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磨玻璃肺結節,CT怎樣區分良性和惡性?哪種結節肺癌風險大?

磨玻璃結節很常見,有些是肺癌,要盡快動手術,可以治愈。

先給大家看一個簡單的,靠CT片就能确診,難度不大一學就會:

磨玻璃肺結節,CT怎樣區分良性和惡性?哪種結節肺癌風險大?

2.1cm混合磨玻璃結節

這是一位中年女士,感冒後間斷咳嗽,一陣輕一陣重,吃了止咳藥不管用,就做了個CT檢查,結果醫生就說她肺裡長了個小東西,要動個小手術拿出來扔掉。

支開病人後,醫生跟她老公解釋:這是個早期肺癌,肺腺癌,建議手術,治療效果會很好。

醫生的診斷依據是什麼呢?

答:混合磨玻璃結節1.5cm以上,伴有胸膜凹陷征(紅箭頭)、血管穿行征,并且血管僵直、邊緣模糊。

為什麼要建議盡快手術呢?因為這個磨玻璃結節的實性成分接觸葉間胸膜,也接觸到穿行血管了。當混合磨玻璃結節内部的實性成分大于5mm,且邊界不清時,要警惕癌細胞浸潤,這時候就有了擴散途徑,不宜久留了。

後來該女士就去胸外科做了微創手術,病例是個微浸潤腺癌。

這種情況不需要後續輔助治療,定期複查一下就可以了。

肺結節其實很常見,針對篩查人群的橫斷面研究結果顯示,肺結節的檢出率從2.1%到64.5%不等(不同地區、年齡、職業、吸煙史因素等差異較大),但檢出磨玻璃結節不等于發現了早期肺癌,在篩查人群中早期肺癌的檢出率為0.45%~2.1%。

在亞洲人群中,患者多為不吸煙的女性,多數無症狀,并且多達20%的患者為多發性結節。

也就是說,肺結節很常見,良性遠遠多于惡性,但及時識别惡性肺結節可以終止肺癌的發展,這是我們重視高危人群胸部健康體檢的意義。

有醫生總結發現:長期存在的磨玻璃結節,90%為惡性良性腫瘤性病變。

是以,檢查出肺部磨玻璃結節的人就需要明确兩個問題:

1.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

2.結節要不要動手術切掉?

下面我們用幾個病例分類說明,也教大家學習一下磨玻璃結節的CT診斷,不難!

1.怎樣識别惡性磨玻璃結節?

磨玻璃結節,是指直徑

磨玻璃肺結節,CT怎樣區分良性和惡性?哪種結節肺癌風險大?

上圖三個都是磨玻璃結節,左圖是純磨,中圖和右圖是混合磨玻璃結節,這三位病人都是定期複查結節沒有吸收,後來都做了微創手術切除,病例分别是原位癌、微浸潤腺癌和浸潤性肺腺癌。

磨玻璃結節常見的惡性征象有:空泡征、分葉征、胸膜凹陷征、支氣管充氣征、支氣管截斷征、血管穿行征(伴有血管增粗、僵直、模糊等改變)。

磨玻璃肺結節,CT怎樣區分良性和惡性?哪種結節肺癌風險大?

比如這個1.5cm的結節,邊緣像樹葉一樣分葉,内部有幾個黑色小泡(空泡征),他間隔數月複查結節未吸收,果斷做了手術,病理是原位腺癌(1.5cm的原位癌較少見,>1.5cm的多為浸潤性腺癌)。

簡單解釋一下空泡征,在早期肺癌内部,由于癌細胞浸潤,肺泡間隔彈性減退、崩塌,相鄰的肺泡腔融合,形成肉眼可見的小氣腔(,但也有約5%的發炎性結節可以出現空泡征,需要綜合分析。

磨玻璃肺結節,CT怎樣區分良性和惡性?哪種結節肺癌風險大?

這位病人是個混合磨玻璃結節,惡性征象比較多,有分葉征、血管穿行征、胸膜牽拉,并且内部白色實性成分與磨玻璃區分界不清晰。

另外大家看它的血管穿行,當白色樹枝狀血管進入結節内部後,變的增粗、僵直、部分邊緣模糊。

他後來做了微創手術,病理是浸潤性肺腺癌。

2.哪種肺結節最危險,要盡快做手術?

很多人關心這個問題,但實際上答案不是唯一的。

惡性的肺結節(肺癌)發展速度并不一緻,快慢差異很大。

一般來說,具有明确惡性征象的結節,或者是随訪有進展的磨玻璃結節,建議積極處理。

磨玻璃肺結節,CT怎樣區分良性和惡性?哪種結節肺癌風險大?

像這個1.4cm的混合磨玻璃結節,10個月内迅速進展,手術病理是浸潤性肺腺癌。

其實他的手術時機還可以再提前一點。

有些人喜歡嚴謹一點,可以參考下面的指南指征:

磨玻璃肺結節,CT怎樣區分良性和惡性?哪種結節肺癌風險大?

圖檔來自網絡,緻謝,侵删

注:GGN:磨玻璃結節;pGGN:純磨玻璃結節;PSN:部分實性結節;SN:實性結節。

南韓的一項前瞻性研究顯示,對影像學非浸潤性磨玻璃結節(實性成分≤5 mm),立即手術與延遲手術(随訪隻發現磨玻璃結節增長)患者的無複發生存時間和總生存時間無明顯差異,延遲手術對患者長期生存的影響較小。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希望本文病例能讓大家加深對肺結節的認識,歡迎您的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