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畝塘丨蘭煉一小新區分校

攜一縷暖陽,獨吟歲月

——寫給我46位可愛的孩子們

教師 王芸霞

親愛的孩子們:

你們好!

許久未見,甚是惦念。

當開始寫這封信的時候,卻在老師的眼前浮現出一幕幕感動、溫馨的畫面:曾記否在課堂上自信滿滿的你們?曾記否,在樓道裡嬉戲打鬧的你們?曾記否,操場上那一張張稚嫩、洋溢着開心的笑臉……一切的一切是那麼的美好。

你若安好,我就無恙。

老師和你們每個人都一樣,度過了最特殊的一個學期,這是一段每個人都刻骨銘心的日子。新冠疫情突發,我們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心中向往的校園生活變成了奢望。少了歡笑,少了唠叨,少了琅琅讀書聲;街道,少了行人,少了熱鬧,少了頗具穿透力的吆喝聲……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心裡最牽挂的就是你們每個人。親愛的孩子們,你們是父母捧在掌心的明珠,在他們溫暖的臂膀下,從未經曆過大風大浪。這次疫情所見到的種種場面,你們從未想到,也不曾預見。你們會害怕、會焦慮、會難過、會無聊,這些老師都深有感觸,你們畢竟是孩子,是祖國成長中的花朵。雖然還沒有能力直接為國家解憂、為醫學克難,但是,你們的安好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我們見證了一個有力量的蘭州:一批又一批的醫護人員不顧危險,挺身而出,負重前行;一個又一個的志願者自願上前,維系安全;還有許許多多奮戰在疫區和後方的普通老百姓……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守護着。這對你們來說是最直覺生動的課程,也是一次深刻的人生體驗。愛國情懷、民族脊梁、醫者仁心、責任擔當……老師有很多話想對你們說!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黃河兒女。

這是一次沒有任何準備的戰役,讓所有人措手不及,從剛開始疫情暴發的恐慌到有效的防控、從物資緊缺到有序發放、從治愈出院病例人數的不斷增加到确診病例的不斷減少……我們深深感受到家鄉的強大。這更離不開背後偉大的祖國,也許“此生有幸入華夏”是我們最想說的,蘭州上下,和衷共濟。這場戰役,考驗的是我們黃河兒女的勠力同心。事實證明,黃河兒女的團結是刻在骨子裡的。親愛的孩子們,老師希望你們每個人以後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記得:不管遇到任何困難,我們的身後,是祖國!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用實際行動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要将課外、課内的知識都化為自身的一部分,提高自己的能力,成為一名棟梁之才。在将來的某一天,當祖國需要我時,我能勇敢地站出來。

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

雖然人人戴着口罩隔離病菌,卻隔離不了愛。愛是那些“不畏生死、奮戰前線”的醫生護士;愛是按滿紅手印的請戰書、戴口罩布滿勒痕的雙臉、被汗水“泡腫”的雙手;愛是蘭州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是無數同胞伸出援助之手,捐錢出力,馳援疫區、是蘭州人民為打赢阻擊戰貢獻的力量……親愛的孩子們,隻要心中有愛,沒有打不倒的病魔。每個生命都會渴望溫情,請你們用自己的溫度給予他們溫暖,用愛心給予他們信心。縱然生活充滿艱辛,但是一定不要讓心靈麻木,有愛的人性,會化作深夜最閃亮的星。

珍惜當下,過好每一天。

親愛的孩子們,我希望你們以後能夠珍惜當下,過好每一天。或許明天到來的不是驚喜,而是意外,這恰恰是這次疫情帶給我們的反思。無論在什麼條件下,我們都要讓每一天生動有趣。雖然長時間宅在家,但依然要過一種有節奏感的日子,當你回頭看,會感歎沒有辜負,也沒有虛度,除了豐富那些當下,更能帶給自己溫暖而充實的回憶。老師希望你們就像朱光潛先生那樣:但凡此生應該且能做的,決不推诿給别人;但凡此刻應該且能做的,決不推诿到明天;但凡此地應該且能做的,決不幻想着彼地。

親愛的孩子們,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有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相信不久,我會在美麗的校園等待你們,看着你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大聲朗讀、在綠草如茵的操場上奔跑嬉戲。親愛的孩子,願所發生的一切能夠成為你人生的疫苗——為你淨化心靈,祛除煩亂。

親愛的孩子,願在你的一生中,歲月靜好。願你有美好的人生,正直、善良的品格,健康的身心。

你們的大朋友:王老師

寫給媽媽的一封信

三年級 石雅楠

親愛的媽媽:

從小就知道,您是一位白衣天使,有時不能陪着我,但總會告訴我:媽媽的病人需要我。2021年10月底,一輪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籠罩了金城蘭州,我們的校園裡一片寂靜,我的家也一樣空蕩蕩的,媽媽,沒有您的陪伴,讀書都是索然無味的,您在電話裡語重心長地和我說:媽媽随時需要上一線,下次再陪你。雖然我很難過,但我是了解您的。疫情非常嚴重,您需要時刻關注它的發展,您沉重的心情我感受到了。一接到上班的通知,您立即奔赴工作崗位。看着您發回來的工作照,全副武裝在各個地方消毒測溫做核酸時,真是“美麗凍人”,作為您的女兒,更多的是心疼。親愛的媽媽,我好想抱抱您,我想用小手溫暖你冰涼的身體,從手機裡看到您的相片時,我淚目了,此時我多想擁有一朵七色花,多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媽媽能跟我團聚。我明白您的辛苦和義不容辭地去一線,您為了大家舍小家。在我小小的心靈中您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基辛格曾說: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我始終認為沒有天生勇敢的英雄,隻有選擇無畏的凡人,我為媽媽您在一線為抗疫工作做貢獻,成為了那勇敢的逆行者而感到驕傲。

我也要用實際行動來讓您放心,在家努力學習,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防護好自己。我相信一定能戰勝病毒,向堅守在崗位的白衣天使們緻敬!向戰鬥在一線的叔叔阿姨們緻敬!加油,蘭州!加油,甘肅!

愛您的女兒

指導教師 王芸霞:

或許最無私的愛不過如此吧!小作者以書信的形式表達了對媽媽的關心和了解。一字一句都是内心最真實的寫照,尤其把想對媽媽的保護描述的感人肺腑。老師替你母親有這樣懂事的孩子感到驕傲。

博學,從這裡采撷

教師 張芳芳

歲月,悄然轉動,不息的年輪。

太陽,熱情點燃,生命的火焰。

當七個寒暑更疊,化作往昔。

當兩千五百個日日夜夜成為過去。

蘭煉一小新區分校:

請允許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

一起尋覓您七年铿锵的足迹。

七年的曆史,成為珍貴的記憶,

七年的記憶,又是那樣的清晰。

從2015年,蘭煉一小新區分校落地蘭州新區,

到2022年,不懼艱辛,走過風風雨雨。

您是黃河邊冉冉升起的啟明星。

您是蘭州新區教育高高舉起的一面旌旗。

仁信智恒,是優良嚴謹的校風,

崇文尚德,是凝練的準則和校訓。

養德,啟智,導行是薪火相傳的教風,

樂問善思,是教室裡老師激昂的講課,是圖書室同學們的自我充實,是球場上的跳躍,是操場上的滑行……

用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是隽永的精神和期許。

一位位前輩,為學校的發展,嘔心瀝血。

他們是我們心中永恒的榜樣。

一個個老師,為學校的壯大,奮鬥不已,

我們與他們一脈相承。

您的曆史,流光溢彩,蕩氣回腸,

您的天空群星璀璨,雲蒸霞蔚。

黑闆上,流淌着心血,

講台上,浸透着汗水;

智慧,将生命的崇高,凝成不朽,

血汗,将精神的家園,建成一流。

親愛的大美一小,一朵朵剛剛綻放的花蕾,一轉眼已經桃李芬芳,碩果累累。

人生的道路,從這裡拓寬;青春的追求,在這裡定位。

多少家長因您而點燃熱切的希望,

多少學子把美好的夢想從心底放飛。

這裡播撒知識的火種,這裡演繹做人的真谛。

千條真理,萬條真理,學校教育我們熱愛祖國。

千條守則,萬條守則,學校教育我們自強不息。

親愛的大美一小,

您的學子銘記:入則潛心修養,出則任重道遠。

您的學子銘記: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曾幾何時,過往的榮譽讓您步履蹒跚,

曾幾何時,校區的變遷讓您平添沉重的負擔。

如今,強我一小的鼓點再度敲響,一體化辦學,再添新機。

沉澱的激情,從心頭升起。

為了延續春天的遐想,為了見證人生的壯美,一小人正奮起直追,

親愛的大美一小,我們來了,

以挑戰者的形象出現,我們要讓困難後退,

以勝利者的英姿登場,我們要讓大美一小吐氣揚眉。

一支粉筆的年齡,一支紅燭的春秋,

一個故事的開始,一片丹心的輪回。

七歲,是童年與青春的交彙,是責任和義務的提位。

親愛的大美一小,我們以學子的赤誠保證,

在我們手中,大美一小必将再度生輝。

添一抹新綠,守一方熱土

四年級(1)班 黃熙雯

色彩裝點着我們的世界,也裝點着我們的人生。有一種色彩,講述着一座城市的變化,帶給我感動與啟迪,又給予我前行的力量,就是那一抹綠,一抹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綠。

在我4歲多的時候,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原因,帶着我來到了蘭州新區。那時的我懵懂無知,小小的眼中,新區沒有熱鬧的兒童樂園和淘氣堡,沒有美味的肯德基和蛋糕店,最糟糕的是,我們家周圍的院子和馬路都是荒涼的一片,灰蒙蒙的黃沙隔三差五地降臨。離我家不遠處,有一條小河,河水渾濁發黑,經常彌漫着難聞的臭味,到處都是飛舞的小蟲子,最愛玩水的我,也從不敢靠近……

随着我慢慢長大,新區好像變了“顔色”,光秃秃的山不見了,荒涼的公園不見了,污濁的小河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綠樹成蔭,鮮花盛開,高樓林立,街道齊整,河水清澈見底,水草郁郁蔥蔥。很少再看到漫天黃沙了,曾經的鹽堿地,如今華麗蛻變,綠意盎然。

不知從何時起,我愛上了這一抹給予我感動與力量的濃郁的綠,也愛上了這片養育我長大的土地,我深知,這一抹抹綠色的積累離不開千千萬萬的新區建設者和園林師的付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類需要綠色,地球更需要綠色。作為一名國小生,我一定要愛護身邊的一花一草一木,為我的家鄉增添一抹新綠,讓藍天更藍,清水更清,生活更美好!

指導教師 張芳芳:

敏銳的觀察,獨特的思想,細膩的情感,在這篇作文中展現得淋漓盡緻,令老師稱贊。作文有自己的思考力和創作力,别出心裁。

雪融

教師 胡豔紅

坐在窗前,陽光刺眼地照進來。透過四樓的窗戶望出去,雪在陽光下晶瑩透亮,正在一點一點消融,比下落要快一些。

這種消逝,挺像離别。那麼美麗的雪花,在太陽的照射下,慢慢消融了娟秀之形,幻化出普世間的潤潔與滋養,凄然成最美的癡情,滲入塵埃。心,便跌進了雪痕,流落筆尖,書寫一季眷戀。

北方城市的冬,幹冷、漫長、孤獨。雪,就是冬之精靈和魂魄,下一場雪,才讓人覺得冬有了靈氣,有了豐盈蒼白的美麗與溫暖,有了抵禦病菌濕潤空氣的底氣。于是,等一場雪事,便成了期盼,望眼欲穿,牽腸挂肚。可等待的日子太過漫長,你才姗姗而至。

你來了,聯翩飛灑,輕舞霓裳,多少孩子恣意歡暢,多少藝術之花在雪地綻放。你來了,暗香洶湧,冬思嫣然,洗濯了肮髒,邂逅了安靜,給大地一片白茫茫,引無數詩魂安放。而我,滿懷欣喜與激動,選擇一個清晨,獨自走進你,感受一份靜谧與聖潔。捧于手心,化入口中,感受一絲冰涼清冽與甘甜。我也會帶着我的孩子,揀一處潔白繪上最想要的圖案,找一處厚重,咯吱咯吱,踩出最美的樂聲。還會按照我的喜好,塑造出你的模樣,或是雪寶,或是雪姑娘,留一處冬的精魂。能觸動人心靈的,都是美好,風景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其實雪融也挺像落花,“無可奈何花落去”,雪舞闌珊處,即是香消玉殒。花尚有花期,雪卻沒有雪期,陽光一照,就随溫化去。可生活不就是這樣嗎,夢起夢醒,雪飄雪融,自有定數,順其自然即可。雪落,萬樹梨開,粉妝玉砌,自欣喜;雪融,揮毫潑墨,且共從容,當無傷。落紅不是無情物,雪花亦不是無情物,于雪落的飄逸中,種下的是瑞雪豐年的期翼。

是以下雪是一種美,雪花消融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美,不必兀自哀傷,也無需惆怅。歲月極美,在于它必然的消逝,比如春花,比如冬雪。從容淡去也幸福,恰似經過了喧嚣,心又恢複平靜。人生需要曆練,心靈的洗滌,也在雪色消融間清晰。

雪化了, 一切都有了全新的模樣,等待着,待凜冬離去,經過草長莺飛,經過夏雨秋實,期盼已久的雪又會如約而至,與你重逢。

敦煌

二年級(1)班 羅玉萱

聽媽媽說,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叫敦煌,那裡物産豐富,文化燦爛,有“大漠孤煙直” 的風光,是一方神秘的聖土,是甘肅的旅遊勝地。

那裡有許多名勝古迹,比如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等等。

最著名的是莫高窟,又稱為千佛洞,是在懸崖峭壁上開鑿的洞窟,繪滿了壁畫,精美生動,引來無數的中外遊客來參觀。門還沒有開,遊客早已經人山人海,猶如雨前螞蟻搬家的景象。

鳴沙山也是非常有名的,是一座用細小的沙子堆成的連綿起伏的山,因為那裡的沙子和别處的不一樣,沙粒上有小孔,風吹動時,流沙會發出沙沙的聲音,像音樂,像雷鳴,是以得名叫鳴沙山。

山下有一個藍色的月亮——月牙泉,是天下第一泉。四面都是流沙,可千百年來,湖水從來沒有被流沙淹沒,也從來沒有幹涸過。湖水像一塊藍寶石,映着白雲,襯着藍天,陪着鳴沙山。沙水共存,形成了非常神奇而美麗的自然景觀。

懸崖上的洞窟,沙子裡的小孔,沙漠上的泉水……啊!我多想去看看啊!

指導教師 胡豔紅:

小作者用簡練生動的語言描述了敦煌風光,全文詞藻優美,尤其是對月牙泉的介紹讓讀者身臨其境,比喻句等修辭手法的使用更是錦上添花。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由介紹景色到有感而生的感歎循序漸進,是一篇佳作。

六年級(1)班 馮宗元

月色如水,萬籁俱靜,整座城市都沉浸在夢鄉之中。燈光映照下,黃河如帶子般靜靜地穿城而過。“丁零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這片甯靜。

放下電話,護士小張迅速起床、穿衣,匆匆趕往醫院。門診大樓裡已是燈火通明,同僚們都面色凝重,靜靜地聽院長分派任務:“疫情就是指令,我們要迅速開展工作,同時做好個人防護……”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人們安靜祥和的生活,給蘭州這座城市蒙上了一層陰影。政府當機立斷,給蘭州按下了暫停鍵。一時間,企事業居家辦公,居民小區封閉管理,中國小線上上課,公共交通限流,全員核酸檢測……

往日喧鬧的大街靜悄悄的,不見了平時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街道兩旁的超市、餐館、便利店等都停止了營業,就連以前熱鬧無比的“蜜雪冰城”也關門停業了,門口标志性的小雪人的笑容好像少了一絲歡樂,多了一些擔憂。廣場上,曾經霸占着大片空間的廣場舞大媽,玩滑輪的小朋友,打籃球的小夥子都不見了,仿佛消失了一般。學校裡,看不見同學們追逐打鬧的身影,聽不到同學們琅琅的讀書聲,教室、操場到處一片寂靜。

由于學校進行線上授課,我們隻能宅在家裡進行線上學習。沒有老師和同學的陪伴,網課學習顯得有些枯燥無味。但是,疫情當下,我們應當嚴格要求自己,靜下心來,認真學習。我們要調整心态,不要被疫情打亂了學習節奏,做到居家和在校一樣,堅持學習和鍛煉身體,争取複課後成績不會下滑。

窗外,核酸檢測點上忙忙碌碌的醫護人員,他們定格了這座城市最美的風景。作為普通一員,我們應當積極響應黨和政府對疫情防控的号令,居家堅守。突然,耳邊傳來一陣歌聲:“蘭州需要靜一靜,我們的腳步停一停,足不出戶,就是安甯……”

指導教師 肖振鴻:

一個“靜”字,将親身經曆,所見所聞訴諸于筆尖,寫出了蘭州新區社會各界在疫情襲來時的真實反應,更寫出了新區人民聽黨話跟黨走的自覺意識。以小見大,實屬難得!

責任編輯丨任春燕

編輯丨安若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