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壓力與環保主題下,新能源汽車将成為當下汽車産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巨頭之一,從2013年進入中國市場到如今陸續在多個城市落地重大項目,中國市場在其全球擴張布局中占據着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特斯拉亞洲第二個超級工廠也早有傳言将會再次落地國内……
01
特斯拉諸多總部項目落地中國
自2017年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達成協定在上海建廠,到2022年2月初,特斯拉首個海外設計中心确定落戶北京,特斯拉正式進軍中國後至少已經落地六個重大項目。
特斯拉中國總部

2017年10月,特斯拉(北京)新能源研發有限公司成立,其辦公地點設立在位于北京大望橋東CBD核心區的華貿中心3号寫字樓,租賃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華貿中心作為大望路的地标建築,雲集了渣打銀行、德意志銀行、紅杉資本、強生、Tesla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租金高出北京寫字樓整體租金水準不少。
亞洲首個超級工廠
2018年,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投資9.7億元的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上海臨港地區。這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企獨資制造業項目,也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的首個超級工廠。上海超級工廠于特斯拉而言,是擴張全球版圖的重要據點;于上海而言,它的落地推動了上海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一舉兩得、各取所需。
特斯拉汽車銷售公司
同年12月,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設立,落戶在以新能源為戰略重點、形成光伏光熱新能源産業基地的肥東經開區。入駐後特斯拉享受到了包含稅收補貼、費用減免、貸款貼息、固定資産投資補貼等多項優惠政策。而特斯拉汽車項目的落地,也進一步提升了肥東經開區的産業層次,提高了它的對外知名度。
國内首家技術服務公司
時間來到2021年,2月底特斯拉國内首家技術服務公司落戶遼甯大連高新技術産業園區。同時,特斯拉位于上海的超級充電樁工廠也正式投産。據悉,特斯拉上海超級充電樁工廠投資約4200萬元、占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集研發、生産于一體。
亞洲單體面積最大的傳遞中心
9月,北京蟹島特斯拉中心正式落成。項目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是亞洲單體面積最大的特斯拉傳遞中心,集試駕體驗、銷售與傳遞于一體。10月底,上海研發創新中心、上海超級工廠資料中心雙雙建成并投入使用。研發創新中心的落成,被視作是特斯拉進一步中國本土化以及國内新能源汽車研發接軌國際的重要标志。
首個海外設計中心
日前,特斯拉首個海外設計中心落戶北京。該設計中心将組建中國本土設計團隊,負責打造國際電動汽車,幫助特斯拉實作由“中國制造”向“中國設計”的轉變。據悉項目将在今年内開工。
多個重大項目頻繁落地,表明中國作為特斯拉最大的海外市場,在其全球擴張中已經越來越受重視,也顯現出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正在逐漸成熟。
02
上海、北京成為主要“據點”
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的落地與企業的發展,在帶動上下遊企業的延伸拓展、促進物流運輸等産業的變革更新,都起着十分積極的作用。大陸目前已經形成以長春、武漢、重慶、上海、北京、廣州為中心的六大汽車産業集聚區。
其中,以長春為中心的東北地區汽車産業叢集,擁有一汽集團、一汽大衆、華晨寶馬、哈飛集團等車企。但因為東北地區傳統汽車工業深厚、新能源整車制造項目過少,産業的發展稍顯落後,是以特斯拉目前在東北地區落地的隻有位于遼甯大連的首家技術服務公司。
以江蘇—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汽車産業叢集,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産業叢集的“領頭羊”。憑借經濟發展水準、自身汽車工業基礎、新能源汽車的産業政策以及國際資本的快速積聚,長三角汽車産業叢集已經聚集了至少100多個産值超百億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園區。特斯拉也在上海先後落地了電池廠、超級充電樁工廠、資料中心、研發中心等多個重要項目,臨港區超級工廠也在不斷擴建。
特斯拉在上海的重點布局也進一步助推了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據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車産業産值突破1600億元,同比增長200%;其中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所在的臨港新片區貢獻超過1500億元。從2023年年底開始特斯拉每年還将繳稅22.3億元,為上海市政府帶來巨大的稅收效應。
另外,超級工廠在吸引高精尖人才、帶動相關就業、吸引産業鍊上下遊企業等方面的作用也十分顯著。上海目前已經落地數十個新能源汽車産業項目,新能源汽車作為臨港新片區的首個千億級産業,已經成為浦東新區的重要支柱産業之一。
除了上海,京津冀汽車産業叢集的中心——北京,目前看來也正在成為特斯拉布局項目的重點城市。北京是國内最早生産新能源汽車的地區之一,在已經建成國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研發、應用中心之後,又開始積極布局電動汽車研發、設計、試驗、試制、驗證等環節的全産業鍊叢集,并對新能源汽車企業進行重點扶持。而特斯拉在繼北京蟹島傳遞中心之後,也再次落地其首個海外設計中心。
巨大的經濟效益與附帶的産業價值,是諸如特斯拉這種産業巨頭的重要項目備受青睐的主要原因。是以,出現特斯拉可能在國内落地第二個超級工廠的傳聞之後,包括廣州、深圳、武漢、重慶、合肥等在内的多個城市紛紛加入“特斯拉工廠争奪戰”。
03
下一個超級工廠“花落誰家”
在此前一度盛傳的“落戶沈陽”、“落地青島”的消息被辟謠後,特斯拉亞洲第二超級工廠的選址還沒有官方定論。
從特斯拉已有的工廠來看,影響其第二個亞洲超級工廠選址的因素無外乎三個:完備的産業鍊配套、出口便利性以及優惠政策。
是以,不少人認為武漢似乎是最有可能被選中的那個城市。有着“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地理位置四通八達;作為中三角新能源汽車産業叢集的中心,武漢也具備良好的汽車産業氛圍和完備的新能源配套企業;近幾年憑借着招商引資的多項利好政策,武漢也吸引了吉利汽車、上汽通用等知名車企的大規模投資。似乎完美契合特斯拉第二個亞洲超級工廠的選址要求。
但小編認為,除了目前大家最看好的武漢,廣州同樣極具競争力。
首先,廣州是全國三大汽車生産基地之一,整車産量居全國第一。目前已經擁有廣汽、東風日産、小鵬等多家整車廠和500多家汽車電子零部件企業;在自動駕駛領域彙聚了小馬智行、百度阿波羅等衆多頭部企業;與智能駕駛相關的華為廣州研發中心、AutoX大灣區總部項目也已經落戶,産業鍊十分完備。
其次,廣州的區位、跨境供應鍊優勢也很明顯。近幾年廣州以白雲區為核心區域加快産業更新與物流叢集建設,打造連接配接全國的物流樞紐。這樣的物流網絡,不僅可以滿足特斯拉的出口需求,還能低成本輻射國内市場。
再者,廣州對于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扶持政策也是全國領先。從科技、人才、資金、土地等資源要素,到引進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勢企業、一流技術和高端人才,再到積極引導市場消費,給予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大力進行新能源汽車的應用推廣,利好政策覆寫十分全面,吸引力同樣不容小觑。
04
結語
目前,大陸新能源汽車産銷規模已經領先全球,新能源汽車産業開始由導入期邁向成長期。未來,随着國内新能源汽車多元化産業格局的逐漸形成,中國将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一極。
是以,在中國落地亞洲第二個超級工廠甚至更多項目,也是特斯拉商業利益最大化的最優選擇。于國内各大城市而言,不論是特斯拉還是其他“造車新勢力”,其重大項目的落地不僅可以推動當地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叢集的形成,甚至可以帶動整體制造業的轉型與更新,各地“你争我奪”也在情理之中。
而就在前不久,又有消息透露,特斯拉亞洲第二工廠或将再次落戶上海,且選址就在臨港區第一超級工廠旁邊。但消息未經官方證明,或許廣州、武漢還有一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