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易車原創中國自主品牌的SUV車型中最成功的無疑是哈弗H6,但長安CS75自從2013年橫空出世後,便一直是哈弗H6的“宿敵”。如今,長安第二代CS75PLUS上市在即,那麼這兩款同級翹楚之間又會有怎樣的比拼,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看一看。

我們選取了兩車各自1.5T車型的頂配車型,即長安第二代CS75PLUS預售價為13.89萬的1.5T 手自一體領航型,以及哈弗H6售價為13.7萬的1.5T 雙離合 兩驅Supreme+版。

1.設計感提升 多元素融合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第二代CS75PLUS的外形設計并未延續現款車型以運動為主打的風格,而是轉向了更多元素融合的流行趨勢,更具進階感的設計以及細節上的把控,都讓新車在視覺效果上更有看頭。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從車身側面來看,整體的線條似乎相比現款要更為修長,帶有一絲休旅範兒。貫穿前後車門把手的腰線有種“力透紙背”的感覺,賦予了車輛更強的俯沖感和運動感。車身尺寸相比現款變化不大,長寬高分别為4700/1865/1710mm,軸距依然是2710mm。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尾部的變化相較而言要小一些,主要集中在尾燈以及下護闆。貫穿式尾燈的造型與前大燈非常相似,前後呼應的同時也拓展了尾部的視覺寬度。下護闆增加了導流設計,低位刹車燈的配備還賦予了車輛一些運動氣息。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哈弗第三代H6在設計上也傾向于年輕化與多元化,大嘴式鍍鉻中網與兩側LED大燈相連,拉伸了車頭橫向視覺寬度,也營造了較強的精緻感。Supreme+版的紅色飾條雖然體積不大,但起到了畫龍點睛之用,讓車輛的“潮味兒”一下就顯現出來。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第三代H6的車身側面線條飽含力量感,車窗線在C柱後急速上揚,更凸顯出車側的俯沖感。長寬高分别為4683/1886/1730mm,軸距為2738mm。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車尾造型飽滿,同樣采用較多的橫向線條增加層次感。尾燈使用了時下流行的貫穿式設計,夜晚點亮後的視覺效果十分矚目。

小結:兩款各自品牌最為重要的車型在外形設計上都難以挑出毛病,這也說明如今位于頭部的國産品牌對于設計層面的重視,以及對流行趨勢的把控非常到位。第二代CS75PLUS的外形大氣富有進階感,更符合當下市場的審美趨勢,也更易俘獲各年齡段消費者。

2.科技加碼 智能化配置成主流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第二代CS75PLUS的内飾整體布局并沒有太大變動,但設計師通過中控台上的細節讓整體質感有了較大提升。新增的藍白配色也是近年來的流行配色,時尚典雅。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不僅尺寸比現款增大了不少,樣式也變得更為漂亮,分辨率的提升也使得其擁有了更多的擴充功能。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12.3英寸中控屏搭載進階版的梧桐車聯系統,各項功能一應俱全,語音助手的辨識速度和反應速度和非常快。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中控台出風口下方還保留白調控制區按鍵,搭配中控系統中的操控界面以及語音控制系統,一共三種控制方式,更加便捷。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第二代CS75PLUS還新增了內建FACE ID和AI疲勞監測預警功能的攝像頭,FACE ID可以自動識别人臉,并根據不同人的駕駛習慣進行車輛設定,提升不同家庭成員用車的便捷性;AI監視測攝像頭能實時監測使用者是否在疲勞駕駛,并作出警告,可提高駕駛安全。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第三代哈弗H6則并未采用雙聯屏的設計,兩塊螢幕稍顯有些突兀。中控台采用了層次感較強的設計,做工與用料完全不用擔心,這也是自主品牌的強項。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全液晶儀表盤采用了當下手機界流行的無邊框設計,整體質感非常出色。但獨立的設計比較容易堆積灰塵,清理起來稍有不便。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中控屏內建騰訊TAI 3.0智慧生态,支援整車FOTA更新,功能方面也一應區間,幾乎你能想到的功能都能在系統中找到。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第三代H6保留了少量空調控制區的實體按鍵,駕駛時盲操作更為便捷。

小結:兩款車型在配置方面的表現不相伯仲,中控屏尺寸、功能等方面幾乎都完全一緻,不愧為“宿敵”。不過在細節的處理和把控上,第二代CS75PLUS的處理要更到位一些,雙聯屏的設計不僅科技感十足,多種材質的搭配和拼接也有着更強的豪華感。

3.空間寬敞 座椅舒适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第二代CS75PLUS的前排配備了一體式賽車座椅,包裹性到位,但柔軟的填充物并不會過分限制身體。肩部也專門進行了設計,提供了充足的支撐性。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後排座椅寬大厚實,兩側位置還采用了與前排一緻的打孔工藝,透氣性更好。靠背可前後進行調節,舒适性更為出色。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行李廂地闆非常平坦,620L的正常容積稱得上“傲視群雄”。後排座椅支援4/6比例放倒,放倒後可以得到一個容積高達1450L的儲物空間。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第三代H6的座椅采用了正常造型,填充物較軟,舒适性表現也不錯。但比較遺憾的是座椅未采用打孔工藝,天氣較熱時舒适性不如第二代CS75PLUS。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後排座椅中間位置的座墊較短,長時間乘坐對該位置乘客的舒适性有一定影響。并且靠背角度無法進行調節。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官方目前并未公布第三代H6的行李廂容積,但根據上代車型347L的容積,以及我們目測來看,其容積表現不及第二代CS75PLUS。

小結:作為主打家用SUV的兩款車型,第二代CS75PLUS在舒适性方面的考量更加到位,無論是座椅上的打孔工藝還是後排靠背調節功能,都能夠極大提升車内駕乘人員的舒适性。

4.1.5T+8AT終成内卷之王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第二代CS75PLUS換裝了藍鲸新一代NE 1.5T高壓直噴發動機,最大功率138kW,峰值扭矩300N·m。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變速箱方面看點頗多,第二代CS75PLUS全系标配愛信8AT變速箱,這在同級車型中算是首次,由此也可見這一級别市場競争之激烈,内卷之嚴重。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與2.0T車型一樣,第二代CS75PLUS 1.5T車型也配備了駕駛模式選擇系統,具有運動、經濟、舒适三種标準模式以及一個自定義模式。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第三代哈弗H6搭載長城自研的1.5T GDIT EVO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69馬力,峰值扭矩為285N·m。

最強對最強 長安第二代CS75PLUS vs 哈弗H6

變速箱比對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旋鈕式換擋如今雖然不算罕見,但質感和儀式感還是非常到位的。

小結:動力方面,雖然都搭載的是1.5T發動機,不過第二代CS75PLUS搭載的藍鲸新一代NE 1.5T發動機動力更強,并且愛信8AT變速箱所帶來的平順感以及燃油經濟性也遠超第三代H6所采用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

總結:如今的緊湊級SUV市場競争激烈程度是其他任一車型市場都無法比拟的,國産品牌車型陷入“内卷”怪圈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最終出現了第二代CS75PLUS這樣一台全系标配8AT變速箱的“卷王”。但這對于消費者而言并非壞事,畢竟誰不想花更少的錢享受更優質的産品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