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15特别報道】東風标緻終于告别投訴榜,原因竟然是這樣!

在雷諾退出中國市場之後,法系車仍能拿得出手的品牌就隻剩下雪鐵龍和标緻這對兄弟。從乘聯會公布的資料看,2021年,法系車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隻剩下可憐的0.4%,從資料上看,法系車幾乎已經徹底淡出了中國市場。尤其對于很早便在國内成立合資公司的标緻汽車來說,曾經有多輝煌,現在就有多落寞。

【315特别報道】東風标緻終于告别投訴榜,原因竟然是這樣!

離開投訴榜

對标緻真的是好事嗎?

雖然标緻汽車慘淡的銷量表現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在投訴排行榜上,标緻汽車卻很少缺席。不過有投訴,至少還說明市場上有不少标緻汽車的使用者。

【315特别報道】東風标緻終于告别投訴榜,原因竟然是這樣!

可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銷量仍舊慘淡的标緻汽車甚至在投訴榜上都已經不見了蹤影。是标緻汽車的品質水準提升上去了嗎?相信如今路上标緻新車的能見度能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

【315特别報道】東風标緻終于告别投訴榜,原因竟然是這樣!

2021年,東風标緻全年的銷量不過51056輛。相比其他熱門自主品牌,東風标緻一年的銷量還不及别人一個月的成績。不論是主推的标緻2008、标緻5008,還是被寄予厚望的标緻508L,都難以實作銷量的提升。沒有了使用者,自然也沒有了口碑回報。

複興計劃難見成效

标緻未來仍撲朔迷離

面對連年的窘境,東風标緻不是沒想過自救。為了拯救标緻和雪鐵龍這對難兄難弟,神龍集團此前也推出了力求振興的“元”、“元+”計劃,根據規劃,可以大緻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315特别報道】東風标緻終于告别投訴榜,原因竟然是這樣!

1、2019年,通過節流措施,将盈虧平衡點下降至18萬輛以下,力争實作現金流為正;

2、2020-2021年,通過改革措施的推行,恢複體系能力,銷量逐漸提升至25萬輛的水準,實作穩定盈利;

3、2022-2025年,通過産品結構調整和更中國化的産品投放,實作銷量突破,重回40萬輛的銷量規模,帶動全價值鍊可持續發展。

但從目前來看,神龍集團沒能完成任何一個階段的目标。所謂的複興計劃,也化為一紙空談。

【315特别報道】東風标緻終于告别投訴榜,原因竟然是這樣!

遙想多年之前,神龍汽車還是一家年銷70萬輛的“大廠”,但僅僅幾年時間,就跌落為邊緣車企。尤其是标緻汽車,早在1985年就與廣州羊城汽車廠合資成立了廣州标緻,在國内成立合資公司的時間甚至要早于神龍汽車。

【315特别報道】東風标緻終于告别投訴榜,原因竟然是這樣!

如今标緻汽車不再被中國消費者接受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逐漸成長起來的自主品牌擠壓了不少合資品牌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東風标緻近年來的不少“神”操作讓旗下産品的特點與中國消費者的喜好漸行漸遠。再加上反應緩慢的市場政策、糟糕的品質控制,輕視中國市場的東風标緻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315特别報道】東風标緻終于告别投訴榜,原因竟然是這樣!

随着合資車企股比政策的放寬,神龍汽車也正計劃進行内部架構的調整。有消息顯示,神龍汽車即将迎來東風内部稱為“兩室一廳”的模式,也就是說,神龍汽車作為生産基地将得到保留,保持現有股比;旗下兩大品牌将分開管理,其中東風标緻由法方主導,東風雪鐵龍由中方主導。

【315特别報道】東風标緻終于告别投訴榜,原因竟然是這樣!

但問題在于,一向講究标新立異的浪漫情懷,從不重視中國消費者用車習慣的法國人,真的能造出适合中國人的汽車嗎?再加上進展緩慢的電動化轉型,未來的中國市場,留給東風标緻的機會已經寥寥無幾了。

車叔總結

可以看出,面對旗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慘淡表現,神龍汽車在努力求變。但如今變化迅速的汽車市場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尤其對于東風标緻來說,更是看不到一點重新崛起的希望。羸弱的産品力、消失的使用者口碑,以及不懂中國市場的管理層,都是制約東風标緻銷量提升的關鍵問題。或許在不遠的将來,法系車會徹底消失在中國消費者的視野之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