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記按:對于中國各大城市來說,特斯拉就像一個“渣男”,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傳出一個第二工廠的绯聞城市。
去年10月的青島,後來的成都重慶,再加上虎年伊始的沈陽,都曾經中招。
這種“撩人”的套路,特斯拉已經爛熟于心。
遙想2016年到2017年,特斯拉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站出來回應“否認落戶上海。”
但特斯拉的确有“渣”的資本。
2021年,特斯拉産量約93.62萬輛,上海超級工廠貢獻48.4萬輛。
産量創新高的同時,特斯拉也以一己之力拉動了上海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垂直崛起。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車産值突破1600億元,特斯拉上海工廠一家就貢獻了1500億元。
是以面臨發展壓力的各大城市,都仍然對特斯拉愛得死去活來。
青記此前說,引進華人運通後,青島可能會“戰略放棄”特斯拉。但現實是,的确沒有城市會拒絕特斯拉,青島自身的港口優勢,自貿區政策紅利,加上通過一汽等培育出的汽車産業鍊,以及山東雙一億人口的龐大消費市場,都是青島的優勢所在。
華人運通在和萊西簽約後,虎年伊始又去西海岸新區考察,顯然也是看中了“國家級新區+自貿區+大港口”的疊加優勢。
當然,相比于特斯拉如此大體量的誘惑,如果青島能靜下心來和華人運通一起成長,尤其是在關鍵産業鍊配套的招引和培育上下功夫,将華人運通打造成可以和特斯拉競争的中國本土新能源汽車品牌,可能是一件更具挑戰也更有意義的事情。
以下内容來自《2021年青島新經濟報告》(下)之新能源汽車産業:特斯拉還是華人運通,青島新能源汽車産業崛起的選擇,記錄青島新能源汽車2021年的發展曆程。
2022年開年,“蔚小理”就公布了2021年傳遞量,分别為91429輛、98155輛、90491輛。
從傳遞的增長率看,小鵬汽車漲幅超過2.6倍,理想同比增長177.4%,蔚來同比增長109.1%。
雖然三家造車新勢力傳遞量都未能突破10萬輛大關,但從增長率來看,新能源汽車産業仍然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間,這也是各地政府都在押注新能源汽車的原因。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投資規模大、産業鍊條長、而且跟ICT産業結合密切的汽車産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産業仍然是拉動各地經濟增長的重要投資方向。
始于奇瑞,中間特斯拉,年末華人運通。2021年,對于青島新能源汽車産業來說,是迎來收獲和醞釀收獲的一年。
1月28日,總投資達115億元的“青島美錦氫能科技園”三大項目之一的青島美錦新能源商用車整車制造中心項目在西海岸新區投産,青島首條氫能公交示範運作線正式開通。
青島美錦新能源商用車整車制造中心項目于2020年4月開工,主要産品為客車、輕卡、中卡、重卡,初期年産新能源商用車整車5000輛。
2月26日,元宵節這一天,山東省2021年春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舉行,青島将分會場放在了即墨區奇瑞汽車青島基地項目現場。
奇瑞汽車青島基地項目總投資130億元,項目建成後,具備年産30萬輛整車生産能力,可實作年産值380億元。
3月19日,青島市長趙豪志率市直有關部門、有關區市主要負責同志,赴長春市走訪中國一汽集團,并與中國一汽董事長徐留平進行座談,雙方圍繞加深更多領域互利合作深入交流。
在一汽,趙豪志一行先後到中國一汽紅旗工廠、中國一汽NBD總部紅旗研發院、中國一汽造型中心現場觀摩。
顯然,對于急需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紅旗來說,長春之外,青島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