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靜農與他的文師酒友

文|張洪剛

1936年秋,台靜農應林濟青之邀,從廈門大學來到青島,任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講師。在青島,台靜農與老舍、葉石荪、鄧仲純一見如故。

台靜農(1903-1990),安徽霍丘人,學者、書法家。台靜農曾旁聽于北京大學文學系,後轉入北大國學研究所。1927年8月起,先後執教北京中法大學、輔仁大學、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廈門大學等。

台靜農與他的文師酒友

1936年台靜農攝于青島

1936年夏,國立山東大學在學潮中風雨飄搖,校長趙太侔辭職,由林濟青代理,學者名流也大多離去。當時老舍辭去山東大學教職,但并沒有離開青島。林濟青重整旗鼓,延攬人才,挽留知名學者,補齊各院系師資,多方籌措辦學經費,恢複正常教學秩序。這年秋天,台靜農應林濟青邀請任職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講師。當時中文系主任為施畸,教授有黃孝纾、聞宥、姜叔明、栾調甫、葉石荪等,講師還有羅玉君、吳廷璆等。

山東省檔案館存有一份《國立山東大學教職員調查表》,記載了台靜農來校前的學曆、經曆、著作,其中注明“月俸:二百二十元”、“擔任課程:中國文學史、現代文學、經書攻讀、論理文”、“研究專題:中國文學史、漢畫石刻總目、南北朝禮俗研究”、“專門著作:《中國修辭學》”。

台靜農與他的文師酒友

未名社骨幹,左四台靜農

台靜農來國立山大以前,已經是一位著名的鄉土派小說家。台靜農1925年初識魯迅,在其影響下,與安徽霍邱老鄉李霁野、韋素園、韋叢蕪及河南盧氏縣的曹靖華等成立了未名社,出版“未名叢刊”“未名新集”多種。“台君為人極好”,這是魯迅對台靜農的評價。台靜農師承魯迅先生的現實主義傳統和藝術表現手法,創作了小說《天二哥》《新墳》《紅燈》《棄嬰》《吳老爹》等短篇,受到魯迅的關注。

1928年11月,台靜農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地之子》出版,他立即贈送給魯迅,書的扉頁題字:“試作呈魯迅師”,這本書魯迅一直珍藏着,并給予高度評價,稱為“将鄉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的“優秀之作”。

台靜農在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開設中國文學史、現代文學、經書攻讀、論理文等課程,尤其對新文學的傳播做出了貢獻。徐中玉曾回憶:“台靜農先生給我們講詩經,給我們介紹崔述、方玉潤。諸家新說,都是聞所未聞的……我因比較傾向于研究新的文學、新的觀念和方法,自然對老舍、葉石荪、顔實甫、台靜農等老師接觸多些,也對他們更感親切”。

台靜農到青島山東大學後,依然與當時在上海的魯迅保持通信聯系。1936年10月15日,魯迅就台靜農寫信請他到青島養病一事,緻信台靜農:“九月三十日信早到,或憊或忙,遂稽答複。夏間本拟避暑,而病不脫體,未能離開醫生,遂亦不能離開上海”。信是魯迅逝世前4天寫的,此時他已病入膏肓。10月19日魯迅逝世,台靜農悲痛欲絕。他在緻許廣平的唁信中這樣寫道:“周師母鑒:頃見報載,中央社電豫師去世,驚駭萬分,然關于師之起居,向多謠言,頗以為疑。但記載甚詳,似果真不諱,山頹木壞,世界失此導師,不僅師母之恸也……生靜農上”。

1936年11月1日上午9時,國立山東大學文學社舉行追悼魯迅大會,台靜農介紹魯迅生平,趙太侔作了思想影響的報告,葉石荪做了藝術創造的分析,周學普做了總結評述。台靜農以深情的演講,沉痛悼念魯迅先生。徐中玉回憶:“魯迅逝世那年台靜農老師正在山大,我們舉辦的追悼會上他帶病勉強參加了,傷痛之意極深。”

台靜農與他的文師酒友

台靜農來山大後住在青島恒山路與黃縣路路口(現在的黃縣路19号),與老舍比鄰而居(黃縣路12号)。老舍年長台靜農三歲,倆人因性格脾氣相投,均愛飲酒,成了酒友。台靜農在《我與老舍與酒》裡記載了與老舍的交往:“我初到青島,是二十五年秋季,我們第一次見面,便在這樣的秋末冬初,先是久居青島的朋友請我們吃飯,晚上,在一家老飯莊,室内的陳設,像北平的東興樓。他給我的印象,面目有些嚴肅,也有些苦悶,又有些世故;偶然沖出一句兩句笑話時,不僅僅大家哄然,他自己也‘嘻嘻’地笑,這又是小孩樣的天真呵。”

在山大台靜農與葉石荪、鄧仲純,友情深厚,經常在一起聚飲。年僅三十四歲的台靜農一襲長衫,頗有古雅風度。他酒瘾大、量高,但酒德佳,能自制。他曾自撰一聯“不養生而壽,處濁世亦仙”。臧克家回憶說:“他酒量不大,但劃起拳來卻感情充沛,聲如洪鐘”。鄧仲純,原名鄧初,安徽人,與楊振聲校長有交誼,受楊之邀,于1930年8月到青島,任國立青島大學校醫兼任國文系講師。1932年國立青島大學改名國立山東大學,繼續在該校任職。他性格豪爽仗義,好喝酒,在國立青島大學号稱“酒中八仙”之一。

台靜農曾這樣回憶在青島飲酒一事,“我們便厮熟了,常常同幾個朋友吃館子,喝着老酒,黃色,像紹興的竹葉青,又有一種泛紫黑色的,味苦而微甜。據說同老酒一樣的原料,故叫做苦老酒,味道是很好的,不在紹興酒之下。直到現在,我想到老舍兄時,便會想到苦老酒。有天傍晚,天氣陰霾,北風雖不大,卻馬上就要下雪似的,老舍忽然跑來,說有一家新開張的小館子,賣北平的炖羊肉,于是同石荪、仲純兩兄一起走在馬路上,我私下欣賞着老舍的皮馬褂,确實長得可以,幾乎長到皮袍子一大半,我在北平中山公園看過新元史的作者八十歲翁穿過這麼長的一件外衣,他這一身要算是第二件了。”

1944年和1947年,台靜農寫下《我與老舍與酒》和《談酒》兩篇文章,深情追憶了在青島與老舍等友人聚飲時的快樂時光。

台靜農與他的文師酒友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于四川白沙中胡小石,左二台靜農,左四佘雪曼,右二吳白匋。

1937年7月1日,台靜農受友人之邀,離開山大赴北平。接着七七事變後,台靜農從天津搭海船繞道到濟南,在車站上遇見山東大學同學,知道青島的朋友已經星散了。抗戰後,台靜農舉家遷四川,任職國立編譯館。1946年赴台,後任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台靜農治學嚴謹,在文學、藝術、經史等多種領域均涉之甚深,并以人格耿介、文章書畫高絕馳名。有《靜農論文集》《靜農書藝集》《台靜農散文集》《台靜農短篇小說集》等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