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橋:練字的人,文人氣息真是濃

董橋:練字的人,文人氣息真是濃

中式

君語

+

董橋先生的小文,讀起來文氣鋪面,令人歡喜。

董橋:練字的人,文人氣息真是濃

沈尹默、沈邁士 為林素珊作 行書陸遊詩·江邊泛舟圖

款識:1. 淺傾西國蒲萄酒,小嚼南州豆蔻花。更拂烏絲寫新句,此翁可惜老天涯。放翁對酒戲詠,尹默。

舊中國的庭院文化漸漸稀薄,文人畫已然式微,文人字加倍難求。

張充和畫的山水冊,沈尹默抄的虞美人,吳子深寫的小墨竹,朱光潛題的常建詩,随時往牆上一挂都散發得出舊日清香,人間萬事縱然消磨盡了還有個依靠。

董橋:練字的人,文人氣息真是濃

吳湖帆 王季遷 吳子深 墨蘭 草堂會客圖

水墨紙本 立軸

款識:1.九畹之香,百畝之韻。戲仿趙漚波筆。

2.癸酉四月四日,與吳子深、王選青同至劉定之裝池,案有素楮,合作成此圖,吳湖帆記。

我小時候受父親督導天天臨帖練字,十五六歲又跟随亦梅先生讀書學詩,可惜心神散漫,旁骛雜亂,寫字入帖既淺而出帖又快,讀書興趣雖廣而體悟不深:「空有一肚子小聰明終究成不了大器!」大人們說。我那時不服,如今悔恨已晚。

董橋:練字的人,文人氣息真是濃

圖丨淡水間

練字我其實是喜歡的。清初書學不脫趙松雪董香光一個溫潤一個淡雅之風韻,幹嘉年間的鄧石如雖然擎起了一枝異軍,畢竟隻在篆隸兩體之中自成宗派,行書從來攻不破趙、董兩家壁壘。

董橋:練字的人,文人氣息真是濃

鄧石如 篆書 五言聯

識文:關門勞夕夢,僊掌引歸骖。

張目寒先生說,同治年間包慎伯和何紹基崛起,他們煥然翻新了松林香海,各領清末書苑風騷五十年。

我父親不寫董香光趙松雪而專心寫何紹基我想是有道理的,他要我們兄弟幾個連一個姐姐從小臨摹何紹基,一部《東坡次韻僧潛見贈詩》練了好幾年再練《易安人墓志》,練熟了才浸入《五雲樓詩》的行草天地,積習難除,我大哥今年過八十了還天天臨池。

董橋:練字的人,文人氣息真是濃

何紹基 行書 七言聯

識文:竹陰在地若流水,山氣向人能引年。

何紹基的字文人氣息真是濃。他是道光進士,授編修,充武英殿國史館協修總纂,國史館提調,曆典福建、貴州、廣東鄉試主考官,放四川學政的時期直言時弊,見忌當道,從此絕意仕進,放浪山水,蕭然世外,書家之名反倒越老越盛隆了。

董橋:練字的人,文人氣息真是濃

識文:月寮煙閣标清興,文府書城縱古心。

曾國藩說他儀禮精,漢書熟,說文深,各體詩大好,字更是「必傳千古無疑矣」!

我的國文老師誇贊何紹基書法建基于顔真卿,小字麻姑筆法最見卓秀,六十歲才潛習八分書,于禮器張遷兩碑用功尤深:「你父親書藝享譽南天,太不容易了!」我從小給我父親磨墨拉紙,偷得到的隻那麼一點筆勢,半分氣韻都沾不上,實在喪氣。

董橋:練字的人,文人氣息真是濃

何紹基 書匾 半舫

款識:何紹基。

六十年代遷來香港之初坊間還常遇見何紹基的各體書軸,我總想着慢慢找一幅像定齋所藏〈論石濤畫〉那樣的何家精品,蹉蹉跎跎幾十年終于連半葉何紹基都無緣攀附了。

近年偶然收得一些沈尹默、台靜農、于右任、溥心畲、沈從文乃至啟功和張充和我已經十分滿足。聽說學過何紹基的人都偏愛台先生的字,我的字盡管隻披了一層猿叟薄薄的皮毛,一見台老墨迹果真醺然微醉。

董橋:練字的人,文人氣息真是濃

白謙慎 書聯

識文:青山碧水醉翁樂,野寉閑雲靜者心。

款識:安溪白謙慎書于雲廬。

白謙慎寄來的這冊《古色今香》裡有台靜農寫松禅老人詩句的一幅對聯:「萬事盡如秋在水,幾人能識靜中香」,屈鐵枯藤,氣渾韻厚,端詳半宵我還不忍掩卷!

董橋:練字的人,文人氣息真是濃

台靜農 書匾雙玉齋

識文:雙玉齋。

款識:乙醜新秋,書為任之、向恒賢伉俪清屬。台靜農于龍坡丈室。

都說台先生的小字比大字漂亮,張充和先生倒藏了台先生這樣超脫的一幅大字,那是緣份。

我緣淺,家裡有了幾幅台老的條幅已經夠我朝夕歡欣了,上個月竟然又從何培林手中拿到台北流出的一件扇頁。台先生寫扇子不多:扇子欺人,字好字壞一寫到扇子上最騙不了人;畫其實也是。

董橋:練字的人,文人氣息真是濃

台靜農 隸書 七言聯

識文:大海垂龍承曉日,平原勒騎數歸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