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究發現:腰圍每增加10 cm,高血壓發生率增加18%!您腰粗嗎?

高血壓的危害大家都知道:腦出血、腦梗死、心肌梗死、心衰、腎衰、主動脈夾層等等疾病,都和高血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隻有早早的控制高血壓,才能有效的預防這些危重并發症的發生!

研究發現:腰圍每增加10 cm,高血壓發生率增加18%!您腰粗嗎?

可是您要想控制高血壓,首先得先發現自己有沒有高血壓呀!有很多人覺得沒有症狀就沒有高血壓,其實不然。大部分的高血壓初期都沒有典型的表現,隻有少人高血壓人可能會有什麼頭疼、頭暈、昏昏沉沉、健忘失眠等不适。

那麼隻有靠我們主動的測量才能發現自己有沒有高血壓。

近日,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有一項研究,可能讓我們早點發現自己有沒有高血壓。

這個研究納入5330名,沒有高血壓的志願者,年齡≥45歲的成年,跟蹤觀察了3.3年。結果發現:腰圍粗的人最終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更高,腰圍每增加10 cm,高血壓發生增加18%。

是以,腰圍粗的朋友要注意了,一定要量量自己的血壓,看看有沒有高血壓,早發現才能早控制,早控制才能有效預防高血壓各種并發症。

研究發現:腰圍每增加10 cm,高血壓發生率增加18%!您腰粗嗎?

一、腹型肥胖

每個人的腰圍,其實買褲子的時候都知道,說白了腰圍粗就是大肚腩,也叫腹型肥胖。

在我們國家,如果男性腰圍≥90cm以上,女性≥85cm以上,診斷腹型肥胖。我們人體脂肪(肥肉)主要分布在内髒和上腹部皮下,稱為腹型肥胖,又稱為中心型肥胖。

相對于腹型肥胖,另一種是脂肪主要分布在下腹部、臀部和股部皮下,稱為外周型肥胖。

研究發現腹型肥胖的人發生代謝綜合征的風險更大,代謝綜合征簡單說就是三高。中心型肥胖患者發生代謝綜合征的危險性較大,而外周型肥胖患者減肥更困難。

研究發現:腰圍每增加10 cm,高血壓發生率增加18%!您腰粗嗎?

二、體重指數

目前還經常用的一個名額叫體重指數,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 (m)^2  。

成人标準值是BMI18.5-23.9,如果小于18.5,那就偏瘦,如果大于23.9那就超重,如果大于28那就屬于肥胖。體重指數越高,三高的風險也就越高。

有人說,那我體重指數正常,但是肚子大怎麼辦?研究發現,即便是在體重指數正常或偏瘦的人群中,腰圍粗仍與新發高血壓風險增加有關。是以指南建議超重或肥胖人群定期量腰圍。

研究發現:腰圍每增加10 cm,高血壓發生率增加18%!您腰粗嗎?

目前看來,在預測新發高血壓風險上,腰圍是僅次于年齡的第二大重要名額。

也就是随着年齡的增加,我們的高血壓風險會增加,是以過了40歲大家都必須監測血壓;第二個就是腰圍粗的人,即使沒到40歲,也得監測血壓。

除了随着年齡的增加,自己腰圍粗的人要經常測量血壓,還有哪些人應該時常監測自己的血壓呢?

1、本身已經确診高血壓的人,這一點不用多說,已經确診了,那就必須長期監測。如果平穩可以少測幾次,如果不平穩,需要多測幾次。

2、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父母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得了高血壓的人,到了成年都應該監測血壓。

3、吃鹽重的人,高鹽是高血壓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是以平時吃鹽重的人,應該監測自己的血壓。

4、從來不運動的人,也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也需要監測血壓。

5、抽煙喝酒的人,也會增加高血壓的風,也需要監測血壓。

研究發現:腰圍每增加10 cm,高血壓發生率增加18%!您腰粗嗎?

總之,高血壓是目前發病率最高的疾病,目前大陸高血壓發病例27.5%幾乎10個人就有3個是高血壓。而且大部分人還不在乎這個病,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就沒有發現這個病,最終導緻心腦血管疾病高發。

是以,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先得從控制高血壓開始,要控制高血壓,先得從發現高血壓開始!

當然,最好的辦法仍是預防為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