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遇事最高明的處理方式:緩、靜、安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事情的反應決定的。總而言之,一件事情的失敗,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一度失控的情緒。遇到事情,第一時間你想的不是事情處理的方式,而是情緒迸發,讓自己發怒,這樣不僅解決不了事情,而且還會把事情推入一個更加糟糕的境地。一件事情最高明的處理方式,是緩、靜、安。

遇事最高明的處理方式:緩、靜、安

《格言聯璧》中說:“緩事宜急幹,敏則有功。急事宜緩辦,忙則多錯。”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對于不着急的事情,要快點解決,因為思維靈活時做事會讓你事半功倍,而對于急迫的事情,則要沉穩的解決,否則忙中出亂,做多錯多。

遇事最高明的處理方式:緩、靜、安

古人雲,“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愚蠢的人遇到事情,用情緒說話,而告人,懂得先處理情緒然後處理事情。事緩則圓,心緩則明。想起一則報道,關于一名知名的企業家。說這位企業家很少對自己的下屬發脾氣,每當有員工犯了錯,給公司造成了損失,都會第一時間找他彙報,而他總是會先出去走走,平和自己的情緒,等情緒平和,才會讓員工到辦公室詳談,他會這麼做,是因為想要先消化自己的壞情緒,防止自己說出氣話,讓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懂得遇事緩一緩,心才能按,把注意力放在處理問題上,這樣事情才能夠圓滿的解決。

遇事最高明的處理方式:緩、靜、安

《菜根譚》中有言:靜中靜非真靜,動處境得來,才是性天之真境。心靜下來之後,雖然身居千變萬化的争鬥中才能夠清楚事情的來由。像沒事一樣。越是“大敵目前”越是要心如止水。唯有把自己靜下來,思維才能更加明朗,才能快速的找到解決的辦法。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凡事不要看得太重,心理負擔也不會那麼重,人活在世才能輕松一點。苦衷做了,這是真正的修養,也是定力的表現。如果能在困境中還存在這一絲光線,還能将生活過成一首唯美的詩歌,這種生活才是真正靜之下的桃花源。

遇事最高明的處理方式:緩、靜、安

安,亦為随遇而安,亦為安于現狀,也亦為安然無恙。《禮記·大學》中有言:“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遇到事情不慌不亂,洞明本質,才能做出正确的決斷。當人生的方向不明确,想要提高人生的高度,不免讀一讀《中華國學經典精粹》,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加豐富。

遇事最高明的處理方式:緩、靜、安

世事本無好壞,結果全部都是我們自己的思想所使然。懂得緩、靜、安,用一種不同于其他人一樣的姿态沉穩處世,用理性的思想處理問題,才是将人生推向高層面的方式。想要看更多的内容,就持續關注國學大觀,還有想一起讨論的話題,可以留言,我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