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愛卡汽車 愛卡視角 原創]

根據公安部釋出的資料,2021年全國汽車3.02億輛;汽車駕駛人4.44億人,男女駕駛人比例為1.97:1。女性車主越來越多,這也讓汽車企業将一部分精力從男性市場轉移到女性市場,有的車企甚至打出了“專為女性打造”這樣的智語。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車企陸續推出針對女性群體開發的車型,并不是“拍腦門”決定的。艾媒咨詢資料顯示,在中國75%的家庭總消費由女性決策,女性在家庭消費中占據主導地位。而大部分女性出演家庭大管家角色,中國家庭的“财政大權”由女性掌握這一趨勢,似乎也越來越明顯。并且新世代女性的生活觀念以及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随着直播帶貨、内容種草等社交營銷模式的興起,女性消費者的消費能力進一步被挖掘。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有機構釋出《2021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職場女性整體收入較男性低12%,但這一差距同比收窄5個百分點,且分化程度已連續兩年下降。并且相關資料顯示,近年來,大陸大學及以上學曆的女性占比明顯提升,年輕高學曆女性人數多于相同年齡層男性。受教育程度升高,使得女性經濟收入有所增加,随着中國女性收入的提高,女性經濟在明顯崛起,女性在消費決策、消費取向方面,擁有更多話語權。進而也催生了一個新名詞“她經濟”。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2020―2021)》資料顯示,2020年,22.8%的女性受訪者在汽車領域增加了消費,比例超過男性受訪者(22.00%)。這是近十年來,女性在汽車領域的消費比例第一次超過男性。同時,購車的女性使用者也更趨于年輕化,26歲至35歲的最多,占到23.27%。其中,女性使用者也在豪華品牌汽車的消費中撐起了半邊天。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随着衆多的因素,車企們也正是看中了這個契機,紛紛進軍女性用車市場自然就不足為奇了。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女性市場已經讓部分車企嘗到了甜頭。據五菱官方提供的資料,女性車主的占比超過了6成。歐拉也公布資料,黑貓使用者中有70%為都市女性,好貓已購車使用者中,一線城市女性車主占比達5%、二線城市女性車主占比62%。有報告顯示,汽車資訊App的女性使用者占比已經達到了21.9%,在蔚來和特斯拉的官方App上,女性占比甚至超過了40%。

車企為啥突然就盯緊女性市場了

從資料來看,車企針對女性市場來進行推廣的政策看似是成功的,但事實又是如何呢,我随機對身邊的一些女性朋友做了一些調查,看看她們對于車企推出的各種針對女性使用者的車型是否接受。在這裡,我挑選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回答。

首先是第一位,愛卡汽車評測導購組編輯:小汪。年齡25歲,如今駕齡4年。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首先是,當問她抛開價格不談,最想擁有的車型是什麼的時候,她的回答是高爾夫GTI,這應該是一輛很少有女孩子會考慮的車型。她給的理由也很簡單,調校出色,配置夠高。

至于目前車企針對女性所推出的車型,她是否認可。汪老師表示并不是很認可,她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因為男女用車從根本上來說是統一而非割裂的。車輛在設計之處所考慮的是如何服務于人,而不是從男人或是女人的角度出發,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才應該是一輛好車。

至于車企宣傳的其他關于針對女性使用者的設計,像是像是車内“bling bling”亮閃閃材質、刺繡、防紫外線玻璃、女王座駕、内飾用料(皮質、實木等)、加熱杯架等等,是不是會影響到購車需求的時候,汪老師給的答案也是簡單明了:完全沒必要。

對于上述提到這些之外,還有哪些會是影響到購車這一問題,汪老師給出了一個标準的汽車編輯式的回答:駕駛感受,有沒有CarPlay,有沒有ACC。

第二位,鞏女士,職業:網際網路行業,年齡:看着像28(拒絕透露),年收入:20W,駕齡7年,座駕:奧迪Q2L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對于自己的夢想之車,她并沒有透露。對于針對女性市場的車企政策,她表示不認可,就目前來看,車企貌似并沒有抓住女性消費者的真正需求,或是說男女性消費的購車需求差別不大。針對女性當做廠商的噱頭還可以,但實際推出的車型并沒有真正解決女性的需求。

至于專為女性推出的專屬配置,鞏女士也表示,亮閃閃的東西對于小女孩來說還算是比較有吸引力,但對于用車來說沒什麼幫助,不安全也不夠進階。

對于影響她購車的因素主要還是圍繞在外觀配置動力、品牌以及價格上,這也與絕大多數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差不多。

第三位:徐小姐,職業:網際網路相關,年齡:29,駕齡:5年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徐小姐目前的夢想之車是奧迪A4 allroad,至于為什麼會喜歡這款車,徐小姐表示沒有任何理由,就是喜歡,這款車是看哪都順眼。

對于當下車企針對女性的所推出專屬車型,是否認可,徐小姐表示不太認可,女性和男性不用劃分的那麼清楚,單獨被拎出來說有點被過度“照顧”的感覺,反而覺得這些車更像是老年代步車。與其說針對女性使用者,不如說針對老年使用者。

至于對于那些因素會影響到購車,徐小姐回答說,最主要還是外觀,會在購車的的時候考慮多一些。

第四位:小馬,職業:廣告行業,年齡26歲,沒有汽車駕駛證,Vespa車主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小馬雖然沒有車本,但目前也已經在學了,并且明确了想要買車的決心。目前她最想擁有的車是道奇挑戰者,對于美國肌肉車的外觀以及文化是她最感興趣的。

對于目前車企跟風似的,宣布推出針對女性市場的車型這一行為,小馬表示并不認可,她認為多數車企對于女性消費者有較強的刻闆印象,導緻設計出來的針對女性的車款千篇一律毫無亮點。

小馬認為車内的内飾用料可能會在購車時影響到她,畢竟是每次開車都要接觸的。除此之外,善于交友的小馬對于用車的圈層文化非常看重,這在她購車時會着重考慮。

第五位:莒女士,職業:白領,年齡:27,駕齡3年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再不考慮價格的情況下,莒女士最想買的車型是阿斯頓·馬丁DB11,對于這款車,莒女士說從小就喜歡阿斯頓·馬丁的設計,可以說這個品牌的設計語言完全在她的審美點上。

而對于是否認同車企針對女性推出專屬車型這一行為,莒女士是在所有受訪者中為數不多表示認可的人。她解釋道,汽車以前一直以男性為主導,女性多數情況下作為“乘客”的角色,對汽車并沒有太多了解,在選車上的需求也相對較少。但随着女性用車場景和需求的不斷增加,很多汽車也加入到了女性消費種草名單中,女性專屬座駕從心理上精準直擊消費人群,但最終是否能買單還是要看品牌力和産品力。

至于專屬的女性配置,莒女士也表達了自己觀點,花裡胡哨的設計其實并不實用,我完全可以按照我自己的喜好來布置車内擺件,且越是簡約的設計越好在購車後進行改裝,畢竟同一設計并不能滿足許多人的需求。是以對我來說,這些設計并不會促成消費,反而有一種廉價感。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之後,剩下的受訪者的回答基本上也都是大同小異,尤其是她們對于車企針對女性市場的政策的認可度,表示不認可的占到這次問答人數的82.2%,表示認可的隻占到了17.8%。但提到對于影響自己購車需求的要素時,86.7%都提到了“顔值”,51.1%提到了配置,35.6%提到了售後服務。

女性消費者真的買賬嗎

在這之後,我又分别列舉了一些車型,來對受訪者進行詢問,看一看這些宣傳主打女性的車型中,是不是真的能夠打動女性消費者。這些車也是涵蓋了轎車、SUV、純電動以及燃油車。

首先是,QQ冰激淩這一類小巧靈便的微型車,一般情況下這些車都有着比較豐富的車身配色,同時售價也比較便宜,設計也是走可愛路線,車内也會有一些便捷性的小設計。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對着這類車型,受訪者中有77.8%提到了價格便宜、46.7%提到了豐富的車身配色、24.4%提到了小巧靈便,至于造型可愛,完全沒人提到。看來對于微型車的需求,大家都是一樣的,最關注的還是價格。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其次是歐拉好貓,歐拉品牌号稱是專為女性打造,由于黑貓與白貓已經停售,是以好貓也就成為了目前歐拉品牌的主銷車型。相比價格便宜的微型車,歐拉好貓不論是從做工還是用料上都有着比較大的提升,并且配置也比較豐富,駕駛輔助系統也配備的比較全面。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在歐拉好貓這裡,88.9%的受訪者認為外觀設計是好貓的最大賣點,其次60%的受訪者提到了配置豐富,51.1%提到了駕駛輔助系統。不得不說,歐拉好貓的外形設計還是比較成功的,歐拉号稱最懂女人的汽車品牌,深知“顔值”是敲開女性消費群體的第一要素。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星途也推出了專為女性的追風女神版,使用專屬配色,并且有足夠的舒适性配置以及能夠增加駕駛便捷性的配置,例如座椅加熱、540°全景影像、窄路輔助等。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至于星途追風女神版,受訪者中有60%提到了專屬于配色,35.6%的受訪者提到了便捷性配置,24.4%提到了座椅加熱。對于這款車受訪者明顯興趣不高,首先是專屬配色,很多受訪者認為沒有必要,其次像是舒适性配置以及便捷配置并不稀奇,完全看不懂這是哪裡針對女性開發了。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最後是風行T5 EVO女神版,這款車同樣有着專屬的粉色塗裝,并且專為女性調校的更輕盈的轉向手感,并且駕駛輔助系統也比較豐富,車道保持、交通擁堵輔助、主動刹車等等都有所配備。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對于這款車,受訪者好像興趣也不是很大,53.3%提到了配色,40%的受訪者提到了主動刹車,同時也有28.9%的受訪者提到了不好看。受訪者普遍認為專屬配色沒有吸引力,配色和配置對于所有消費者都适用,不應該隻局限于女性。至于專屬女性調校的轉向手感,大多數受訪者感覺沒什麼用。

為女性造車 是營銷噱頭還是比對需求?

寫在最後:從這次小調查中我們其實可以看到,受訪女性對于車企推出針對女性的宣傳并不十分買賬,在大多數眼裡,男性和女性的購車需求有着高度重疊,不應該進行劃分。而且,過渡的針對女性開發産品,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不如在品牌服務甚至是銷售觀念上做出改變。

目前汽車産品也越來越向電子産品了,智能手機的發展路線就幾乎與現在的汽車發展路線高度一緻。曾經有不少專門定位于女性使用者的手機,主打自拍、外觀設計這些,但随着其他廠商不斷更新更新攝像頭,那些主打拍照的女性手機也就逐漸失去市場。而這,也給正在“争寵”女性市場的汽車企業帶來了警示。

專屬女性的具體車型小調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