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台静农与他的文师酒友

文|张洪刚

1936年秋,台静农应林济青之邀,从厦门大学来到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讲师。在青岛,台静农与老舍、叶石荪、邓仲纯一见如故。

台静农(1903-1990),安徽霍丘人,学者、书法家。台静农曾旁听于北京大学文学系,后转入北大国学研究所。1927年8月起,先后执教北京中法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厦门大学等。

台静农与他的文师酒友

1936年台静农摄于青岛

1936年夏,国立山东大学在学潮中风雨飘摇,校长赵太侔辞职,由林济青代理,学者名流也大多离去。当时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职,但并没有离开青岛。林济青重整旗鼓,延揽人才,挽留知名学者,补齐各院系师资,多方筹措办学经费,恢复正常教学秩序。这年秋天,台静农应林济青邀请任职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讲师。当时中文系主任为施畸,教授有黄孝纾、闻宥、姜叔明、栾调甫、叶石荪等,讲师还有罗玉君、吴廷璆等。

山东省档案馆存有一份《国立山东大学教职员调查表》,记载了台静农来校前的学历、经历、著作,其中注明“月俸:二百二十元”、“担任课程:中国文学史、现代文学、经书攻读、论理文”、“研究专题:中国文学史、汉画石刻总目、南北朝礼俗研究”、“专门著作:《中国修辞学》”。

台静农与他的文师酒友

未名社骨干,左四台静农

台静农来国立山大以前,已经是一位著名的乡土派小说家。台静农1925年初识鲁迅,在其影响下,与安徽霍邱老乡李霁野、韦素园、韦丛芜及河南卢氏县的曹靖华等成立了未名社,出版“未名丛刊”“未名新集”多种。“台君为人极好”,这是鲁迅对台静农的评价。台静农师承鲁迅先生的现实主义传统和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了小说《天二哥》《新坟》《红灯》《弃婴》《吴老爹》等短篇,受到鲁迅的关注。

1928年11月,台静农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出版,他立即赠送给鲁迅,书的扉页题字:“试作呈鲁迅师”,这本书鲁迅一直珍藏着,并给予高度评价,称为“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优秀之作”。

台静农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开设中国文学史、现代文学、经书攻读、论理文等课程,尤其对新文学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徐中玉曾回忆:“台静农先生给我们讲诗经,给我们介绍崔述、方玉润。诸家新说,都是闻所未闻的……我因比较倾向于研究新的文学、新的观念和方法,自然对老舍、叶石荪、颜实甫、台静农等老师接触多些,也对他们更感亲切”。

台静农到青岛山东大学后,依然与当时在上海的鲁迅保持通信联系。1936年10月15日,鲁迅就台静农写信请他到青岛养病一事,致信台静农:“九月三十日信早到,或惫或忙,遂稽答复。夏间本拟避暑,而病不脱体,未能离开医生,遂亦不能离开上海”。信是鲁迅逝世前4天写的,此时他已病入膏肓。10月19日鲁迅逝世,台静农悲痛欲绝。他在致许广平的唁信中这样写道:“周师母鉴:顷见报载,中央社电豫师去世,惊骇万分,然关于师之起居,向多谣言,颇以为疑。但记载甚详,似果真不讳,山颓木坏,世界失此导师,不仅师母之恸也……生静农上”。

1936年11月1日上午9时,国立山东大学文学社举行追悼鲁迅大会,台静农介绍鲁迅生平,赵太侔作了思想影响的报告,叶石荪做了艺术创造的分析,周学普做了总结评述。台静农以深情的演讲,沉痛悼念鲁迅先生。徐中玉回忆:“鲁迅逝世那年台静农老师正在山大,我们举办的追悼会上他带病勉强参加了,伤痛之意极深。”

台静农与他的文师酒友

台静农来山大后住在青岛恒山路与黄县路路口(现在的黄县路19号),与老舍比邻而居(黄县路12号)。老舍年长台静农三岁,俩人因性格脾气相投,均爱饮酒,成了酒友。台静农在《我与老舍与酒》里记载了与老舍的交往:“我初到青岛,是二十五年秋季,我们第一次见面,便在这样的秋末冬初,先是久居青岛的朋友请我们吃饭,晚上,在一家老饭庄,室内的陈设,像北平的东兴楼。他给我的印象,面目有些严肃,也有些苦闷,又有些世故;偶然冲出一句两句笑话时,不仅仅大家哄然,他自己也‘嘻嘻’地笑,这又是小孩样的天真呵。”

在山大台静农与叶石荪、邓仲纯,友情深厚,经常在一起聚饮。年仅三十四岁的台静农一袭长衫,颇有古雅风度。他酒瘾大、量高,但酒德佳,能自制。他曾自撰一联“不养生而寿,处浊世亦仙”。臧克家回忆说:“他酒量不大,但划起拳来却感情充沛,声如洪钟”。邓仲纯,原名邓初,安徽人,与杨振声校长有交谊,受杨之邀,于1930年8月到青岛,任国立青岛大学校医兼任国文系讲师。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改名国立山东大学,继续在该校任职。他性格豪爽仗义,好喝酒,在国立青岛大学号称“酒中八仙”之一。

台静农曾这样回忆在青岛饮酒一事,“我们便厮熟了,常常同几个朋友吃馆子,喝着老酒,黄色,像绍兴的竹叶青,又有一种泛紫黑色的,味苦而微甜。据说同老酒一样的原料,故叫做苦老酒,味道是很好的,不在绍兴酒之下。直到现在,我想到老舍兄时,便会想到苦老酒。有天傍晚,天气阴霾,北风虽不大,却马上就要下雪似的,老舍忽然跑来,说有一家新开张的小馆子,卖北平的炖羊肉,于是同石荪、仲纯两兄一起走在马路上,我私下欣赏着老舍的皮马褂,确实长得可以,几乎长到皮袍子一大半,我在北平中山公园看过新元史的作者八十岁翁穿过这么长的一件外衣,他这一身要算是第二件了。”

1944年和1947年,台静农写下《我与老舍与酒》和《谈酒》两篇文章,深情追忆了在青岛与老舍等友人聚饮时的快乐时光。

台静农与他的文师酒友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于四川白沙中胡小石,左二台静农,左四佘雪曼,右二吴白匋。

1937年7月1日,台静农受友人之邀,离开山大赴北平。接着七七事变后,台静农从天津搭海船绕道到济南,在车站上遇见山东大学同学,知道青岛的朋友已经星散了。抗战后,台静农举家迁四川,任职国立编译馆。1946年赴台,后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台静农治学严谨,在文学、艺术、经史等多种领域均涉之甚深,并以人格耿介、文章书画高绝驰名。有《静农论文集》《静农书艺集》《台静农散文集》《台静农短篇小说集》等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