格式如下:

MEM/MBA 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03) 論證有效性分析 寫作模闆

寫作模闆的四步如下:寫标題->标準化開頭->主體段->标準化結尾。

1 标題

@1 萬能标題

  1. 《一段似是而非的論證》
  2. 《一段漏洞百出的論證》
  3. 《一段值得懷疑 的論證》
  4. 《一段值得商榷的論證》
  5. 《一段有失偏頗的論證》
  6. 《一段且慢草率下結論》
  7. 。。。

@2 提出疑問型标題

  1. 《......嗎》(表示對題幹結論的質疑) 人類真的不必幹涉自然嗎?
  2. 如此真的可以賺錢嗎?
  3. 洋快餐真的能成為飲食行業霸主嗎?

2 标準化開頭

@1 完整模式:簡要分析論證方式+總結論點+提出質疑:

  1. 上述計劃(報告、評論、建議等)(或上述論證或論證者) 通過__________ 認為__________。該論證(結論,報告,建議)是值得商榷的/有失偏頗的/不 可信的。
  2. 論述者通過一系列的論證得出結論,認為__________。之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是因為__________ 。然而,這一論證存在着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陷:
  3. 上述材料中,作者認為__________,論據是_________。該論證有一定說服力, 但仍有不夠嚴謹之處,有待完善。主要問題如下:
  4. 上述材料認為________ ,這一結論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三是_________。不難看出,這一論證并非無懈可擊,因為它 有幾個方面的不足。
  5. 材料通過________ 的方式(舉例、調查、說理、對比、類比) 得出_________的結論(如不确定原文總論點或者總論點不明顯的可以不寫具體論點)。其觀點看似頭頭是道/邏輯嚴謹,實則存在缺陷,值得商榷。
  6. 文章通過________ 等論據得出________ 的結論,這一推論看似頭頭是道,實則充滿漏洞,其結論是不足為信的。
  7. 論述者通過一系列的論證得出結論,認為__________。之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__________ 。然而,這一論證存在着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陷:

@2 快速模式:簡要分析論證方式+提出質疑

  1. 論述者通過一系列論證得出結論,認為 _________。然而,該論證是值得商榷的。
  2. 上述論證通過一系列分析,試圖論證__________ 。但是,該論證在論證方法 推理過程中都存在不妥之處,分析如下:
  3. 上述論證通過草率的分析,便得出如下結論__________。該論證是不足信的, 存在以下問題:
  4. 在上述論證中,作者試圖從多個角度,用多個論據證明__________。然而文 章中諸多論據和推理是經不起推敲的,在論證的邏輯上存在如下問題:
  5. 該材料通過舉例、類比、說理等一系列手段試圖論證....這一觀點,但是 在論證中,上文還存在漏洞,結論值得商榷,具體分析如下。
  6. 原文通過一系列的分析 試圖說明__________。但該論證本身存在多處缺陷和漏洞,分析如下:

@3 萬能模式:提出質疑

  1. 原文所給論證看似有道理,但細細推敲則可發現其在概念、論據及推理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具體分析如下。

3 主體段

@1 架構:一般改版部分 分4-5段,架構結構如下所示:

  1. 首先/其次/再次/最後,作者認為.....這一觀點顯然是武斷的,因為,從A不能必然推導出B,因為....。是以也可能得出-B的結論。
  2.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文中.....的觀點并不完善,作者在論證結論的過程中 存在不嚴謹之處,因為......,可見此結論不足為信。
  3. 其一/其二/其三/其四,由A未必得出B,這一推論同樣是有問題的。作者使 用....作為論據有失偏頗,其結論顯然也是值得懷疑的。
  4. 首先/其次/再次/最後,文章通過.....、......等論據得出......的結論是值得懷 疑的。因為......。是以,得出....的結論十分荒謬。

@2 獨立段:該部分 每一段 主要使用邏輯缺陷和相應的模闆 來進行漏洞說明和分析,如下所示:

(上述材料、上述論證、論證者、論述者)由__________,得出__________ 的結論。該論證過程顯然是(值得商榷的\缺乏說服力的;有失偏頗\還需完善; 有待證明\不太恰當;不很确切\不太嚴謹;欠妥當\有點兒輕率;有些武斷\難 以讓人信服)。因為事實上__________,是以,論證者無法得出其提出的結論。 由__________,(未必、不一定、可能不、并不必然、不足以、很可能、完全 有可能)推出(推不出)__________,而日常的慣例告訴我們__________,顯而易見,論證者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和合理的推理得出其結論。

@3 案例分析

參考材料如下:

  • 有一段時期,我國部分行業出現了生産過剩現象,一些經濟學家對此憂心忡 忡,建議政府采取措施加以應對,以免造成資源浪費,影響國民經濟正常運作。 這種建議看似有理,其實未必正确。
  • 首先,我國部分行業出現的生産過剩并不是真正的生産過剩。道理很簡單,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産過剩實際上隻是一種假象,隻要生産企業開拓市場、刺 激需求,就能擴大銷售,生産過剩馬上就會化解。退一步說,即使出現了真正的 生産過剩,市場本身也會進行自動調節。
  • 再次,經濟運作是一個動态變化的過程,産品的供求不可能達到絕對平衡狀 态,因而生産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見現象。既然如此,那麼生産過剩也就是經濟 運作的客觀規律。是以,如果讓政府采取措施進行幹預,那就違背了經濟運作的 客觀規律。

主體段寫作(融合架構模闆 和獨立段模闆)參考如下:

  • 首先,生産過剩未必是假象。隻要生産企業開拓市場、刺激需求,就能 擴大銷售,生産過剩馬上就會化解的表述太絕對了。生産企業開拓市場、 刺激需求并非擴大銷售的充分條件,因為銷售還取決于市場飽和度、社 會購買力、社會消費心理等其他因素。
  •  其次,既說生産過剩“不是真正的生産過剩”,又說“出現了真正的生 産過剩”;既說“生産過剩實際上隻是一種假象”,又說“生産過剩是 市場經濟的常見現象”。“生産過剩”這一概念模糊不清,前後觀點自 相沖突。
  • 再次,說生産過剩可以增加物資儲備以應對不時之需難以令人信 服。因為不知道過剩的産品是否為人所需要。實際上,生産過剩 是指某些商品的生産超過了社會需求,以緻商品滞銷,庫存積壓 增加,或者說,其産品已經超過了正常的消費需求和物資儲備, 是以,這一結論缺乏成立依據。
  • 最後,生産不足未必一定造成供不應求,人們也未必缺衣少食。 需要了解人們對産品的需求量。此外,即便人們缺衣少食,也未 必一定會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此文的推導太過主觀。

4 标準化結尾

常見的結尾如下所示,結尾的意義主要是再次總結:

@1 快速模式:簡要分析論證方式+收尾

  1. 綜上所述,文章得出______的觀點是經不起推敲的,整篇文章從概念、論據及論證過 程等方面都存在不恰當之處,是以,原文的論斷是值得懷疑的。
  2. 總而言之,論述者沒有提供更充分的證據來證明______,要加強這個論證,還必須提供更為有力的論據。作者在論證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其結論不足為 信,該論證也是嚴重缺乏說服力的。
  3. 綜上所述,原文看似有理有據,頗為緊密。但仔細推敲之下,在諸多方面均存在不妥之處。如果沒有 更嚴謹的論證,不宜過早斷定______的結論。

@3 萬能模式:提出質疑:收尾

  1. 總之,這段論述存在諸多的缺陷,其論據對結論的支援力度有限,結論并非有理有據,是以其結論是不足為信的。
  2. 由此可見,上述論證沒有提供足夠充分的論據證明論點的合理性,是以該論證是經不起推敲的,需要更多的論據予以證明。
  3. 綜上所述,原文在概念、論據及推理等方面至少存在以上所分析的諸多邏輯漏洞,是以,該論證的有效性是值得懷疑的(/有待商榷的/難以令人信服的)。

5 語言表達

@1 常用邏輯結構詞:

  • 段與段之間:首先 其次 再次 另外 最後;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最後
  • 段落内部: 而且 還有 況且 更何況更重要的是等。 很可能真實情況是 比如 試想等。

@2 常用的語氣詞:

  • 批駁邏輯缺陷:可能不成立 未必能推出 不一定 成問題 有些牽強 不 苟同 難以必然成立 值得商榷等。
  • 陳述觀點或見解:可能 大概 或許 也許 一般來說 通常情況下等。

6 真實案例

案例1

@1 題目

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設計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是權力的制衡和監督,隻要有了制衡與監督,企業的成功就有了保證。

  • 所謂制衡,指對企業的管理權進行分解,然後使被分解的權力互相制約以達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濫用權力;至于監督,指對企業管理進行觀察,使企業營運的各個環節處于可控範圍之内。 既然任何人都不能濫用權力,而且所有環節都在可控範圍之内,那麼企業的營運就不可能産生失誤。
  • 同時,以制衡與監督為原則所設計的企業管理制度還有一個固有特點,即能保證其實施的有效性。因為環環相扣的監督機制能確定企業内部各級管理者無法敷衍塞責,萬一有人敷衍塞責,也會受這一 機制的制約而得到糾正。
  • 再者,由于制衡原則的核心是權力的平衡,而企業管理的權力又是企業營運的動力與起點,是以 權力的平衡就可以使整個企業營運保持平衡。
  • 另外,從本質上來說,權力平衡就是權力平等,是以這一制度本身蘊含着平等觀念。平等觀念一旦成為企業的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業内部的和諧與穩定。

由此可見,如果權力的制衡與監督這一管理原則付諸實踐,就可以使企業的營運避免失誤,確定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日常營運的平衡以及内部的和諧與穩定,這樣的企業一定能夠成功。這樣的企業 一定能夠成功。

@2 官方答案

  1. “任何人都不能濫用權力,而且所有環節都在可控範圍之内,那麼企業的營運 就不可能産生失誤。”即使任何人都不能濫用權力,而且所有環節都在可控範圍之 内,企業也不一定能避免失誤,因為企業營運失誤與否還取決于管理團隊的管理水 平等其他條件。
  2. “監督機制能確定企業内部各級管理者無法敷衍塞責。”事實上,即使有了監 督機制,也不能確定所有管理者不敷衍塞責。後文所說“萬一敷衍塞責”,也和這 一判斷相沖突。
  3. “監督機制能確定企業内部各級管理者無法敷衍塞責”這一判斷過于絕對,不 能成為論據,因而無法證明以制衡與監督為原則所設計的企業管理制度能保證明施 的有效性。
  4. 企業管理權力的平衡未必能使整個企業營運平衡。整個企業的營運平衡,除了 企業管理權力的平衡這一重要條件之外,還取決于其他條件。
  5. “平衡”和“平等”概念不同,權力平衡不等于權力平等,兩者不能混淆。
  6. 企業營運不失誤、管理制度有效、日常營運平衡以及内部和諧穩定,這些還不 足以保證企業一定能夠成功,因為企業的成功不僅取決于企業的内部因素,還取決 于市場等企業的外部因素。

@3 案例好文

難以信服的論證 縱觀全文,作者分别從權利的制衡與監督兩個角度進行論證,認為:隻要有了制衡與監督,企業的成功就有了保證。然而,文章至少存在以下邏輯漏洞,其論證有效性有待商榷。

  • 首先,即使權力的制衡與監督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原則,然而除了權力的制衡與監督,企業發展計劃的制定與執行和其他外界環境等因素都可能影響企業的經營。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實作了權力的制衡與監督,企業的成功未必就有了保證。
  • 其次,且不論使要分解的權力互相制約以達到平衡,能否保證任何人不濫用權力,除了企業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也可能影響企業營運。此外,即便企業營運的各個環節處于可控範圍之内,也并不意味着企業經營不可能産生失誤,因為各個環節可控不等于決策正确進取 堅韌 開放 影響。
  • 再次,權力平衡不等于權力平等。前者是指各權力互相制約達到平衡,後者是指各主體擁有平等的權力。此外,即便平等觀念成為企業管理理念,這一理念能夠踐行,其踐行的程度如何,文章并沒有說明,是以得出“必将促成企業内部的和諧與穩定‘’的結論未免過于樂觀。
  • 最後,基于以上分析,權力的制約和平衡未必能夠使企業避免失誤,保證管理制度有效、日常營運的平衡以及内部的和諧與穩定;即便能夠實作以上三點,企業的經營是否成功,也可能受到戰略決策、目标執行、外界環境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此時企業經營未必能夠成功。

綜上,作者在論證制衡與監督能夠保證企業成功的工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邏輯漏洞,論點不必然成立。

案例2 

關于房價會不會一直漲上去的問題,一直争論不休。對于房價上漲的利弊 衆說不一。有人說會出現周期性回歸,有人說會出現斷崖式的崩盤,甚至有 人說會出現持續性不穩定。土地的政府壟斷屬性和政府的強力幹預能力使周 期性市場變得不可能,斷崖式崩盤也不符合政府和開發商的長遠利益,是以 房價最後會一直處于一個不穩定期。然而,房地産發展的不穩定性,將決定 經濟發展也會出現不穩定。

同時,經濟的不穩定性是指,當社會盤剝處于臨界狀态的時候,系統中 的任何擾動都可能擴充到全局。比如,公民負債能力下降很容易擴充到金融 領域形成壞賬。國際市場上原材料價格的變動影響國内價格變動,進而引發 社會風險。

@2 官方答案

  1. 缺陷一:政府強力幹預使周期性市場變得不可能結論的得出太過絕對了,實際上,周期 性市場是市場的基本規律。
  2. 缺陷二:文章對于房價未來的走勢提出了三種推斷,當排除其他兩種後就理所應當将房 價走勢歸結為周期性不穩定是不太準确的,因為房價走勢很有可能會出現其他情況。
  3. 缺陷三:房價不穩定并不一定代表房地産發展不穩定,事實上房價經常存在上下波動, 同時,即便房地産不穩定也并不代表經濟發展會出現不穩定,文章有偷換概念的嫌疑。
  4. 缺陷四: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變動影響國内價格變動,并非一定會引發社會風險,事實 上,價格随着價值上下波動正是價值規律的一種展現。

@3 案例好文

似是而非的論證

材料通過一系列的論據得出結論:房地産發展的不穩定性, 將決定經濟發展也會出現不穩定。但是該論證過程存在諸多的 邏輯缺陷。具體分析如下:

  • 首先,文章作者對于房價未來的走勢提出了三種推斷, 當排除其他兩種後就理所應當将房價走勢歸結為最後一種,即 周期性不穩定。這種結論的得出是不太準确的,因為房價走勢 具有複雜性,很有可能會出現其他情況,比如長期穩定等,因 此作者的論證缺乏必然性。
  • 其次,由土地的政府壟斷屬性和政府的強力幹 預能力進而得出周期性市場變得不可能的觀點着 實太過絕對了。因為即便政府幹預,且土地具有 政府壟斷屬性,然而市場經濟規律仍然發揮着 “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在市場規律的影響下, 房價也仍有具備周期性的可能。
  • 再次,文章有偷換概念的嫌疑。一方面,房價 不穩定并不一定代表房地産發展不穩定,事實上, 房價經常存在上下波動,而房地産産業的發展仍保 持一定的穩定。另一方面,即便房地産發展不穩定 也并不代表經濟發展會出現不穩定,文章多次混淆 房價、房地産、經濟等概念,得出的結論令人難以 信服。
  • 最後,作者對于經濟不穩定及其表現的結論是值得 商榷的。作者認為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變動影響國内價 格變動,并且會是以引發社會風險。然而事實卻并非一 定如此。事實上,價格随着價值上下波動正是價值規律 的一種展現,正常的價值波動又怎會必然帶來風險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