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榆社文學村落】 把根留住(郝亞峰)

【榆社文學村落】 把根留住(郝亞峰)

編者按

玉家溝是岚峪深處的一處桃源。玉家溝人王友文主編的《玉家溝村志》,記錄了玉家溝的村落發展史,讀者可以從這本村志中了解榆社的鄉村文化。遠在異鄉的榆社人讀之也會一慰遊子鄉愁。村志中收錄了部分書寫玉家溝文化的文學作品,将在榆社文學平台上陸續推送,與大家分享,以便讓喜歡這本書的朋友先暏為快,衷心期待村志早日出版。

本期分享郝亞峰為本書作的序《把根留住》,請大家留言賜教。

【榆社文學村落】 把根留住(郝亞峰)

把根留住

郝亞峰

祖籍岚峪鄉玉家溝村的王友文老先生将剛剛編纂完成的《玉家溝村志》發我閱看,并邀我作序,深感榮幸之餘,亦不勝惶恐。

王友文老先生是一位受鄉民後學尊敬的老上司,玉家溝村也曾是原岚峪鄉一個人傑地靈的小村莊,但是,在榆社縣脫貧摘帽過程中實施的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易地扶貧搬遷中,整個村子搬遷掉了。按照“住新房,拆舊房”的要求,曾經的小山村玉家溝收拾起行囊,懷揣着對新生活的憧憬搬進了日新月異的縣城,将祖祖輩輩生活了多少代人的村莊還給了自然。

原岚峪鄉的地形主要呈“三大溝”,大家習慣叫做裡道莊溝、岚峪溝和牛蘭溝,玉家溝位于岚峪溝的最深處。記不得第一次去玉家溝具體在什麼時間,但清楚地記得從岚峪沿着當時一條很不寬闊的鄉村小路一路向東,經過前火燒莊、後火燒莊後,地勢略顯寬闊之時,便到了玉家溝所在。玉家溝依山而建,村民房屋大都座落在向陽的山坡上。沿着進村道路一進村,是個隻能容納兩輛車掉頭的小空地,旁邊三間低矮的紅磚瓦房是村委會。

當時,玉家溝黨組織屬于前火燒莊聯合支部。2017年,針對岚峪鄉實際,鄉裡确立了“發展三項産業,實施三大工程,實作三大目标”的“三三三”脫貧發展戰略。緻力于建設岚峪文明秀美岚峪,發展以笨雞養殖提質增效為主導的生态養殖業、以核桃經濟林保量挂果為主導的幹果經濟林産業、以小雜糧優化提效為主導的特色種植業“三項産業”;實施以路網建設為主要内容的基礎設施完善工程、以大垴、屯村為主要範圍的中心村建設工程、以200人以下偏遠小村莊為主要對象的移民搬遷工程“三大工程”;努力建設建設富有岚峪特色的生态果糧肉蛋基地、淳樸風情秀美鄉村和扶貧移民示範鄉鎮“三個目标”。在“三三三”戰略的指引下,進入玉家溝必經的岚峪至大垴的通村道路拓寬改造,玉家溝和大垴周邊的前火燒莊等5個小村莊一起整合成立了大垴黨總支,開始中心村建設。但就在即将全面啟動之時,新一輪易地扶貧搬遷倏然而至,玉家溝人又将移民搬遷的目光投向了更遠的縣城。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往事曆曆在目,轉眼之間,不僅玉家溝從村名變成了地名,就連曾經的岚峪鄉也在撤鄉并鎮的過程中化成了曆史的頁面。

那幾年,玉家溝的村委主任是王眉珍,王眉珍也是貫徹縣鄉黨委政府工作部署帶領玉家溝整村搬遷的第一功臣。玉家溝還有很多像王眉珍這樣憨厚樸實,但卻深明大義的人。比如,原村委主任王友恩,也曾經是我在鄉裡任職時的結對幫扶戶,家裡孩子們多,生活壓力大,但黝黑的臉上總是一付憨憨的笑容,談困難提要求總是帶着十二分的不好意思和十二分的感激之情。我的結對幫扶戶還有數十年相依為命的單身漢兄弟倆張志江、張念江。我走訪過他們多次,但他們幾乎每次都很少說話,他們留在我印象中的總是一付默不作聲、埋頭勞作的樣子。還有退伍老兵張躍文,嘴上念念不忘的總是黨和政府的恩情,從沒有把當年的付出與奉獻作為向政府伸手讨價的資本。

在我所熟識的玉家溝人中還有王彥儒、王元元、王英傑,以及編纂本書的王友文老先生,他們是玉家溝的驕傲,但他們的根都留在了玉家溝。我想這也是王友文老先生編纂此書的情結所在。這還讓我想起了我在岚峪見證的第一本村志《岚峪村志》,也是由一位在外多年的岚峪遊子編纂的,他叫王靈書。當時王靈書老先生在編纂《岚峪村志》時邀約收錄了我的一篇拙作《岚峪記》。兩位王老先生都是從村子裡走出來的,但不管走出去多遠,走出去多久,故土故鄉故園始終是他們心底割舍不下的眷戀。兩位老先生不辭辛苦甚至自費編修村志,也正是源于這份眷戀,想在他們有生之年為他們漂泊的靈魂,為一代代後來人們留一條鄉土的根脈。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費孝通老先生的一本書名《鄉土中國》,慚愧的是我雖一直很神往這本大書,卻一直沒有去詳讀。但我卻願意僅僅從書名去臆想一些不着邊際的東西。由于這些臆想,我也一直堅定地認為,中華文明之是以曆數千年而不斷,作為唯一一個綿延至今的古文明,而且自始至終儲存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國家形态,其秘密就在于中華文明從一開始就把家國情懷凝進了血脈,滲進了鄉土。是以,我們在原岚峪鄉的一個至偏至遠的小山村玉家溝,也很容易發現鄉土中國的影子和家國情懷的基因。而王友文老先生則把這條根脈在玉家溝的傳承用村志的形式給大家呈現了出來。

把根留住!有根就有未來!

祝願玉家溝人在新家園的新生活天天都是好日子,祝願樸實善良的岚峪鄉的父老鄉親們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是為序。

寫于2021年12月

作者簡介

【榆社文學村落】 把根留住(郝亞峰)

郝亞峰 榆社縣人,2015年7月至2020年3月,曾任原岚峪鄉黨委書記兼榆社縣扶貧辦主任。現任榆社縣政府辦公室主任。

【榆社文學村落】 把根留住(郝亞峰)

榆社文學微信公衆号平台

主辦機關:榆社縣作家協會

主編終審:水銀月亮

本期主編:水銀月亮

主要成員:水銀月亮 滄浪之水

輕風 楓 一聲輕歎

聲 明:

▲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 作品均屬原創,未經授權允許不得轉載。

轉自榆社文學

繼續閱讀