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延緩補貼、換電、股比放開……兩會車企大佬都有哪些建議

2022年全國兩會大幕将啟,中國即将進入繁忙的年度政治季。

在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公布了《關于加大電動汽車換電體系建設的建議》。

李書福:加大電動汽車換電體系建設的建議

在2020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兩新一重”建設,将換電站明确納入新基建建設範疇,換電模式與充電模式互為補充,共同推進大陸新能源汽車普及化程序,實作大陸汽車産業由大到強的國家戰略目标。

延緩補貼、換電、股比放開……兩會車企大佬都有哪些建議

事實上,車電分離的換電模式,與傳統的充電樁補電模式相比,具備高效補能、技術更新、防止電池衰退等等優勢。其中,在高效補能方面,乘用車換電僅需10分鐘之内,與傳統充電樁相比具有絕對優勢;在成本方面,電動車初始購車成本中,動力電池占比40%左右,“車電一體”的充電模式使整車成本被大幅擡高,車電分離模式下,電動車購置價最高可下降一半。

是以,李書福建議從三個方面完善換電體系建設中的配套政策:第一,加快明确換電站建設、高低壓箱變、土地及建設審批的相關規定,将其納入國家市場管理規範體系内。建議政府開放公共停車場的資源準入與支援,有效合理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優化換電項目高壓新裝(增容)審批流程,落實壓縮報裝時限要求,放開一址多戶,加快建設周期。

第二,進一步完善換電車型相關政策法規,對換電車型公告法規進行優化,建立換電車型專屬的公告認證體系,形成車電分離下的車與電池的分開認證。同時,進一步完善國家關于新能源車的溯源系統,針對車電分離模式做适應性(如車電分離保險)的優化。

第三,加速推動換電模式标準化、通用化。推動換電接口軟硬體協定的标準化,預設2-3種技術先進的接口形式制定推薦性标準;對換電站的機構、形式、相容性進行規範化限制,使技術先進的換電站獲得優先推薦;推進換電電池包的标準化制定,使換電電池包真正能夠在不同車企、不同換電站、不同使用者之間互通互換。

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帶來了四項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在兩會前夕帶來了四項建議,分别是:《關于統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和安全的建議》、《關于使用車輛電子合格證取代紙質合格證,提升國家資訊化管理能力的建議》、《關于股比放寬後對地方政府引入外資車企的相關建議》和《關于改善職場心理健康服務能力的建議》。前三項均與汽車産業發展相關,第四項則是社會關切的熱門話題。

延緩補貼、換電、股比放開……兩會車企大佬都有哪些建議

首先,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朱華榮認為,目前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融合發展正在加速,智能網聯汽車不再隻是交通運載工具,也是大型智能終端、計算中心。在國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援下,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已取得巨大成果。

朱華榮表示,要實作智能網聯汽車的普及應用和規模化發展,需要有效整合政府、企業、市場、技術等資源,加速産業生态建設,發展與安全缺一不可。為此,他建議,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在安全可控的範圍内,包容新興産業發展。同時,通過政府引導、法規保障、标準統一,加速行業合作,打破資料壁壘。“要合理放寬汽車資料安全與隐私保護要求,建立可信汽車資料流通管道,在滿足資料安全要求的同時,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關于車輛電子合格證,朱華榮認為,票據證書電子化是社會發展必然趨勢,包括紙質版車輛合格證在内的多種紙質證書影響新車上戶辦理效率、增加社會管理成本和難度、增加企業成本負擔。是以,他建議以電子合格證取代紙質車輛合格證,并通過打通産業鍊資訊管理系統,實作“消費者、整車企業、經銷商、融資機構、車管所”之間作業流程線上化流轉,進而提升國家資訊化管理能力、提升市場管理效率、提升消費者滿意度、降低産業成本,可謂一舉四得。

關于股比放寬後地方政府引入外資車企,這實際上是今年中國汽車産業即将重大變動的一個領域。自2022年1月1日起,汽車制造領域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内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産同類整車産品的合資企業的限制。

此外,朱華榮還提出了《關于改善職場心理健康服務能力的建議》。他認為: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部分企事業機關上司幹部及職工從意識上對心理健康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社會及企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夠,預防意識不強;社會及企業心理健康組織的作用發揮不突出,存在專職人員數量太少,水準參差不齊、經費投入不足的情況,互相的關聯機制也不夠健全。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提出了《關于加快推動大陸汽車晶片産業鍊發展的建議》《關于推動汽車工業軟體國産化的建議》《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建議》等五項建議。

延緩補貼、換電、股比放開……兩會車企大佬都有哪些建議

曾慶洪表示,大陸汽車晶片自給率不足10%、國産化率僅為5%,供應高度依賴國外,存在許多問題。

他建議,從短期看,要協調穩定市場、確定晶片供應;從長期看,深化産業布局、推動産業發展。

曾慶洪指出,大陸工業軟體産業化發展遠落後于發達國家,國産化步伐比較慢、自主可控能力弱,或将成為下一個“缺芯”問題,進而影響制造業的發展。

《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建議》曾慶洪認為,大陸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多年,對新興市場的成長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有力增強了新能源汽車産業競争力。國補退坡并将于今年底停止,導緻供給側企業成本壓力居高不下,需求側基于對“安全性”“充電難”“充電慢”等問題的焦慮,消費積極性也有待提升;同時,新能源汽車的總體規模仍比較小、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如充電、換電等)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産業長足發展任重道遠。

他建議,一是延緩國家補貼一至兩年、簡化前期補貼領取手續、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