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亞迪31億、特斯拉19億,新能源車補貼發放

3月2日,工信部稱,已開展2019-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稽核和2019-2021年度補助資金預撥測算工作。

簡單了解,就是給新能源車企發錢。

此次清算涉及2019年的25萬輛車和2020年的59萬輛車,扣減預付資金後,将分别下發10.1億元和23.2億元補貼資金。

多個車企都獲得了預撥資金,具體看一下吧:

特斯拉(上海);12.1502億元,

比亞迪汽車工業 17.1666 億元,

比亞迪汽車 12.2226 億元,

上汽通用五菱 1.3937 億元,

零跑汽車 1.3976 億元

奇瑞新能源 3.9813 億元,

重慶金康 3600 萬元,

北京汽車 11666 萬元,

一汽大衆 23975 萬元,

上海汽車 60166 萬元,

上汽大衆 21778 萬元,

廣汽乘用車 83807 萬元。

比亞迪31億、特斯拉19億,新能源車補貼發放

對于巨額補貼,今年或許将會是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施行的最後一年,今年過後,在國内已經施行了12年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政策,将會正式退出曆史。

比亞迪31億、特斯拉19億,新能源車補貼發放

與2021相比,2022年的補貼政策也繼續退坡30%,補貼标準為:續航裡程300-400公裡(含300公裡)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0.91萬元,續航裡程大于400公裡(含400公裡)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1.26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補貼0.48萬元。

此外,據新京報報道,初步統計,截至2021年底财政部已經公示過19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資金清算稽核情況,累計金額超過1400億元。

2022是否補貼延緩?

補貼退坡,車企相應的就會漲價。3 月 2 日消息,威馬汽車宣布,受零部件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自 3 月 1 日起,威馬部分車型的排産計劃和車型售價将進行逐漸調整。

至此,歐拉、榮威新能源、幾何汽車等多家汽車品牌紛紛上調了旗下車型價格。

對于補貼的退坡,一直備受争議。站在企業層面,A股上市公司中的汽車企業,補貼占據盈利重要份額。站在産品層面,歐拉黑白貓賣一台虧一台是一個現象也并不是個例。補貼完全退坡,對車企而言猶如洪水猛獸。

針對這一情況,28日,國新辦就促進工業和資訊化平穩運作和提質更新有關情況舉行釋出會,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抓緊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車車購稅優惠延續等支援政策,優化“雙積分”管理辦法,做好與補貼退坡的有效銜接,穩定市場預期。

在大會上,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将多措并舉擴大消費需求,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充電設施獎補、車船稅減免優惠等政策。

此外,兩會将至。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提出了《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建議》。

《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建議》曾慶洪認為,大陸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多年,對新興市場的成長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有力增強了新能源汽車産業競争力。國補退坡并将于今年底停止,導緻供給側企業成本壓力居高不下,需求側基于對“安全性”“充電難”“充電慢”等問題的焦慮,消費積極性也有待提升;同時,新能源汽車的總體規模仍比較小、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如充電、換電等)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産業長足發展任重道遠。

他建議,一是延緩國家補貼一至兩年、簡化前期補貼領取手續、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