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張伯禮:建議系統總結兩年多來殊為不易的抗疫經驗

兩年多前,在出征武漢的飛機上,張伯禮填詞道:“曉飛江城疾,疫茫伴心惕。隔離防勝治,中西互補施。”曆經兩年抗疫,中醫藥的優勢、特色已為更多人所熟知。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成為大陸新冠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

2022年全國兩會大幕已啟,澎湃新聞“兩會一線”節目特别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今年兩會,他将帶來哪些促進中醫藥發展的建議?經過武漢保衛戰、天津奧密克戎遭遇戰,中醫藥防治方案有了哪些提升?我們該如何梳理總結兩年多來殊為不易的抗疫經驗?

就此,澎湃新聞獨家對話張伯禮,以下為訪談實錄:

對話張伯禮:建議系統總結兩年多來殊為不易的抗疫經驗

張伯禮做客澎湃新聞“兩會一線”節目。

澎湃新聞:今年兩會您将會帶來哪些關于中醫藥發展的建議呢?其中是否有來自新冠救治的經驗總結?能否請您介紹一下。

張伯禮:好的,謝謝。今年兩會我一共提了十個建議和議案,主要是關于中醫藥的,例如希望中醫藥關鍵技術裝備重大項目能夠盡快啟動;還有對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制劑生産工藝合理性審批的一些建議;還包括加快制定加強中藥配方顆粒品質标準、保證配方顆粒産業健康發展的建議;還有,建議對于道地藥材可以由地方政府執行專賣,優質優價,保證品質;當然還有加快對中藥注射劑再評價驗收工作的建議;也包括對藥食兩用物品提出負面清單的相關建議,等等。

關于抗疫的建議,我确實提了兩條。第一,是希望由國家組織各部門來總結抗疫的相關經驗。抗擊疫情兩年多來,我們不管是在應急體制機制建立、隊伍部署、還是防控的管理組織,包括交通、安全、物資供應等方方面,都有很多好的經驗待總結。更不要說我們從醫藥衛生(角度)如何去劃分“三區”——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等等,還有如何預防、治療、康複,都有很多好的經驗。這些經驗來自全國兩年多的實踐,殊為不易。我們首先是倉促應戰,打了一場艱苦的遭遇戰,但是随後我們就轉為有組織的常态化防控,再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是“精準防控、動态清零”。

這兩年多來的三個階段,包括最近的奧密克戎疫情防控,有很多好的經驗。我覺得這些經驗應該認真地梳理總結,有些要修改現行的法規制度,有些要把取得的經驗制度化,以備以後我們再遇到同樣的情況,仗能打得更主動、更自覺、更好。大家都很辛苦,一定要認真地總結,不能就這麼過去了。任何的錯誤和挫折都不能重犯,要吸取經驗,不斷把它做得更好,同時要把它作為制度建立起來,以備長期之需。

此外,我也提了一些關于後疫情時代防控的若幹意見、建議,主要是這些。

澎湃新聞:就目前情況來看,奧密克戎已經成為了優勢毒株,在本土奧密克戎疫情的防治中,中醫藥發揮了怎麼樣的作用?能否請您結合天津疫情的救治經驗來談一談,尤其是相較于之前的德爾塔株、原始株,中醫藥對于奧密克戎的防治會有什麼不同嗎?

張伯禮:天津從今年一月份開始,經曆了一場奧密克戎疫情,直到一個多星期前,這次疫情的新冠患者基本“清零”。這次我們一共治療了430多位感染者,這也是國内第一次大規模地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引起的新冠疫情。

如果和之前的德爾塔毒株、包括和以往的第一代毒株相比,在武漢的時候,我就說過一句話,西醫關注的是病毒,而中醫關注的是症狀、證候,是病毒侵襲到人體以後,人體對它産生的反應,這些反應的表現是我們的關注點。

中醫是“辨證論治”的,我們分析,這次奧密克戎毒株的核心病機和以往沒有大變化,核心還是濕毒。我們叫“濕毒蘊肺,兼夾發病”,“兼夾發病”是臨床特點,“濕毒蘊肺”是它的核心病機。

這兩年我們總結新冠病毒的幾次變異,基本點沒有變,但是症狀有小的變化,這次肺部有發炎的病人比以往相對要少一些。這次是“濕毒夾風”,風熱症狀比較明顯,咽痛、咽幹、咳嗽比較重,但是比德爾塔感染要輕。同時,奧密克戎感染到了疾病中期,表邪化熱入裡,濕毒蘊肺,出現咳嗽、咳痰,這和以往差不多,但是它的消化道症狀不明顯。在疾病後期表現出來是餘熱未盡,氣陰兩傷,乏力、倦怠、心慌,這些症狀和以往差不多。是以從總體來看,新冠肺炎的中醫核心特征沒有變,但是臨床表現有所變化,就是濕毒夾風熱,上呼吸道症狀表現比較多,以咽幹咽痛為主,同時,消化道症狀不太明顯。

關于中醫治療,這次天津的情況有點特殊,就是兒童感染比較多,有一百多例兒童患者,這麼多兒科病人,是我們第一次處理,是以也針對兒科病人制定了兒童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對于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我們這次總結了一個經驗——先證而治,就是不要等這病人的症狀都出齊了,再正确地治,而是在預測到病往哪發展,就提前給他一個用藥,截斷病勢的發展,這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們有将近十位的8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都有基礎病,有心衰的,甚至有惡性良性腫瘤竈同時又合并新冠肺炎的,也有營養不良的,也有患糖尿病、高血壓等等基礎疾病的,最後也都治愈出院,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澎湃新聞:病毒變異不斷改變着疫情走勢。但從中醫理論來看,其核心病機變化不大,中醫藥面對新冠病毒變異時似乎更加“淡定”。請問從中醫傳統的“疫病”理論來看,中醫藥應對病毒變異是不是更有優勢?

張伯禮:确實如此。中醫藥的可及性是中醫藥治療新冠疫情、治療疫病的最大優勢。一些新發急性傳染病,往往病原體或者病毒并不清楚,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相關疫苗,這種情況下,中醫是“以不變應萬變”,它是“辨證論治”的,病毒侵襲人體,有哪些表現是治療的關鍵,我要調整不适的狀态,叫“辨證論治”。

而在調整的過程中,中醫實際上幫助人體激活了免疫功能,還是調動了人體自己抵抗病毒的機能。本質上說是這樣的治療機制。是以,不論是什麼病毒引起的疾病,中醫都能夠第一時間上手。幾千年來,中醫積累了很多的經驗,這次(天津疫情)我們總結的“先證而治”、“截斷病勢”也是一個經驗。還有,我們這次總結的治療康複一體化無縫對接——上午是治療,下午就可以轉到康複病院,直接進入到康複階段等等,有很多的好經驗。

并且,中醫藥友善可及,隻要開出方子,把藥抓來煮出來,病人立刻就能喝上藥。現在我們就更快了,有了配方顆粒,拿出方子以後幾分鐘把藥調好,友善可及。同時我們開的這些藥,因為針對病人證候的效果都很明确,效果立竿見影,讓病人在治好病的同時得到了心理撫慰。這種恐慌對人的傷害很大,如果能吃到藥,症狀減輕了,病人有了信心,這種恐慌就會大大的減輕。

中醫藥的及時性、友善可及,并且(病人)依從性好,都是非常寶貴的,給治療赢得了時機。是以我總說,我在宣傳中醫藥有療效時,不是給中醫争名争利,而是讓這種好的治療方法到了必要的時候可以拿出來,救人于危難之中,赢得治療的時機。先把生命保住,搶出時間來,我們研究疫苗、研究特效藥才行。中醫藥在治療傳染病方面有它自己獨到的優勢,特别它的可及性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的價值,這點非常珍貴。

澎湃新聞:這兩年的戰疫中,中醫藥的效果有目共睹,相關研究也一時井噴。那麼現有研究總結出了中醫藥的哪些作用?

張伯禮:從武漢抗疫以來,包括後來(本土)多點散發,一直到現在奧密克戎多點爆發。中醫藥一直在參與救治,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在海内外的刊物上發表了一些論文,研究也做了很多,特别是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也都立了專項開展這相關研究。最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組織專家們對以往的資料進行了回顧和小結。

應該說,中醫藥治療對于改善症狀這點是非常明确的,特别對發熱、咳嗽、胸悶、憋氣、乏力、倦怠這些症狀,特别是在恢複期,病人潮熱多汗、心悸等症狀,都有明确的效果。這些有大量的資料證明。

第二個就是控制轉重率。很多病人服了中藥以後,很快控制,不會轉為重症,這點優勢也很明顯。之前在武漢時,江夏方艙醫院收治了五百多例患者,經過治療以後沒有一例轉為重症。把我們的經驗推廣到其他方艙,普遍使用中藥以後,轉重率也比較低,基本在2%到5%,而國際上報告一般是15%到20%,國内的報告一般在10%到15%,中醫藥治療隻有2%到5%的轉重率,這是武漢的經驗。後來,不管是從北京新發地、新疆、大連、通化,還是後來的石家莊、南京、揚州等多地疫情報告來看,(中醫藥)整體上都能夠控制轉重率。多個研究都顯示這點,控制轉重率,這個作用很明确。

此外,對于恢複期的治療,中醫藥能夠改善恢複期的症狀。兩次核酸轉陰後,病人就可以轉去康複了,但是他的病并沒有完全好,有的肺部還有發炎,有的免疫功能還比較低下,有的髒器損傷出現了心悸、肝髒的肝酶偏高等症狀,這些損傷的症狀也在逐漸恢複。中藥對控制複陽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吃中藥跟不吃中藥,複陽的發生率差别非常明顯,是以中醫藥對防止複陽也有一定的作用。

澎湃新聞:請問現有研究是如何解釋中醫藥發揮作用的機制的?

張伯禮:對機制的了解是逐漸深入的。在武漢剛開始治療的時候,我們宏觀地、籠統地說,中醫藥治療改善了症狀,是調節了免疫功能,因為病毒到機體,誘發了機體的炎性反應。适度的炎性反應是必須的,機體可以靠炎性媒體把病毒殺死,但是過度的釋放就會引起發炎風暴,導緻病情由輕轉重。是以控制免疫反應,不要讓它過度就是治療的一個關鍵環節。

當時在武漢的時候,有海外媒體問我說,“中醫關注證候,怎麼治病?”當時我解釋,一個房間裡有些垃圾,垃圾招了蟲子了,西醫的通道就研究殺蟲劑怎麼殺蟲子。中醫既不研究殺蟲劑,也不研究蟲子,我們研究這堆垃圾,把垃圾清理了,屋裡幹淨了,就沒有蟲子了,也就也不用殺蟲劑了。這是一個通俗的比喻。

武漢回來以後,這一年多我們一直在開展機理的研究。現在證明中醫藥是通過多靶點的綜合作用,發揮綜合效益。第一點,中醫藥主要是調節免疫,主要是調節白細胞介素-6,讓發炎風暴不要過度。我看到的十幾個相關實驗,包括中醫機關做的,也包括西醫機關做的,甚至一些綜合性研究所、大學做的,結果也都是如此,分析了中醫藥的主要作用是免疫調節。

其次,(中醫藥)還有對病毒本身的抑制作用,包括鐘南山先生的團隊也做過連花清瘟研究,它對冠狀病毒有一定的抑殺作用。還包括對髒器的修複、保護、促進發炎吸收等作用。是以中醫藥還是通過多個藥效物質,發揮綜合作用,機制大緻是如此。

這些研究也發表了一些論文,如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等,都發表過此類内容,現在研究還在不斷深化中。

澎湃新聞:您剛才也提到,很多團隊都緻力于研究中醫藥的機制。為什麼打開中醫藥的“黑箱”、說清講明原理這麼重要呢?

張伯禮:現在對于中醫藥的療效,大家基本認定了。如果我們把機制說清楚了,我想大家就更能了解它為什麼會起作用,也就會更自覺地應用它。對于了解了的東西,可以更深刻地感覺它、更自覺地去應用它,在這點上,做機理研究非常重要。是以總書記要求我們說明白、講清楚中醫藥的作用機制,我們正在落實這一點。

澎湃新聞: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是大陸新冠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經過這兩年的實戰檢驗,對于中西醫結合的模式,我們探索出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張伯禮: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是這次抗擊疫情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實際上我們的治療從始至終都是中西結合,武漢時期,雖然是帶中醫的方艙醫院,但是我要求必須把标準化治療方案中所有的西藥、還有一些急救的西藥都準備充分,這樣病人才有保障,我們才有信心。這些我可以不用,但是不能不備。

同時我還讓救護車準備好,一輛救護車二十四小時待命。如果這有重病人,可以随時用救護車轉到醫院裡去。醫院我也提前聯系好,要留有床位,還有呼吸機、移動CT等都做了充分準備。

西醫的診斷、西醫的救治特别是呼吸支援、循環支援,還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對重症的患者一定要中西醫結合,用西醫的循環支援來保住病人的生命,而中醫藥去幫忙解決一些棘手的病理階段或者是環節。

比如有的病人上呼吸機了,氧的流量也很高了,但是血氧飽和度就是上不去,長期血氧飽和度比較低,并且還波動。這種情況下,大夫就很着急,長期低氧狀态會引起很多并發症。中醫對這種情況的處理,就是用生脈飲、獨參湯,給藥後,病人先是血壓不波動了,然後慢慢地兩三天血氧飽和度就可以達标了,再鞏固兩三天就可以脫機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此外,像肺部有發炎的病人,用抗生素、用少量的激素控制不理想的時候,加一點清熱解毒的中藥注射劑,如熱毒甯、痰熱清也會有效。

澎湃新聞:您今年的建議裡也關注到了經典名方的轉化問題。請問您覺得這方面我們還有哪些工作可以推進?

張伯禮:這是國家藥監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推出的中藥新藥研究方面的一個新系列,經典名方的二次開發改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實際上,中醫幾千年來人用藥的經驗最為寶貴,這點是老外們都非常羨慕的。他們發現一個新東西,往往要從頭研究,都得從實驗室先研究,再動物實驗,最後才到臨床,要很長的時間。而中醫藥有幾千年的用藥經驗,文獻浩如煙海,這些經驗都很寶貴。

我們在這個基礎上,結合現代科技進行研究,就叫做守正創新。這樣研發出來的藥,往往療效更加可靠,安全性更好。同時也可以用于一些沒有藥物的新病症,很快推出藥物。經典名方的二次開發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審批的法規方面,在品質品質控制方面,特别是從中藥湯劑轉化為顆粒劑方面,還有很多技術标準需要研究。這個研究不能是“拍腦門”,也不能單憑一個品種來講,要不斷地去進步、不斷地去完善。

澎湃新聞:在我們的中藥新藥審評審批機制中,如何更好的引入人用經驗?

張伯禮:人用藥的經驗浩如煙海,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些文字上記載的東西,有的是比較可靠的,有的可能也有它的局限性。如何把這些進行分析歸納,有一套方法學,也有一套經驗,裡邊有很多科技含量。作為整個審評的重要一條,如何評價人用藥的經驗很重要。是以國家藥監局成立了專家組,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支援下,出版了經典名方的名錄,一批一批地推薦名方,還要經過專家非常嚴肅認真地評審,做好高品質的經典名方開發。

對話張伯禮:建議系統總結兩年多來殊為不易的抗疫經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